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活動公告

活動資訊精彩回顧

112-04-29

臺灣蝙蝠多樣性與生態危機

發佈單位:輔導推廣科 點閱率:2910
【臺灣蝙蝠多樣性與生態危機】
 
談到蝙蝠,許多人對這種獨特又神祕的生物有誤解,認為牠們是多種人類病毒的源頭。但事實上,蝙蝠對生態系統極其重要,牠們能促進植物的健康與多樣性、協助植物授粉或傳播,有利森林形成與拓殖的能力;而深入研究蝙蝠相關領域,更帶來科技和醫學上的啟發與突破。
 
今天的講座是國資圖與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辦理,邀請到台灣蝙蝠學會-周政翰秘書長,帶大家深入地認識【臺灣蝙蝠多樣性與生態危機】,到底蝙蝠有什麼特別的生物特性?對生態系統健康維持與傳播,有什麼獨特的貢獻?以及蝙蝠保育所遭遇的各面向問題。
 
蝙蝠在地球上迄今至少有5,000多萬年的演化歷史,為了對應生活中的挑戰而發展出了許多巧妙的解決之道。臺灣因特殊的地形、地理位置,研究人員經過多年努力的投入進行調查與研究方法,從2000年僅約19種,進展與累積至迄今已有38種蝙蝠。周政翰老師於講座中鉅細靡遺地介紹了各種類外型與習性不同的蝙蝠,令人目不轉睛。
 
大部分的蝙蝠以昆蟲、果實,甚至是花蜜為食,許多水果也仰賴果蝠幫忙授粉,食用果實的蝙蝠,也會散播植物的種子。蝙蝠亦可做為優秀的生物防治手段,一隻蝙蝠每天平均約可吃下100隻昆蟲,牠們能吃掉的昆蟲數量相當可觀,利用蝙蝠除掉不利於農業的蟲類,可以大量減少各種殺蟲劑的用量,對於維持自然生態平衡,有非常大之助益。
 
但隨著人類族群量不段的增加,能源、空間與食物的需求不斷擴增,自然界環境開發後,也壓縮到這些小生物。長久以來人類由於對蝙蝠習性的不瞭解,導致許多不適當的對待方式,而改變或破壞蝙蝠棲所。因此,保育蝙蝠的第一步,即應從保護蝙蝠的棲所開始。加強民眾對蝙蝠的瞭解並提高保育意識,適當的管理與維護蝙蝠重要棲所,讓各類的棲息環境多樣而穩定,以吸引大量的蝙蝠居住,對人類而言是相當重要且必要的作為。另外,蝙蝠巢箱的設置,不論在森林中或是人類住宅區都是有效地增加蝙蝠棲所的方法。
 
周政翰老師並於講座中呼籲,救援野生動物的「二不一即時」原則:請不要自行處理野生動物、請不要撿拾野生動物回家、請即時聯絡專業救援單位。

每個物種對生態系都有其重要的功能,保育蝙蝠對生態系及人類的具有相當重要性,希望大家都能「知蝠惜福」,讓各類蝙蝠的棲息環境多樣而穩定,打造人類、蝙蝠與自然生態多贏的局面及永續生存的契機。

影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