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中午休息時刻,桃園縣新明國小的走廊漸漸有了騷動,有幾個學生拿著攝影機和腳架,另幾個學生拿著繪本或是自己準備的草稿,臉上都有著興奮的表情,一同走到視聽教室開始說故事。只見小小攝影師們架式十足地操作機器,而準備演出的同學,則是拿出看家本領來,比手畫腳地說出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
這個是由新明國小師生共同打造的「新明故事屋」,這座故事屋沒有華麗夢幻的裝潢,只有一串網址,但裡頭卻有著上百部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精心製作的故事影片。為了推動閱讀,不少學校要學生寫讀後心得作業,但是寫作的壓力往往讓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新明國小透過線上分享自製影片的方式,反而吸引學生主動閱讀並且經由網路科技力量,讓這座新明故事屋,零時差、零距離地傳遞、分享到每個想聽故事的人身邊。
新明故事屋的幕後推手之一林佳徵老師表示:「原本學校就想成立說故事社團,由高年級學生說給低年級的學弟妹聽,後來我們就想何不與網路做結合呢?學生不但可以從中培養閱讀習慣,也可以增加網路資訊的教學,並且正確運用科技器材,我們也因此再成立了電腦服務社團,協助拍攝同學說故事的畫面。」新明故事屋裡有學生自錄的「線上說故事」、「好書分享」影片,有學生為了推薦一本好書,事先讀了很多書籍,再精心挑選出最喜歡的一本,並以生動的演說技巧和肢體動作說故事,而每個月都會從說故事的十幾位學生中,抽選出5位學生來表揚,並且頒發100元的圖書禮券,鼓勵全校小朋友多多參加活動。
新明國小的線上故事屋也在今年7月獲得桃園縣教育處表揚,是資訊融入教學績優教師團隊,肯定教師以錄影、影像剪接、視訊傳播等各種數位科技器材,將傳統課程活潑趣味化,提升教學效能的同時,也燃起學生主動學習、閱讀的熱情。教育處表示:「新明國小將線上平台運用發揮到極致而獲得特優團隊的殊榮,不僅錄下學生充滿個人風格的說故事情境,在運作過程中更將學生的資訊能力運用、親師間的良性互動都納入本次課程中。」
現在新明國小的學生間話題都多了「今天的故事屋又有那些新的故事了、這禮拜你要說哪一則故事啊?」更讓老師們感動的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卓子軒,原本因為肢體殘障而自信心不足,自從參加故事屋的活動後,從在鏡頭前木訥害羞的模樣,到現在可以從容不迫地表達完整故事,也讓這個學生逐漸變得更有自信了,這也是老師們當初意想不到的美麗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