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活動資訊精彩回顧

114-07-25

古今交疊的自然之旅—雪山野生動物攝影與鹿野忠雄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1942
       在這場名為《古今交疊的自然之旅—雪山野生動物攝影與鹿野忠雄》的演講中,主講者生態攝影師白欽源(白魯夫)深入探討了動物攝影的藝術與科學,並以臺灣雪山為例,展開了一段穿越時空的動物觀察與探索之旅。他回顧了鹿野忠雄對臺灣高山動物的採集與研究歷程,並分享了自己如何通過鏡頭,將現代的生態攝影與歷史探索相結合。

        鹿野忠雄為日本早期的生物地理學者,於1906年來臺灣念高中,便在臺灣進行動物採集,尤其對雪山哺乳動物有深入的紀錄。他的研究不僅揭示了動物行為的奧秘,還展示了高山動物的活動足跡。

        過去動物採集的方式是把它帶回研究,現代採集可透過生態攝影的方式進行。拍攝野生動物需進入動物的世界,觀察其生活習性,了解動物如何感知環境,甚至學會如何像動物一樣“看待世界”。攝影過程中的細節包括:拍攝哺乳類動物需要關注地形、風向及其活動痕跡;拍攝嗅覺與視覺敏銳的鳥類需進行偽裝;而拍攝蛇類則需靜心趴在地面並感受其在地面爬行感受到的溫度。

        主講者進一步分享了自己在雪山生態攝影旅程與照片,與鹿野忠雄的歷史探索路線交織。記錄了長鬃山羊、黃鼠狼、白面鼯鼠等動物,如何在森林裡行走、覓食、警戒等,借此強調了現代攝影師的角色不僅是記錄者,更能透過歷史的採集記錄,理解雪山動物演化與遷徙歷程。

        在今昔對比下,從過去探索延伸到現代,隨著全球暖化的影響,許多高山動物的生活範圍正在改變。例如,長鬃山羊的棲息海拔逐漸上升,山椒魚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這些觀察不僅是生物學上的發現,也讓人反思環境變遷對動物生存的深遠影響。

影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