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舊籍特展:「擊」出精彩的年代:日治時期臺灣棒球的起源與發展
發佈單位:多元文化服務科
點閱率:266
回顧臺灣的棒球發展史,開始於日治時期,受到在臺日本人影響,臺灣人對棒球運動由陌生到接受、從接受到成為臺灣之光,由此可見臺灣人在棒球比賽中付出了許多努力。日治時期讓日本人認識臺灣人的棒球實力,是1931年8月嘉義農林棒球隊前進日本甲子園球場,參加「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榮獲亞軍,全臺人民歡騰。參加甲子園大賽的高中棒球隊,是從日本各地22地區預賽中脫穎而出的代表隊,另外還有北海道、朝鮮、滿洲,因此比賽十分激烈,能夠進軍已經是一種榮耀。而嘉義農林棒球隊除了是具有包括臺灣的漢人、日本人、原住民「三族融合」特色之外,球員在比賽中的堅毅與團隊精神,也讓觀眾感動與佩服,因次博得「英雄戰場、天下嘉農」稱呼。臺灣人自此更加熱愛棒球運動,二戰後,1968年紅葉少棒隊擊敗日本關西的少棒代表隊,接著,至1974年臺灣奪得世界三級棒球錦標賽「三冠王」佳績、1992年中華成棒在巴塞隆納奧運獲得銀牌,自此確立棒球為臺灣「國球」的地位。日治時期受日本統治,棒球稱為「野球」,其他棒球用語也都是使用日文棒球術語,二戰後,開始使用了英文轉換的中文用語,從「野球」到「棒球」,也代表了棒球成為臺灣人主導的一項運動。
臺灣棒球在國際上打出了屬於自己的榮耀,故本展以「『擊』出精彩的年代:日治時期臺灣棒球的起源與發展」展覽,介紹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臺灣棒球發展。本次使用了本館館藏日文舊籍及舊報紙資料。歡迎前來觀展。
特展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三樓期刊櫃檯旁迴廊區
特展日期:112/5/16-8/20
活動資訊
- 活動日期:5/16 09:00~8/20 17:00
- 活動地點:總館 3樓期刊櫃檯旁迴廊區
-
主題:
多元文化
藝文展覽
日文舊籍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