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活動資訊精彩回顧

110-11-13

[講座]11/13 如何腸治久安腸保安康 周產期憂鬱症 (林敬斌、林月屏)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1966
臺灣地區的大腸癌發生與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今天的講座要來關心我們的身心健康,邀請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也是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敬斌醫師來為大家解答疑惑。另外也邀請到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月屏醫生來講解認識產前、產後憂鬱症及相關的醫療照護。

癌症的原因據研究人員推測,多半跟「飲食習慣」改變脫不了關係。因為現代人飲食西化,食物多趨於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相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易引發炎症性或息肉性腸道疾病。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因此,如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將作中林敬斌醫師也分享了護腸4重點︰
  1. 健康飲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
  2. 規律運動—養成每天運動習慣,21-25%的大腸癌可以透過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
  3. 定期篩檢、確診後定期治療—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另外,政府目前也透過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也使得大腸直腸癌存活率有所提升。
 
下半場的講座邀請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月屏醫生來講解認識產前、產後憂鬱症及相關的醫療照護。
 
懷孕生產、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一件喜悅的事。然而,由於懷孕過程、生產過程的疲累以及產後有荷爾蒙與角色的重大變化,許多婦女在生產後會出現情緒焦慮、心情低落、情緒不穩定現象。嚴重時亦有可能發生孕婦行為改變、妄想或幻覺甚至自殺等嚴重現象,這時候便需要尋求專業介入協助治療。
 
講師林月屏醫生分享許多個案實例,淺顯易懂帶大家認識周產期憂鬱症。產後的情緒障礙很常見,約有3到8成的媽媽於產後3-4天內會發生產後情緒低落,約有一成的媽媽於產後6週內會發生產後憂鬱症,少數產後媽媽會出現產後精神病。前述狀況都非常需要支持,多加關心注意,並及時尋求專業照護與治療。
 
周遭若有孕期或產後的女性親友、同事,也請大家多多體諒與支持。經由一些簡單的對談聊天,給予傾聽、陪伴及支持,能讓產後媽媽們自在的談敘個人想法及感受,並讓其情緒獲得抒發。準爸爸與家人,平時除了須重視孕期及產後媽咪的生理健康之外,也要關注其心理健康問題,支持、陪伴及適時尋求專業協助是減輕產後媽咪不必要之焦慮,及揮別產後憂鬱!

影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