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主題書店-濁水溪以南 洪雅最嗆

文:鄭榮文 照片提供:鄭榮文

新的洪雅書房位在天厝,更加寬廣與舒適。  嘉義市有一家「洪雅書房」,專賣台灣歷史、原住民文化的書籍,書房主人余國信以書房為根據地,積極投入社運活動,以及搶救地方古蹟,還因此書店被不良少年射擊空氣槍。雖然受到威脅,他絲毫不氣餒,更進一步考入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全力捍衛文化保存!

  雲林縣人余國信,國中畢業後到嘉義市唸國立嘉義高工,從此和嘉義市結下不解之緣。三年後,他考取了隔壁縣台南縣崑山工專,讀的依舊是汽車修理科,可是他沒有到汽車修理廠工作,反而開起書店來,他說:「我是受到嘉義市台灣圖書室的影響。」

  嘉義市有一位充滿台灣意識的牙醫師,台灣圖書室就位在牙科診所旁邊,裡頭擺滿有關台灣歷史、文化、政治、藝術的書籍,比嘉義市公立圖書館還要豐富。高工學生的余國信,時常跑來看書,回憶當時情景:「看了這些書,我才了解台灣的可貴和美麗!」也因此成了他認識台灣這塊土地的敲門磚。

  台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汽車,假若他和其他同學一樣,進到汽車廠當技術員,幾年後存了一筆錢,自己開店當老闆,每個月收入要高過一般公務人員。不過,強烈的本土意識,讓余國信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

  踏入社會後,余國信決定開書店,當時他東找西找,總算在嘉義市舊市場後方西榮街,一處沒落老菜市場裡,找到一家不到十坪的店面。年僅廿二歲的余國信,手上根本沒有多餘的錢,經他向家人說服,並取得從事建築業姊姊廿萬元的資助,他便以每個月七千元租金開啟他的書店事業。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一家嘉義縣市從來沒有過的特殊書店「洪雅書房」在這裡誕生了。

  創業維艱,購入書籍要成本,書房全部的書加起來不到二百本,後來才逐漸累積到七百多本,書房擺設的不是台灣歷史,就是有關報導、介紹原住民的書。在小都市的嘉義市,喜歡這類書籍,甚至願意掏腰包購買,畢竟是少數。余國信表示:「為了讓書店能生存,我甚至跑到台南縣七股擔任解說員,打工來貼補開銷!」

  堅持推動本土文化、藝文,余國信克服各種困難,在每個星期三晚上固定舉辦演講會或演唱會,或放映幻燈片、紀錄片,小小的空間曾擠進八十多人,裡裡外外都站滿了民眾。

  不但舉辦室內靜態活動,余國信更以書店為根據地,投入社運活動,余國信指出:「搶救宜蘭棲蘭檜木林、反核四興建等,洪雅書房就動員一部遊覽車聲援!」這種盛況,余國信自詡為「濁水溪以南,最活躍個性書店」。

  常常為了參與各項活動東奔西跑,書店主人時常不在店裡,有趣的是,菜市場內左鄰右舍,會自動幫他看顧書店。有的愛書人跑到書店,找到自己喜愛、市面上又不容易找到的書,離開之前會把書錢放在桌上。有時一本書定價是二百五十元,買書的人卻留下千元大鈔,並寫上字條:「這本書我找了很久,幸運地在你這兒找到,我不用再找書了,一千元你也不用找我!」

書店主人余國信為了理念,攻讀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  余國信雖然非常努力投入工作,但是每個月書店收入還是有限,有時賣不到二萬元,扣掉租金、成本開銷,根本入不敷出,一度出現財務危機,書店面臨關閉的命運。這時不少欣賞洪雅書房的學術界、藝文界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比如投入台灣生態保育非常著名,曾任靜宜大學副校長的陳玉峰,便捐出五萬元,鼓勵余國信再接再厲!

  余國信賣力付出獲得肯定,國立嘉義大學有社團邀請他擔任指導老師,結果學校不准,原因是指導老師至少要擁有大學學歷。這件事讓他飽受衝擊,加上近幾年投入地方古蹟維護,促使他報考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

  一面經營書店、一面攻讀研究所,在嘉義市根基逐漸穩固,前年一群台南市朋友,鼓吹他到台南闖一闖。余國信表示:「我曾在台南崑山工專就讀二專,台南有一大票朋友,加上當地天主教的支持,我決定擴充書店版圖!」

  在台南市勝利路天主教耶穌會百達文教中心有閱覽室,余國信於前年十月將閱覽室打造成有特色書店,每個月舉行一場跳蚤市場以及一場演唱會。他還參與台南環保聯盟、社區大學,也邀請這些志同道合朋友,共同參加。

  在台南市這段時間,經濟上獲得很大改善,百達文教中心每月補助他七千元、社區大學補助一萬元、加上書店收入,一個月平均有三、四萬元的收入,嘉義市洪雅書房也得以繼續經營。

  一年時間,余國信把百達文化中心書店經營得有聲有色,他覺得完成階段性任務,去年便把重心又擺回嘉義市,這時卻遇到屋主堅持要賣房子,十坪大開價三百五十萬元。他幾經考慮,不得不另尋他處,終於在嘉義市長榮街找到一處透天厝,屋主正要出售,他恰巧也以三百五十萬元買下,去年十一月洪雅書房總算有個新的家!

  洪雅書房邁向第六個年頭,余國信一路走來,讓他深切體會,政府許多公共政策,除了社運活動外,政治人物往往掌握到不少權力,如果結合有理想性的地方首長或縣市議員,推動活動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展望未來他希望讓書房發揮更大影響力,結合社會、有理想的政治人物,共同讓台灣、讓地方更美好!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