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活動資訊精彩回顧

111-04-09

道道點心都是一個時代:歷史小說家的台中飲食踏查(楊双子)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3051
台中飲食習慣的發展與住民組成的變化有關,本講座談到時代演進、住民遷徙、美軍駐台、農產品產量等,對台中街頭小吃形成的影響。
 
例如為什麼台中、彰化、高雄不約而同在1960年代出現木瓜牛奶,是因為這時候木瓜與牛奶的產量都到達可以製作休閒食品的程度。但是和彰化高雄不同的是,當時只有台中的木瓜牛奶攤有賣烤土司,烤薄片吐司甚至一度在中華路的攤販間流行,連阿斗伯冷凍芋都有賣,這可能是因為台中的美軍駐台地點較為靠近市區,美式的食物例如麵包,比較深入市井小民的生活,形成了路邊攤賣烤土司的文化。
 
另外也談到有些東西外地人不能理解,台中人為什麼要吃的東西,其中之一就是大麵羹。大麵羹原本是務農人家在田間工作的點心,因此選用的麵是麵粉加碱製作而成的,特色是久煮不爛,也因此可以煮一大鍋放著,相比其他的麵點便宜許多。後來台中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因為縱貫鐵路開通,來了許多外地工人,對工人來說,可以吃飽的大麵羹就是食物的首選,於是原本在農田間的點心,就漸漸成為城市街的小吃。原來是因為避免麵爛掉而加碱的大麵羹,成為市街小吃後失去原本的脈絡,演變成只是一大鍋糊糊的麵條。
 
同樣需要理解脈絡的一項著名點心是阪神本舖長崎蛋糕,因為後來品牌製作的類似的蛋糕加入蜂蜜,並以蜂蜜蛋糕命名,漸漸地蜂蜜蛋糕的名號蓋過原本的長崎蛋糕,人們也遺忘了長崎蛋糕原本就是沒有加蜂蜜的。
 
另外也說到台中發明的小吃,泡沫紅茶一定有,泡沫紅茶的出現和果糖普及有關,另一點則是和1980年代台灣經濟漸漸起飛有關,人們有錢也有閒可以在茶店一下午喝茶聊天。因為待的時間長,茶店也漸漸發展出簡單的小點和餐點,紅茶店還因此轉型成了火鍋店。
 
台中在1908年縱貫鐵路開通後才開始成為一個城市,南來北往的勞工在台中這個中繼點尋找著如何用自己的創意謀生的方法,這也造就了台中夜市中的種種知名的小吃與在地的連結薄弱,在台中發明的東西一旦成功很快地就又傳播到外地,連結又更薄弱了。台中擁有不管是人或是產品都是轉運站的特性,也是台中的街頭小吃的性格不明確的原因之一,但也因為這樣,使得台中飲食兼容並蓄,呈現出一個更多元的樣貌。

影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