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主委開講─以人為本 傳遞文化的感動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文建會全國文化主管會議在國立宜蘭傳藝中心展開。傳藝中心主任林德福(右)向翁主委(左)介紹深具傳統藝術氣息的民藝大街。  八月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召開「96年度第1次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文建會暨所屬單位及25縣市文化局主管等全國文化官員齊聚,不僅有助於協調文化事務、凝結共識,地方文化首長也能針對中央文化政策給予建言。

  除此之外,會議前幾天文建會因建構「國家文化資料庫」榮獲2007年亞太電子化成就獎首獎,讓接獲捷報的翁主委也特別提到:「台灣文化必須朝向更多元發展,未來就要積極縮短數位落差,並整合中央與地方文化局的數位資源。」

文化工作要創新 才能永續經營

  文建會為協調文化事務、凝結共識,做好文化扎根與深化工作,平日除了與中央各部會的橫向聯繫外,更重視與地方文化機關的縱向溝通,以協調整合各文化機構推動文化事務,於每年定期召開全國主管機關(構)主管會報。翁主委期望,透過此一公開平台有效交流與分享彼此的經驗,強化國內文化機關溝通的機制,有助於中央與地方文化業務的推展與整合,以合力推動全國文化工作。

  同時,面對全球化及資訊網路科技的無遠弗屆,文化必須尋找在地特色,並結合創意與行銷通路才能可大可久。當翁主委於宜蘭傳藝中心召開主管會報期間,適逢宜蘭縣宣布童玩節停辦的消息炒得沸沸揚揚,對此,翁主委認為:「打出品牌不容易,因經費不足而停辦實在可惜。」接任文建會主委後,她時常至地方訪視,看見許多人為文化傳承或社區永續發展努力,「希望宜蘭縣政府能積極創新,尋求永續經營之道,才是文建會當初扶植、補助童玩節的本意。」

  翁主委進一步說明,才剛結束訪視的竹東鎮大鄉社區及鹿寮坑農村自然生態文化協會都是以在地居民、在地生活為出發點,為創造良好的永續生活環境努力,而環境景觀、環保生態與人文教育都是社區永續發展的基礎。相對來看,透過社區的努力累積讓居民意識逐漸養成,無論是社區發起或是由地方文化館帶動,在地意識的抬頭、在地特色的發掘及整個社區營造的過程,都展現了永續經營的創意與活力。

以人為本 落實到生活體驗

翁主委與文建會同仁及參與會報的各縣市文化首長合影。(文建會提供)  文建會身為領導全國文化政策的推手,加上翁主委訪視各地方而體認到:「文化必須在創意上不斷尋根、保存與突破,才能面對挑戰與競爭。」因而,未來文建會將以「人」為本的前提,結合創意、科技、經濟的生活體驗來推動。

  基於此,文建會特別規劃的五大行動方案為:藝術家圓夢計畫、青年藝術家作品流通與創意分享計畫、百萬人紀錄片饗宴、319藝術家駐鄉計畫與辦理2008年台灣表演藝術博覽會。翁主委期待,「在拉近民眾與藝術生活的距離外,也傳遞深層的文化感動,建構起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家園。」

  政府從文化領導者轉而為引導者的角色變化,在文化建設上益發顯著。將民間力量引出、再經由下至上的活力,活絡整體台灣文化的生態,是文化藝術融合在生活之中的展現。由文建會所補助的「學生美術館」計畫,就是將校園內的閒置空間,重新規劃成座談或藝術展演的場所,不僅提供學生及家長使用,更能成為社區的藝術中心。而「藝術家駐鄉計畫」也同樣為藝術介入空間的展現,從提升美學素養至創造藝術環境,是台灣生活美學運動並行的推廣計畫。

  今年的會議各縣市文化局提案共達23件,議題內容包括文化資產、社區總體營造、地方文化館、公共藝術、藝術展演及補助機制等議題。翁主委希望,藉由文化會談,能夠有效協助解決各縣市文化局面臨的難題,也讓文建會在各項文化政策的規劃與地方業務的執行能更為契合。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