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3-23
《身體喜歡你這樣睡》新書分享會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1848
根據2022 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顯示,26.2%國人受失眠症狀所擾,另根據統計發現,台灣人的平均睡眠時間在世界各國評比為倒數第2名,可見睡眠問題已成為現代的文明病。我們發現面對失眠問題時,多數人對於失眠治療方式不了解及求助迷思,導致成為嚴重失眠處境並影響健康與生活。因此今日講座的兩位講師吳家碩心理治療師及楊建銘心理學系教授,希望透過分享國際上最具科學實證基礎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 CBT-I)」讓失眠者有最全面及完整的失眠改善選擇。經科學實證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其效果和吃安眠藥一樣,長期療效更比安眠藥的效果還要健康安全且有效,是一套可以為所有失眠者打造的好眠方案,因此應被視為失眠的第一線治療方法。
吳家碩心理治療師點出《身體喜歡你這樣睡》一書首章節為獨創的睡眠問題量測表,先讓讀者測驗的睡眠狀況、評估睡眠品質,據此分出八種不同睡眠問題類型。讀者可依睡眠八分類決定閱讀順序,來進行睡眠管理。每種分類分配專屬「閱讀順序」,組成為你對症下藥的好眠方案。
講師也介紹影響睡眠的三大機制,包括生理時鐘、恆定系統及清醒系統,理解睡眠機制,採用科學方法調控作息,改善睡眠問題。生理時鐘問題的失眠者,建議透過白天接受太陽光照,睡醒時間規律、周末有效歸還睡眠債來改善,固定時間比特定時間重要;恆定系統問題的失眠者,則建議從日常生活習慣中改善,透過有規律的運動(運動333法則)、白天避免過多的休息(午睡38法則),亦即午睡控制在30分鐘以內,接近睡前8小時不要有太多休息等方法來逐步改善;清醒系統問題則是因焦慮與壓力造成的失眠,透過風扇理論、養成睡前4B(Bath、Break、Breath、Bed)誘眠法以及各種放鬆訓練,來建立睡眠的儀式感。透過以上三種睡眠機制從基礎逐步改善,預計執行4-6週可以作好睡眠管理。
兩位講師深入淺出介紹本書重點後,多位讀者提出困擾已久的睡眠問題,而講師解答了他們的疑惑,包括透過穿戴裝置監測睡眠雖可審視睡眠狀態,但如已造成壓力、困擾與焦慮,則不要戴比較好;透過助眠音樂或白噪音,可起到轉移注意力的作用,但若整晚播放,可能造成再次醒來或無法深睡的影響,因此最好能設定播放時間;另外咖啡因是否影響睡眠,則視每個人的代謝時間而定,因此須檢視自己的咖啡因代謝時間,控制喝咖啡的時間點。
透過兩位睡眠專家的解說,讓在座讀者認識如何正視與檢視自己的睡眠問題,再對症下藥,從知識面、行為面雙管齊下,以正確的建議方式,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建立合理的睡眠管理,期望大家都能獲致更健康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