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活動資訊精彩回顧

111-10-25

斷食往生與臨終照顧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3878
本場講座經講師授權錄影,影片連結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追求「善終」,也是「善生」的一部分。但,何謂善終呢? 畢醫師認為,善終是自知死之將近,並接納之,完成心願並安排好後事,在死前有親友陪伴,道謝、道愛、道別,減少疼痛,舒適治療,如果能在家裡或熟悉的環境中死亡就更好了。
 
然而台灣目前有80%的人死在醫院或安養機構中,我們現在難以想像二次大戰前,90%的人都是在家中自然死亡的,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除了醫生怕病人死亡進行了防衛醫療,家屬不願放手,醫療面上,發明了鼻胃管、呼吸器、CPR,制度面上台灣1995年開始施行全民健保,都造成了現今的狀況。
 
畢醫師從<<大往生>>這本書得到啟發,知道人在離世前本來就會失去食慾進而停止進食,決定以幫助母親斷食完成母親有尊嚴地離世的願望。因為死亡的方式與死亡的日子都已事先規劃,在準備死亡的時間,家人給予陪伴、照護、道別,請母親回顧生平、舉辦生前告別式,讓母親放下遺憾、看見自己此生的價值,母親離世時,一切圓滿,生死兩相安。
 
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條例適用於末期病人,家屬可代簽放棄維生治療同意書,如此一來能夠減少瀕死急救,然而放棄維生治療的範圍不包含鼻胃管灌食。2019年通過病人自主法,將末期病人定義得更清楚,也將管灌納入維生治療的範圍中,然而病人自主法不可由家人代簽同意,仍待修法中。
 
講座的最後,畢醫師分享了多個她幫助過的個案,讓讀者們更加明確地了解斷食往生的對於親屬來說可能面臨的心情上的起伏。從這個演講期望讓讀者理解,死亡是必然的,避談反而造成生死兩遺憾,多作學習、溝通與準備,不僅在無常來臨時可以坦然面對,在活著的時間,也能活得更好。

影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