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如鈞
本館基地面積共2.164公頃,為一地下2層、地上5層,總樓地板面積約41,797㎡的現代化建築。
主要設計概念源自臺中市18世紀開鑿水圳的都市紋理,以「水平流向」為此一文化地景建築的發展主題;試圖以流動的立面皮褶、蜿蜒流動的形貌,以象徵「知識之流」,提醒市民「尋找一座城市,閱讀一座城市」(資料來源: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量體採流線型線條、L型配置,充滿律動感的水平窗帶,活化整座建築載體,充分納入自然光。主動退縮的建築空間,營造延伸及寬濶感,臨復興園道一側綠美化景觀中庭,圍塑出親民友善的暢行空間。
以數學理論中「莫比烏斯環」交錯重疊的概念,呼應中臺灣的水文、地景,展現知識流動的美學意象;馬賽克組成的外牆,如河床卵石般對應陽光的折射,粼粼波光閃耀整座城市,灣流外觀代表文化傳承、學海無涯的意象,亦呈現出知識流傳遞、共用、分享的價值。從尊重自然出發,以別出心裁的設計、充滿詩意的建築,迎接「數位閱讀新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