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3-08
小繪本裡的大世界—好繪本如何好?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1500
繪本是多元文化的美術館,是文學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好繪本如何好,只要能產生”好奇和感動”即是,再者透過繪本讀出自己的滋味是一種享受樂趣,這是何香儒講師一開始針對講題「小繪本裡的大世界—好繪本如何好」而下的定義。緊接著她從三本繪本的導讀與說明來回應其定義,第一本繪本是「夏天的一天」由日本秦好史郎所創作,透過季節來描繪故事,她形容這是寫給夏天的一封情書,因其童年鮮明如昨,以及”有光才有色”,所以這本繪本色彩相當鮮豔明亮,同時也是作者成長經驗以及其所生長的日本小鎮風景,是對昆蟲相當好奇的昆蟲少年,而從繪本中也可以讀出日本是很注重季節的一個民族。第二本是陳致元的「小魚散步」、第三本則是「公園裡有一首詩」眼神的注視與接觸,詩是什麼?你喜愛的…讓你有感覺的….觀察、想像和發現,天地有大美,美帶來感動、美豐富生命。所以繪本之用在於尊敬大自然、萬物世界、尊重自己和他人人際,經由繪本產生好奇、感動、行動自我、觀察思考想像找答案,進而引發繪本之力_為什麼要讀繪本因為能享受樂趣、交流共享。
好繪本如何好?具備三項元素《樂趣FUN、美感情感、哲思好奇》何香儒老師再另外介紹三本繪本來印證這三元素,分別為「馬鈴薯村的可樂餅慶典__樂趣FUN」、「巴黎的獅子__美感情感(整本繪本的設計相當特別以上下翻頁方式閱讀)」、「花園街10號__哲思好奇」,並藉由這些繪本的導讀來詮釋繪本觀點___繪本給的不是答案/ 是觀看世界的角度,從好奇和感動找到你自己的觀點,而選書品味--書給的不是答案. 而是觀看世界的角度。
「繪本給的不是答案,是好奇和感動的起點」資訊時代,知識解決問題的自學力,技能閱讀理解提問力,態度同理心表達溝通,因此資訊不等於知識,所以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美國前教育部長Richard Riley認為... 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2004年時根本不存在。 根據估計,《紐約時報》一週所包含的資訊量,比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多。這就印證「流行是一時的,風格是永久的,熱門是一時的,熱情是永久的。」透過今天的講座相信大家更能以好奇和感動的方式來閱讀繪本,也讓自己有更不同的視野。最後講師以《達人時代是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熱情~分享你的熱愛..沒有成功與失敗,只有成功與成長。》畫下美好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