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行動書車 以多元方式傳遞閱讀益處與喜悅

文:宋慧筠 照片提供:宋慧筠、高雄市立圖書館、新港文教基金會

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源挹注,許多行動書車不再只有送書功能,有些書車還提供玩具與電子產品,或隨書車辦理講座、手作及說故事活動,利用多元有趣的方式,將閱讀的美好傳遞到每個角落。

 

  近年,臺灣颳起圖書館改建風潮,各鄉鎮城市紛紛翻新老舊圖書館,期許帶來更多圖書量能。與此同時,行動書車的活動也開始在各地萌芽,不僅公部門投身其中,將圖書館資源主動帶往社區與偏鄉;各民間機構同樣動身,配合書車提供說故事、講座等外展服務,吸引民眾閱讀。

 

行動書車的4個面向

  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的宋慧筠深根學術界多年,因看見行動書車對於兒童的各項正面影響,遂開始關注行動書車議題,進而投入相關研究。宋慧筠說:「行動書車可以統整成4個面向,分別是心理動機、可取得性、發展以及權利。」


  心理動機亦即吸引力,書車藉由造型與裝飾,讓孩童期待書車的到來。「閱讀活動也是重要的一環。」宋慧筠說,孩童對於新書通常會感到好奇,「集點和閱讀活動,或是同儕間非正式的競賽都是吸引閱讀的方式。」

行動書車將各式閱讀服務主動帶入社區角落與偏鄉,散播閱讀的益處與美好。 在非正式學習環境下擁有選擇書籍的權利,可以增加孩童幸福感。


  可取得性則是提供方便的管道。行動書車主動將書籍送往各處,不僅擴充偏鄉圖書館有限的館藏資源,父母或照護者也不需額外花費金錢購書,能有效提升閱讀率。

 

  「發展又可以細分成閱讀素養、情緒發展、學習、幸福感與社群意識5個層面。」宋慧筠解釋。書車提供以孩童為中心的圖書,有助於閱讀素養的養成;書車同仁或故事志工和孩童長期互動建立信任和尊重的關係,對於情緒發展有正面影響;學習則表示書車資源能增進課堂知識,或是協助學童完成作業;而孩童在非正式學習環境下擁有書籍的選擇權,感受到被鼓勵和重視,能增加幸福感;最後,就社群意識而言,書車讓孩童在潛移默化間加入群體,藉由閱讀,和不同能力、年齡層的孩童相遇、互動。


  至於權利,是因行動書車載運書籍與資源至社區或偏鄉,使得每位孩童都擁有取得資訊的方法,說明閱讀權不會因為身處的地方而被忽略。

宋慧筠(中)前往訪談、研究行動書車活動,與書車服務同仁合影。 運用行動書車的外展服務,能有效加強孩童的社群意識。


行動書車的4個影響

  「孩童使用行動書車的影響也有4個,包括,閱讀發展、社區連結、社交空間與機會平等。」宋慧筠進一步說明。

 

行動書車進駐社區,可以有效串聯社區資源。

  短期來看,行動書車的書籍影響了孩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動機;長期甚至會對孩童閱讀習慣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低年級的孩童非常沉浸於故事戲劇,而非小說類書籍有助於孩童連結到課程,進而滿足教育需求。有位老師以他的歷史課為例分享,「孩子透過借閱歷史相關書籍來延伸課堂所學。」另外有老師說:「使用行動書車上的書籍,有助於孩子增進寫作技巧,準備語言競賽。」這些例子都說明,行動書車對孩子的閱讀發展有著長遠且重要的影響。


  而因為行動書車提供外展服務,在無形間將社區資源完美串聯起來。宋慧筠提到,有位館員分享:「孩子來到社區據點,可以早上從書車借書看,下午玩玩具或桌遊。」有些行動書車則透過活動,深入偏鄉,聚集當地居民,讓大家一起玩、一起閱讀。


  行動書車亦提供了一個社交空間,藉由共讀的方式,把嗜讀者和閱讀動機低的孩童融合在一起,高年級生幫助低年級生從較高層書架取書這類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互動也經常發生。有些館員也提到,孩子很享受館員同仁的陪伴,不時會跟他們聊起自己讀了什麼書,或者在學校、在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造訪偏鄉的行動書車則有助於消彌城鄉差距,讓閱讀機會更加平等。一位館員提到他負責的圖書館的高借閱率主要來自行動書車,而書車上載送的書籍有可以擴充教室書籍、更新孩童家中圖書,並增加學校圖書館館藏的多元性。「這代表其實偏鄉是有一定的閱讀需求。」


行動書車的4個問題

行動書車駛入偏鄉,聚集當地居民共同玩樂、閱讀。

  「有好的影響,當然也有尚待改善的狀況。」宋慧筠統整了目前臺灣行動書車的困境,「我認為可以從4個大方向著手,分別是借書問題、活動不足、時間與空間限制以及閱讀動機。」


  借書問題是因為書車提供的書籍有限,有些孩童在車上找不到喜歡的書籍;而高年級學生則因書車通常提供較多繪本,對書車不感興趣;或者因經費有限,書車的書籍不常更新;再來就是新書上架後馬上被借走,僅剩舊書或是已經讀過的書,影響借閱率。另外,亦有擔心借書逾期、書籍毀損或遺失的反映,這些都會導致借書的意願降低。


  第二點活動不足,則是單純的閱讀活動比較難引起孩童關注。有一位老師提到:「當閱讀變成一種形式時,對孩子而言是無聊的。」宋慧筠說,「這代表缺乏參與和指導會降低孩童使用書車的意願,或許可以增加如『專家開講』這類有導引的活動,藉此吸引更多學童。」

 

書車提供多元的推廣閱讀活動,能增加民眾造訪頻率,使書車效益再提升。

  至於第三點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很多時候,行動書車來訪時,學生只能利用下課10分鐘進行借還書,高年級忙碌的課表也會降低使用行動書車的機會;此外,書車的使用空間有限,有時候翻閱圖書只能站著閱讀,也沒有討論空間可以使用,使行動書車的成效不彰,在在說明時間與空間的規劃對於推廣行動書車有著極大的重要性。


  而關於閱讀動機,有館員反映,「偏鄉孩童通常比較外向、活潑,要他們靜下來看書難度比較高。」加上在數位時代,有太多外在刺激,書車必須提供足夠吸引力的資源,或者獎勵機制才能有效使閱讀動機低的孩童有更高的意願前來閱讀。

 

行動書車的未來展望

宋慧筠建議可以舉辦有導引的有趣活動來吸引學童。

  宋慧筠說:「綜合來看,公部門如公立圖書館或文化局推出的行動書車比較像是圖書館的延伸服務,有些行動書車雖然加入當地的通借通還服務、閱讀集點活動,但活動類型仍稍嫌單一;民間的行動書車雖然藏書量可能較少,但多會結合數位、網路與語言學習等閱讀外展服務,活動較多元。如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的復興行動親子車便提供玩具借用、舉辦社區活動、還有臨托服務,迎合當地親子的需求。」


  宋慧筠也提醒,孩童使用行動書車多是因為書車提供的資源迎合他們的教育需求和情緒需求,但是對於「情緒素養」這塊仍較少有人注意到。「建議可以從多元性下手。」宋慧筠說,無論是書籍主題或者活動,都可以導入更多不同內容。此外,提高造訪頻率、增進隨車人員的各項訓練,都能讓書車的效益再提升。期許未來能夠看見更加豐富、有趣的行動書車出現在臺灣各地,讓民間與公部門攜手為臺灣的閱讀發展盡一份心力。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