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五百年前,中國有一位思春的少女向她的情人喊話: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大車啍啍,毳衣如璊。豈不爾思?畏子不奔!
榖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詩經》大車(王風)
在那樣封閉、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女子充滿挑釁地問她的愛人:「我怎麼不思念你,就怕你不敢和我一起私奔。」女子熾熱的感情,加上「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同穴」的堅定決心,不讓她猶豫的情人驚嚇,也要他汗顏不已。
受到驚駭的還有保守的社會制度。
在父權體制下,女性為自己權益努力走了二千多年,借由外部環境漸變,逐步從男性手中掙到一片自主的天空。二千多年前那熱情決絕的呼喚,成為今世千千萬個女性都能輕易說出口的言語。這其中,文字傳達了思想,書的力量扮演重要的轉變角色。
本期封面故事(p07)女書.趣,由不同角度探觸女性議題相關閱讀,希望能貢獻讀者更多想像與思維碰撞的空間。
想像空間無限,更可貴的是化成行動的力量。上個月的台北國際書展辦了一場「啟動閱讀的在地民間力量研討會」,讓一群默默耕耘的人分享他們推動閱讀的經驗:台中縣文化局「圖書起跑線」計畫讓4000名新生兒讀在起跑點上,花蓮陳麗雲醫師的診所沒有電視,卻有很多繪本童書,羅東聖母醫院的小兒科送書給來看診的小孩,志工就在候診間引導來看病的親子進行共讀(p46)。
民間處處可見願意默默奉獻、願意全心投入在閱讀推廣工作的人。
淡淡三月天,正是大好讀書天,也祝福天下熱情、求知的愛書女性靜享閱讀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