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1-25
從善意溝通到一筆入魂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2863
講座開始由主持人梁哲維邀請風趣幽默的楊斯棓醫生為本次講座開場,由講者作品一筆入魂到善意溝通,分享與講者的聯繫,以聽說讀寫這四個字描述其創作發展,接著邀請到袁上雯皮膚科醫生,以身為醫生的工作經驗,認為書寫不僅是表達自身想法的管道,同時也會為他人帶來影響,寫作就像上天開啟了每個人的一扇窗,以美好的文字為大家帶來溫暖與美好;接著邀請趙蕙英老師分享與講師的淵源,受到講師鼓勵而啟發寫作的熱情,以及善意溝通對於人生的助益。主持人梁哲維則以自身經驗分享善意在職涯發展中的影響與改變。
宋怡慧老師以自我經驗分享,成為寫作者之前,她只是一個單純的愛書人,但她憑藉著大量閱讀,豐富了人生經驗;透過敏銳的感受力,掌握生活中每個細小的靈感,由於個性性格較為內向,從小在溝通上較為靦腆,但也成為自身情緒穩定優勢。
寫作與善意就像一場拋球遊戲,只要輕輕拋出一個關鍵字,對方就可能以同等的善意回應。這種互動不僅建立在真誠的交流上,還需要我們具備逆向思維的能力——不要害怕錯誤,而是要享受發現自己錯誤的過程,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和成長。
講師分享了近三年針對年輕群眾進行的夢幻職業調查,結果顯示,排名前幾的夢想工作與「閱讀」密切相關,而閱讀本身又與善意溝通有著深厚的聯繫。這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閱讀不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溝通與理解的橋樑,通過閱讀,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與人建立共鳴,並激發更多的善意交流。
AI時代的來臨對於書寫也造成重大的影響,書寫有一天有可能會被取代嗎?講師認為透過文字影響世界的,最終並非科技,而是生命的價值。人工智能或許可以提供許多答案,但它無法給予人生的真正意義。那些全心投入、傾盡全力創作出的作品,乘載的人與地方歷史文化的表現,是不可複製的生命經驗,都是無可取代的,所表現的情感和深度,遠超過任何機械化的產物。感動人心的,往往是那些不完美但完整的故事或作品,它們充滿了真實與力量。真正的思維價值,在於擁有承擔異見的勇氣,能夠在多元聲音中堅持自我,並從中汲取力量。而如何進行好的寫作習慣呢?講師認為需要建立在精準的溝通上,以如實的表達,透過建立身分認同,心無旁鶩地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例如設定好的習慣,例如閱讀30分鐘,5分鐘寫結論,每天分享給一個朋友,勉勵讀者一起建立書寫的習慣。
未來的創作者將擁有五種嶄新的身份,這些身份不僅跨越了傳統的創作範疇,還彰顯了創意與影響力的廣度。首先是「跨領域的橋樑」,他們能夠在不同領域之間搭建連結,創造出全新的可能性;其次是「想像力的製造機」,他們以無限的創意構建未來的藍圖;接著是「文字造局者」,他們通過文字的力量影響世界、重構現實;然後是「超級預測家」,擁有洞察未來趨勢的能力,能預見變革並引領潮流;最後是「解決他人問題的身份」,他們不僅在創作中提供解答,更在生活中幫助他人找到方向。這些身份的融合與發展,讓未來創作者的影響力不僅局限於某一領域,而是廣泛且深遠,影響著各個層面的變革。
最後,講師勉勵讀者要發掘並善用自己的能量—無論是精神能量、專注力還是執行力,找到最充沛的時段,並在這個黃金時刻,專心做對的事。她強調,保持善意與建立閱讀與寫作的習慣,將成為提升自我、拓展視野的重要途徑。當我們在正確的時間,投入正確的行動,便能更有效地運用自己的潛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與影響力,成為一個快樂的閱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