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卓犖觀群書-公共圖書館員新形象

文:林美玲(省立台中圖書館科教中心主任)

【摘要】

  由於近數十年來,科技的突破與進步,電腦與通訊的發展日新月異,日常生活應用資訊,已是現今社會的共識;擔任人類知識保存、管理與利用的圖書館事業也因儲存技術、電子出版、遠距傳輸、網際網路的便捷而面臨新的里程;身為公共圖書館的館員,更應該扮演好資訊專家的專業角色,讓自己有面對眾多資訊的能力,在讀者與資訊之間做一個良好的溝通橋樑;此外,不管科技再發達或時空之更迭,館員的服務態度依然是圖書館形象的重要指標,因此具備有團隊的精神、不斷成長學習的能力、良好的溝通技巧、樂於工作、和善、自信、禮貌、積極、堅忍、誠信、公正與自知等都是因應資訊時代不可或缺的新形象。

一、前言

  在中國「圖」與「書」二字的源起,歷史可謂悠久,可推衍至上古時代的「河圖洛書」之說,最早即出現於易經上,其繫辭傳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以及鄭玄易注引春秋緯曰:「河龍圖通,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也由於這些古籍的記載,後人逐漸以此二字來作為代表古今典籍之通稱;因此收藏「圖書」之所,雖歷代各有不同的用語,如周朝之王室文庫、漢朝之藏書府、隋朝之觀文殿、唐朝之弘文館、宋朝之崇文院、元朝之藝林庫、明朝之文淵閣及清朝之七閣等,皆可視為當代最具規模的圖書館。雖然我國「圖書館」一詞的明確出現,僅能追溯至清朝光緒三十一年,湖南巡撫上書朝廷奏章所提及的「查東西各國都會,莫不設有圖書館,所以庋藏群籍,輸進文明,于勸學育才,有大裨益」;但依據考證,我國早於殷商時期已確定有了實質上的圖書館,並於周朝時,普遍設置且還明令立官分守,史記上亦曾記載老子為周之藏室史,專門負責管理圖書館。我國特別是於發明紙張之後,文獻大增,有關圖書專門之分類、編目因而更見周全;由東晉直至明清,官方藏書多以經、史、子、集四部來分類以為之,而清初的古今圖書集成,又依書的性質與內容,進一步的更將中國古今學術論述分為六編、三十二典等,頗具創意。至於在西方的發展,經查證史料發現,二、三千年前古埃及、巴比倫與亞述帝國已有「圖書館」的專用語彙─Bibliontheke或Librarium的記載,同時也有圖書館的設置,甚至已具備有簡單的分類與專人管理的概念;文獻上也指出~_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講學處,蒐集保存著他們的學說經典與各種圖書資料,是當時古希臘有名的圖書館之一,同時也可看出在那時代的文風鼎盛、能人輩出確實與圖書館的普及與開放有相當之關係。自此之後,亞歷山大大帝也於埃及設立了一座舉世聞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Alexandrian Library)」,不僅藏書極豐富,且其目錄、編纂等皆頗具特色,是當時卓絕於世、領先群倫的超大型圖書館;羅馬帝國時代也沿襲希臘的圖書館風格,同時再加上時代之進步,圖書館經營管理分工漸細,其內的工作人員亦有了行政長官、專業館長、學者館員等之階級分層,大家各司所職。

二、圖書館服務的昨日與今日

  早期的圖書館在任務上,不論東方或西方,大多不離蒐集、保管及整理之範疇,亦即所謂的「將人類思想言行的各種紀錄,加以蒐集、組織、保存,以便於利用」的最基本功能,因此服務於此的圖書館員們通常都是受過高等教育或甚係飽學之士,對於經典之出處、內容、分類、位置等瞭若指掌,終其一生,因博覽群書而被稱譽為「活目錄」,這同時也是十九世紀之前,一個優良館員的標準形象。在彼時,圖書館係純粹的「藏書中心」,特別重視文獻、資料的入庫典藏,各項圖書分門別類,井然有序的被排列於櫃上,採行閉架管理,館員們唯有埋首書堆一途,以本身多年累積的經驗與知識,方能最為盡忠職守,迅速確實的滿足讀者。而當時序進入二十世紀,知識的發展一日千里,不僅社會結構發生變遷,圖書館的服務重心也跟著時代的腳步而有所異動,雖不改其「蒐集、組織、保存及利用」之宗旨,另外還增加了許多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最重要的是「表現的方式」也由傳統的保守、被動走向自由、開放,以「讀者為中心」的風潮漸次主導圖書館的經營管理方向,並秉持滿足讀者群為訴求目標,主動積極、創新求變,也基於圖書館事業是人在服務人的「行銷」理念,關懷問候、宣傳推廣、全面開架。至於在特殊讀者的服務上也因「人道主義」的提倡,如對文盲、身心障礙、老幼婦孺、失去自由的犯人等弱勢團體提供完善又體貼的服務,所投注的心力,前所未有。而在圖書館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探討與評估技術、服務及讀者利用的研究亦應運而生,如此也帶動了各種學者為了其專題研究的需要,以圖書館為家,便於文獻資料之查證。

