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活動資訊精彩回顧

113-10-05

從雨林植物看見福爾摩沙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2300
講座一開始,王瑞閔(胖胖樹)講師首先探討了生活中各種與植物相關的面向,如飲食、衣著、居住和交通,從歷史悠久的老樹談起,延伸至中部民眾熟悉的麻薏料理,端午節時懸掛的艾草等,展示了植物與文化的多元性。引導聽眾將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與植物連結,突顯植物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並非遙不可及的植物科學。
 
自2018年發行第一本書《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以來,胖胖樹的作品便受到廣泛好評,並多次再版。隨後,陸續推出《舌尖上的東協》、《悉達多的花園》、《被遺忘的拉美》、《利未亞的禮物》等書籍,強調植物如同活的文化資產,深植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表示:「如果我這輩子只能做好一件事,希望能為臺灣留下更多活的文化資產(熱帶植物)。」期望致力於民俗植物學的研究,以探討人類文化與植物的關係。
 
講師由臺灣的歷史中,從原住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明鄭清領時期的華南移民、宣教士及其他歐美人士,到日治時期的日本人、戒嚴時期的學術單位和農業機構、雲南移民、緬甸華僑、新住民及海外台幹等,都展示了不同時期植物與文化的多樣碰撞。講師以東南亞、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四個地理區域為主題,詳細闡述了這些地區的植物與臺灣之間的密切連結。
 
東南亞:
講師分享了透過臺灣新住民的文化交流,從飲食等文化層面,探討泰國、印尼和越南的新住民所引入的獨特植物,這些植物代表了東南亞文化與臺灣土地之間的交互影響。以在菜市場尋找臭豆的經歷,體會了植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獨特性。
 
南亞:
佛教源於印度半島,該地區屬於亞洲的熱帶雨林區。因此,在佛經或佛教故事中,常出現各種熱帶花草和樹木。佛祖的誕生、覺悟、傳道及涅槃,都與樹木密切相關,這些樹木後來成為佛門聖樹,栽於寺院旁,象徵佛法的傳承。佛經中也記載了許多印度當地的物產,如胡椒、薑、薑黃、芝麻和芒果,這些都反映了當時的風土人情。此外,佛教的傳說、法器和祭祀中,亦充滿了熱帶植物的身影。
 
拉丁美洲:
生活中許多植物來自拉丁美洲,如番薯、土豆、木瓜、鳳梨、番茄、馬鈴薯、金瓜和芭樂等。這些植物曾是當地原住民的日常作物,隨著它們跨越半個地球來到臺灣,成為臺灣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講師以「含羞草」為例,這種植物源自拉丁美洲,並出現在郎世寧畫作《海西知時草軸》及各類方志中,顯示出臺灣與拉丁美洲的關聯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緊密。
 
非洲:
眾多非洲植物早已融入我們的文化,如西瓜子的原料、西瓜、六月燦爛的鳳凰木、高粱、阿拉比卡咖啡、迷迭香及蒔蘿等芳香植物。講師特別提到葫蘆,這種植物在後世的考古遺跡中頻繁出現,根據植物學家的考據,其源於非洲。此外,咖啡亦來自非洲,清代官員劉璈在其著作《巡台退思錄》中提及想在鵝鑾鼻附近購地栽種咖啡,直到19世紀英商德記洋行將咖啡引入臺灣。從新的角度認識周遭的非洲植物,讓我們驚覺雨林植物與我們的飲食、生活和視覺經驗的關聯如此密切,更深刻感受到植物帶來的療癒與啟發。
 
講師期望未來能建立一座文化植物園,這座植物園「以人為本,以臺灣史為軸,以文化為背景,以生態為基礎,連結世界的熱帶雨林文化」。這將是送給臺灣的一份禮物,也是一項珍貴的活文化資產的保存工程。

影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