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業的發展在台灣已逾四個世紀,更蘊含島嶼四百年來的歷史厚度。
19世紀末,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巴克禮牧師將印刷機從英國運至台灣印刷機應用,揭開了現代印刷在這片土地上的序幕。在印刷業的全盛時期,至至今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若嫁印版工,沒吃聞也香」,可見印刷在民生及文化中的獨特地位。
時至今日,印刷已不再只是訊息傳遞的媒介,更轉變為一種讓人人皆可參與的創作載體。數位資訊的發達,讓印刷技術更貼近生活,成為享受體驗、探索多元的媒介及應用,更是思想長期流傳不滅的知識光炬。
「台灣印刷400年-印刷史特展」,梳理印刷技術在台灣的源起、發展及蛻變,帶您從17世紀荷蘭人引入印刷技術的起點,回顧印刷在政治、文化、教育及經濟層面的影響力,直至當代數位印刷和設計創新,見證印刷技術在台灣的獨特脈絡。
讓印刷,不再只是複製,更是一段蘊涵文化、民生、技術和美學的旅程。
- 台灣印刷400年-印刷史特展 年表
以「印記的開端-台灣印刷與荷蘭時期」、「紙墨之間-明鄭與清代的印刷足跡」、「印藝新時代-日治時期的印刷現代化」、「工坊到科技島-創新的台灣印刷業」四個主題,帶領觀眾走進跨越四百年的印刷時光旅程。 - 藝術生活畫展區
透過高精度藝術微噴技術,將博物館珍藏畫作以原尺寸、原質感的方式再現於展場。這些複製作品忠實呈現筆觸、色彩與構圖的細節,讓觀眾能近距離感受經典藝術的風采,體驗跨越時空的美學對話。
- 一本畫冊的誕生
每一本畫冊,都是藝術與印刷攜手誕生的結晶。從畫家的創作靈感,到攝影師捕捉的光影、設計師的構圖編排、印刷師精準的色彩控制,再到最後的裝訂成冊—每一個環節,都凝聚了對藝術的敬意與專業技術的美感。
「一本畫冊的誕生」展區,以實際製作過程為主軸,帶領觀眾深入探索一本藝術畫冊從無到有的誕生歷程。
主辦單位:國立公共圖書資訊館、印刷出版社
執行單位:興台彩色印刷集團、印刷人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