三、現代科技的衝擊

  自從一九七○年代以來,由於科技的進步與突破,電腦與通訊的技術日新月異,圖書館的角色任務也從舊往的典藏、整理、檢索、研究再進而擴展至資訊的傳輸與創造,甚至於扮演讀者與圖書館資訊的溝通橋樑及諮詢服務專家,館員們無一不期盼能練就「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適當形式的資訊提供讀者做最適當的運用」的功夫,因此不管是圖書館業務的自動化、館藏資料的數位化、館際間的資源共享或遠距傳輸與全球資訊網的建立,皆是勢之所趨。依據統計預估,當公元二千年時,人類知識的總和將是一九○○年之前的兩千倍,因而資訊時代的來臨,使得現今的人類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還享有更多的知識與經驗,這不僅是知識重鎮──圖書館的一個挑戰,同時亦是一個新的里程;也由於圖書館本身是一個具生命的、不斷成長的有機體,而公共圖書館又一向是圖書館事業的主力,因此我們面對源源不斷如潮湧般增長的圖書資料,如何有效率的去篩選、整理、組織與檢索,又該怎樣透過適當的管道儘快的讓圖書資訊與讀者溝通,此乃當務之急。

四、面對資訊時代的館員應具備的內涵

  資訊社會是一個知識龐雜、流通快速又瞬息萬變的時代,大家冀求以最少的時間來獲得最多的資訊,而且是要有價值的;公共圖書館面臨網路環境,在性質、態度、行政及技術上須自我調整,應用資訊科學所謂的「有計畫的創造、處理、供應與傳佈資訊」,放下一些陳舊的觀念,接受改變,重新出發,一如浴火後之鳳凰,將「知識」融合「資訊利用」共同組成智慧結構的新造形,振翅高飛,躍居成為全球性的書目利用中心。在此之際,身為肩負資訊世界公共圖書館國際化、自由化、多元化時代重任的優秀館員應該具備的內涵與形象為:

  (一)專業技能

  知識的領域一如浩瀚宇宙般的無涯,因此除了合乎現代社會要求的基本專業知能的必備外,還要隨時掌握「有效運用」不斷產生的新科技;同時善於利用館藏,了解各種資料庫的內容、種類、檢索方式,並因應電腦檢索介面、工具的日趨人性化(user friendly),擬定檢索策略、撰寫使用手冊,指導讀者學習自行查閱檢索的技巧,讓自己有面對眾多資訊的能力,甚至建立線上資料庫,開發新的電子檔案,以有信心扮演資訊專家及顧問為期許。依據一份對參考館員的調查報告指出「對書目工具的了解」與「具選用與評鑑館藏資料之能力」是二個受各類型圖書館基層館員重視的項目,顯見如此的專業技能若不具備,確實很難面對讀者。此外,在服務的品質上,不止要提供讀者所需的檢索指令與正確的資料庫,還須關切讀者的使用狀況以及是否已獲得足夠的資料;對現代圖書館員的專業服務要求,除了讓讀者順利入門,還要讓其滿載而歸。

  (二)團隊精神

  現代圖書館是一座無窮盡的寶藏,很難有人能夠一窺其全貌,此亦即是任何一位優秀的館員也無法獨自滿足所有讀者的需求,在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中亦提到所謂「團隊學習」的目的,即是在「使集體的智商高於個人的智商」,館員們面對讀者,大家都須培養默契、交換經驗、分工合作,修正以往單打獨鬥、自我設限的「打光棍」習性,以機動式的互相支援來共同完成服務讀者的任務,增進人際關係,順便也可分享大家在工作上的感受與喜悅。

  (三)不斷成長、面對挑戰的學習精神

  時代的巨輪不停的向前轉動,科技相繼開發,館員們所應具備的技能也要隨時更新,不管資歷深淺都須有重新學習不斷成長的能力,每個人都接受新事物的訓練以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館員的成長也許並非立竿見影,但投資於此絕對有其正面價值,在無形中擴大其視野,增強其面對挑戰的勇氣,能夠洞察機先、預做準備,以其專業的判斷力精益求精,讓服務的品質因其學習與成長而能不斷提升。

  (四)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

  稱職的館員是圖書館最寶貴的資產之一,在各項服務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達到「每份資料有其使用者,每個使用者有其資料以及節省使用者的時間」,館員的溝通能力與技巧不容忽視,在與讀者的互動中,不管是口語或肢體的表達,皆能清晰簡潔、條理分明;不語帶模稜,靜心傾聽,不要隨便打斷讀者的陳述或妄下結論。面帶微笑,充分溝通,先建立與讀者的良好關係,了解其需求,提供滿意的服務。

