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活動資訊精彩回顧

111-08-09

植物獵人作保育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2170
「植物獵人」被譽為全臺灣最危險的工作,每年至少有一百天獨自待在森林裡,面臨隨時可能被毒蛇、毒蜂攻擊,或從四、五層樓高的樹上摔下來的情況,只為負責採集瀕危植物,帶回保種中心培育。植物採集工作相當專業,必須對各種植物的特性有全盤瞭解,並且擁有能在山林裡隨機應變的敏銳度,本場講座與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合辦,邀請讀者一起揭開「植物獵人」的神秘面紗。
 
講師洪信介現任辜嚴倬雲保種中心研究助理,為植物圈中著名的「植物獵人」,曾多次參與臺灣大型植物資源調查工作。洪老師自承「荒野捨命」二十年,雖然學歷不高,但到了山林裡,他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植物寶庫,好像是自己的收藏一樣,有種既夢幻又憧憬的感覺。講師說自己小時候是問題小孩,讓爸爸很頭痛,唯一可以讓他靜下來的事情,就是畫畫。繪畫讓他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直到現在也持續這樣的興趣,創作了許多作品,也運用在植物標本繪圖之中。自1995年採集闊葉大豆,製成人生第一件浸液標本後,2017年洪信介海外標本的採集數量已遠遠領先其他研究者。但洪老師認為數量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採集品種的廣度和多樣性—因為容易到達的地方,標本幾乎都已經採集得差不多了,不易到達、相對危險的地方則比較缺標本,例如深山、樹冠層,是稀有植物的庇護所,發現新種的機率較高,也是最需要資源調查和採集的區域。
 
成就「植物獵人阿介」的,是與生俱來的爬樹技能,在他的植物採集工作上發揮了絕佳優勢。講座中也分享了洪老師在山林進行採集時的珍貴照片,包括採集紀錄簿、現地製作標本的工具和方法等等,尤其在國外採集時標本數量龐大,有些必須立即進行處理,雖然辛苦,但可以看到很多特別的植物和動物,例如曾到過索羅門群島、菲律賓群島進行資源調查,以及泰國、越南、寮國等,都是難忘的採集經驗。
 
在生態保育領域中,有許多不同的專業必須相互配合、相輔相成,植物採集保種工作平時不為社會大眾所知,卻是生態保育、學術研究重要的一環,洪信介老師身體力行,多年來投入山林進行艱難不易的採集工作,透過講座分享,也希望帶給讀者不同的視野和保育思維。

影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