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1-08
《字彙贏家》─從英文字根體悟人生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2587
在一場兼具知識與哲思的午後,作家蔡淇華老師帶來了他最新的人文力作─《字彙贏家》,以「從英文字根體悟人生」為題,開啟一場橫跨語言、文化與心靈的閱讀饗宴。蔡老師一開場就舉了許多英文單字的涵義及其背後的哲理,隨著人工智慧的到來,他也試著將他所整理出來的字彙與哲理放進AI去分析,結果他發現字根背後的哲學是AI寫不出來的。接著他也透露想寫這本書已經想了30幾年了,如今終於問鼎上市。
一、從字根開始,語言變成人生哲學
蔡老師以多年研究字源的功力,將英文單字化為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的深刻面貌。字根救了我的文法,蔡淇華老師幽默的說,並進一步說明「英文只要把分詞學好就都通了,分詞participle在語法上參與了動詞與形容詞兩個詞類,而不定詞:infinitive自中古英語 infenitife(意為「無終止、未來、無限」)。Standing (次要的分身)here, I share (主要的動作)my book with you to make (未來目的) you get (省略 to 的不定詞) more wisdom.
二、從「簡單」與「複雜」理解人生
「Simple,是複雜中的簡單;Complicated,是簡單中的複雜。」
蔡老師以字根 pli / ply(折)為例,從 simple、duplicate 到 complicated,帶領聽眾重新體會語言的邏輯與人生的層次。每個詞彙不僅是語意的載體,更藏著一種對生命的理解:折疊的,是文字;展開的,是思考。
三、人文之美:從字談「人」
蔡老師指出,person 一字源自拉丁文「舞台上的面具」,前半部 per 意為穿透,後半部 son 則是聲音─「人,是透過面具出聲的存在」。他也提到character(品格)源自古希臘語,原意是「刻痕、印記」─「品格是靈魂的銘刻」。在場的聽眾靜靜傾聽,感受到語言背後的文化厚度與心靈力量。
四、從熱情到使命:文字的力量
談到 passion(熱情),蔡老師說:「怕痛的,都不能叫熱情。」原來這個字源自「受苦」(suffering),象徵一種高貴的忍耐與投入。而 vocation(職業)原指「神的召喚」─當一個人能在世界需求與個人才能的交會處找到方向,那便是「天命」。這些詞根的故事,讓英語不再只是學科,而是一門「通往理解人生的哲學課」。
五、字裡行間的溫柔
講座中,蔡老師邀請他的一位寫作課的學生朗讀〈認識爸爸的同義詞〉一詩,寫給一位殉職上校的女兒。詩中將 courage、character、mission、hero 等字化為情感的載體,讓全場動容。「親愛的孩子,妳或許不知道,而今妳長成的模樣,就是爸爸留在世間最溫柔的詩行。」─這一刻,文字成為愛的延續。
六、從字源理解世界
演講的最後,蔡老師以 success(成功)與 process(過程)作結。兩者皆源於拉丁字根 ced / cess(to go),意謂「向前走」與「持續走下去」。他笑著說:「成功不是一個點,而是一種持續的過程。」Happy(快樂)一字則來自hap(機會、命運)─「幸福,是對偶然的感謝與選擇。」
七、語言,是文化的橋樑
從 hostility(敵意)與 hospitality(好客)同源的巧思,到「字根說書人」式的故事講述,蔡老師以獨特的人文視角提醒大家:語言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種文化的理解、一場與世界的對話。
《字彙贏家》不只是一本學英文的書,而是一場用字根認識自我、用語言思索人生的旅程。蔡淇華老師以詩人般的筆觸與教師的溫度,讓每個單字都發光發熱。他說:「Many thanks for your time─願你的一生發生,都能帶來最深沉的快樂。」這場講座,就像一場語言的探險,也是一堂最動人的人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