  (五)樂在工作的實踐

  一個具有強烈工作意願、敬業樂群的員工,最能忠於職守、發揮個人能力,不僅做到盡本分,還會努力不懈、克服困難,按期或提前完成任務,本著樂於為讀者作嫁的精神,服務到底,同時也由工作的樂趣中得到自我滿足。對圖書館員而言,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來自讀者的肯定與回饋,因此這種一方面利人,一方面利己,大家又非常愉快的悠遊書海中,正是「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最佳寫照。

  (六)人格特質的形象要求

  不管科技、資訊等的再先進,或時空之更迭,「人」仍然是圖書館事業服務品質優劣的重要關鍵:

    1. 和善:親切、誠懇,容易與他人建立和諧關係並讓人喜歡接近,能散發愉悅、自在、樂於助人的氣息,理性謙沖,有容乃大。
    2. 自信:豐富的人生閱歷,具有自行調整不切實際期望的能力,能依據讀者的描述來判斷分析推理,進而解決讀者的疑惑;對事情的輕重緩急拿捏恰當且有一定的處理規範,但亦不墨守成規、僵化刻板;客觀、獨立,常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供讀者參考,在工作的表現上勝任愉快。
    3. 禮貌:發自內心的尊重與體貼,儀容端正、態度大方、舉止合宜;在現今的社會裡,因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再是傳統的拘謹、自歛,人人都擁有自己思想的天空,衝突、排斥愈形嚴重,因此在現實的壓力之下,唯有大家以禮相待,待人接物進退有據。
    4. 積極:新的事物皆可注入新的活力,求新求變,積極回應,熱心活躍,主動迅速,今日事今日畢。若遇到超越自己能力的問題,則尋求協助,不以消極迴避的態度應付。精力充沛、勤快負責。
    5. 堅忍:館員經常面對各式各樣的讀者、千奇百怪的問題,因此更需有超凡的耐心、克服障礙的毅力與容忍的雅量;不亂訴苦或斥責,以無比的愛心來接納還未適應圖書館環境的特殊讀者。
    6. 誠信:堅守對讀者的承諾,以讀者的最高利益為前提,保障讀者的安全、隱私;言之有物,提供正確的資訊,不亂下定論,謹守道德規範,具有誠實與值得信賴的形象。
    7. 公正:基於公平的原則,對使用圖書館的人或團體不可心存好惡而給予差別待遇,均應一視同仁,公私分明,以維護人人皆具有的「知之權利」,善盡館員之職責。
    8. 自知:能夠查覺出自己正處於挫折、憤怨或不快樂的狀況,不遷怒他人,很快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對自己的性向、潛能、興趣與人生規劃有所認知與開發,可以自動自發無需他人監督催促,做自己的主人。

五、結論

  圖書館事業的發達,往往是代表一個國家社會文化進步的指標,而圖書館員又是賦予圖書館生命、活力的靈魂人物,因此館員的素質優劣、形象的好壞,攸關整個圖書館的服務口碑;目前又正值我國社會教育極力推展心靈改革、終身教育之際,公共圖書館更是責無旁貸,負起引導讀者適應資訊社會、培養民眾讀書風氣、建立美好書香社會,以充實生活內涵、提高生活品質。

【參考書目】

  • 王宏德。「談網路資訊倫理」。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十四卷第一期,民八十五年九月)年,頁86-94。
  • 王振鵠。「回顧與前瞻:圖書館事業近年來之重要發展」。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四十九期(民八十一年十二月),頁1-6。
  • 李華偉。現代化圖書館管理。初版。台北:三民,民八十五年。
  • 沈寶環。「21世紀的公共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五卷第四期(民七十七年六月),頁1-5。
  • 周寧森。圖書資訊學導論。初版。台北:三民,民八十年。
  • 胡述兆、 吳祖善圖書館學導論。初版。台北:漢美圖書,民七十八年。
  • 俞依秀。「新時代的挑戰──談圖書館員的角色與使命」,書香季刊第七期(民七十九年九月),頁40-54。
  • 范承源。美國圖書館論文選集。台北:中研院歐美所,民八十三年。
  • 陳昭珍。「圖書館員如何在資訊社會扮演資訊組織與分析者的角色」。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五十五期(民八十四年十二月),頁39-50。
  • 傅寶真。「未來資訊社會中之圖書館與圖書館員」。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十七卷第一期(民七十三年六月)頁23-27。
  • 程麟雅。「參考館員如何因應資訊社會」。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十卷第三期(民八十二年三月),頁12-17。
  • 張保隆、 謝寶煖。「公共圖書館服務品質評估之研究」。圖書館學刊第十期(民八十四年十二月),頁85-114。
  • 楊美華。「圖書館的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十三卷第三期(民八十五年三月),頁17-30。
  • 廖又生。圖書館組織與管理析論。再版。台北:頂淵文化,民八十年。
  • 趙清蘭。「杞人憂天──一個現代圖書館員的自省」,書苑季刊第二十四期(民八十四年四月),頁40-45。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