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活動資訊精彩回顧

111-10-25

揭開農村生態的和諧樣貌--中苗農村社區國際里山案例分享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2393
里山倡議是聯合國永續發展下的行動計劃,涵蓋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環境保護三面向,也就是對環境、對人、對經濟都好的一個行動。說到里山常聽到「森、川、里、海」,是地理空間的區分,也是生態系的差異,依環境不同做法都不一樣。
 
里山倡議的聯盟為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路,簡稱IPSI,是個開放性的聯盟,學校、民間團體都可以加入,目前台灣收入到里山倡議的案例有27個,接下來吳教授為我們說明了台灣里山社區的案例之一。
 
位於中苗里山的鯉魚社區,鄰近鯉魚潭水庫,是個湧泉豐沛的農業社區,土地肥沃,水質良好。不過湧泉水太多,反而稻子長不好,福壽螺倒長很好,同時為了維持高收成,農民仍採慣行農法。107年時發現鯉魚社區的水質發生變化,水中及天空的生物也漸漸消失,農民發現慣行農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於是社區居民陸續採用友善農耕,從2013年開始,水保局也持續輔導認證綠色標章。

為了解決湧泉造成的耕作不易問題,先在田旁挖出導流的水溝,將多餘的水導走。隨著湧泉而來的蟲害問題,則以在水中放養鱉解決。水圳與生態池的用途不僅是生態系復甦,也可以透過水量控制來防治稻熱病,生態池則可以來養做為肥料的滿江紅,達成生態平衡與農業改革的雙贏。

當地已投入長期生態監測,了解生物習性,採取正確的保護措施。水圳也為生態廊道做斷點接合,加上生態池,營造了鯉魚社區的生態棲地。漸漸地生物回來了,透過生態調查紀錄,不但可以了解當地的農田生態系,也是一個很好的食農教育方案。

里山是與環境共榮、農業與生物共存的模式,水保局也輔導跨域共同行銷,推動生態體驗,找回人們對土地的感情與親近感。

影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