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1-31
釀出四季的原汁原味~聊聊食農與生活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1957
「民以食為天 食以鮮為先」,最近從蘇丹紅到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難免讓人對飲食有點心慌慌。想要享受美食又要顧及安全健康,魚與熊掌該如何兼備呢?今天講座與南投縣政府教育處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合辦,邀請中興大學陳姿伶教授與大家聊聊~食農與生活。
老師建議飲食以「食在地,食原型」為原則,隨著時令轉變,各地有特色的當季食材在嚐鮮之餘,利用釀造延長食品保存及增加食品的多樣性,同時也將釀造的食品與鄰居、族人分享。
加工食品加天然菌種是安全的,超加工食品因為加很多添加物建議少吃。釀造、發酵是將微生物(細菌、酵母菌、絲狀真菌)加入原型食物中製成食品的過程,,例如:蔬菜類的酸菜、醬筍、福菜、陳年蘿蔔乾、酸豆、酸白菜、酸高麗菜、高麗菜泡菜、蘿蔔泡菜等;豆類釀造品則有醬油、蔭油、豆瓣醬、味噌、豆腐乳、納豆、臭豆腐、蔭豆豉等;五穀雜糧以釀酒為大宗,次有紅麴與酒釀等以外;魚肉類之鹹醢、鹹豬肉、咑瑪糆(tmmyan);以水果為基底的釀造產物更包羅萬象,如各式各樣的水果酵素、果醋、釀造梅、酸柑茶等,另還有不同程度發酵的茶飲料作物等,皆是眾所周知的常民發酵好食。
「呷飽 呷巧 呷百二」生活與食農是密切相關的。「食農教育法」三讀通過,讓民眾注重健康飲食及支持國產農產品,促進在地經濟及農業發展。老師特別強調「吃在地 享當季」,菌種、食材決定釀造食品的品質,微生物幫我們搭起釀造食品的橋樑,透過友善耕種、食農教育的方式,以農業提供釀造在地食材風味,以在地原物料釀造,會有在地的風土味,先民們流傳下來的發酵釀造手法,不僅是食農技術,更是構建飲食文化至關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