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單位:多元文化服務科
點閱率:14
比利時當代建築
《內容簡介》
自1830年獨立以來,比利時成為歐洲建築史上一個極富多樣性的舞臺。從布魯塞爾的華麗新古典主義,到十九世紀末以維多.奧塔(VictorHorta)為代表的新藝術(Art Nouveau)運動;從戰後的現代主義與粗獷主義,到當代強調再利用與永續設計的創新實踐——比利時的城市風貌,始終在歷史與前衛之間擺盪、對話、重生。
本場講座將帶領觀眾走過近兩個世紀的建築風格演變,以大量影像與案例(如布魯塞爾司法宮、安特衛普港務大樓、烈日高鐵車站)呈現比利時如何透過建築回應國族、社會與環境的變遷。講者也將探討近年歐洲「再生建築」「循環材料」「地方感設計」的思潮,及其對台灣都市更新與文化保存的啟發。
《講師簡介》
講師鄒宏楷,建築師、城市顧問,比利時魯汶大學建築工程碩士,現居台灣。以當代城市能源轉型為主要研究與實務領域。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