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全館活動列表

從古蜀王到蠶神—— 唐宋之間蠶叢形象的轉變(許凱翔)
發佈單位:閱覽諮詢科 點閱率:15
在漢唐被視為古蜀君王的蠶叢,今人常認為其自古即為始蠶者,甚至創制蜀地蠶市。本講將檢視此一說法,並以宋代成都一月二十三日聖壽寺前蠶市為例,論證蠶叢成為蜀地蠶神應在唐代晚期,且晚於蠶市首見時間。及至唐至前蜀杜光庭(850-933)的道教記傳中,蠶叢才被塑造為教民養蠶的蠶神,蠶市之俗亦稱模仿其行跡而成。

五代以降的蜀人接受此說,而將蠶叢稱為青衣神並立祠崇奉。聖壽寺前蠶市實則以聖壽寺旁的蠶叢祠為地點,透過祈祭以求蠶事順利。同時期蜀地其他祠祀信仰也可見類似發展,這些神祇雖被溯源至唐或遠古,其實皆為因應唐宋之間商業化、城市化等社會變革影響而成的新興信仰。當時遠程貿易大盛,使民眾積極追逐絲織品貿易帶來的豐厚利潤,進而賦予這些祠神新的職能。

由蠶叢信仰變遷為例,將帶領認識我們唐宋蜀地商業發展如何帶動宗教變遷,進而造成當地祠神信仰在近世的轉型。

活動資訊:
114/6/14(六)10:00-12:00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 五樓青少年好young館
(臺中市南區五權南路100號)

※本場講座提供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時數
活動資訊
  • 活動日期6/14 10:00~12:00
  • 活動地點:總館 5樓好Young館
  • 主題:
QR-Code
QR Code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