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活動資訊精彩回顧

114-08-10

認識野外急救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2774
炎炎夏日,許多人喜愛親近山林、往野外探索,但山林既有美麗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若能擁有正確的登山安全觀念和急救知識,就能減少風險、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本場講座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辦,邀請到經驗豐富的野外急救教練許嘉瑤老師,和讀者分享野外急救知識,並進行簡單的示範操作。
 
野外急救不同於城市急救,在就醫的即時性、診療環境、現場能使用的資源與設備等都有顯著差異,基於這樣的特殊性,野外急救所需的專業判斷、評估流程和處置方式,自有一套獨特機制,在培訓課程方面也有不同的內容設計。講師首先介紹基本的傷患評估系統,分為現場評估(穩定現場)、關鍵評估(穩定傷患)及詳細評估(完成評估然後處置)三個面向,接著從野外急救六大作為:嚴重全身過敏反應、傷口管理、CPR、脊椎傷害、關節脫臼、嚴重氣喘等實例,比較這些情況在處置上和城市急救的異同。
 
而在野外急救可能遇到的病症中,高山症是常見案例,是身體適應高度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不適,經常在高海拔(高於2400公尺)的地點發生,症狀包括頭痛、腸胃不適、頭暈、頭重腳輕等,嚴重時甚至可能致命。許教練講解了高山症的預防、急性高山症的致病機轉,以及高山腦水腫、高山肺水腫等急症的診斷和治療方式,也以圖例說明急救裝備「加壓艙」的原理和使用,現場聽眾反應熱烈、互動不斷。
 
許教練強調,野外急救情境大多沒有完善的資源和設備,這門專業學的是「嚴重/不嚴重的辨識」、「風險/效益的平衡」、「環境/後勤考量」、「普遍診斷/明確診斷的差異性」、「理想處置/真實處置的事實妥協」,深入了解野外急救的界線,臨機應變,才能掌握野外急救最重要的核心內涵,期待大家都能持續充實這些知識,享受美好的山林體驗!

影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