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離島圖書館─金門的閱讀地圖 超豐富

文:邱英美 照片提供:邱英美

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

金門縣文化局與聯合文學合辦「創意開門‧文化金門」研習,蔣勳開講。  他是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數學老師的太太也喜歡閱讀,因此常拿書給他,在戰火不曾停歇的七○年代冷戰末期,書本是珍貴的,14歲的青澀少年,就這樣展開了他的閱讀地圖。在這張地圖上,小男孩感受到天地的寬廣以及思考的喜悅。伴著風聲、雨聲、砲聲、讀書聲,他開始大量寫作投稿,直到副刊主編終於發現了他。

  主編對這位愛寫作的孩子多有疼愛,不僅刊出他的作品,離金赴台前夕,還特地跑去學校看他,與他話別。主編輕拍他的肩膀,說:「你是高材生,要繼續努力哦!」一句「高材生」,讓孩子頓時脹紅了臉,因為自入學以來,除了國文,他對其他科目都是深感無力的;但也就因這一句「高材生」,孩子從閱讀地圖中找到了人生的座標。他,就是知名的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

展趐高飛的夢想

  閱讀記憶的彩線,在物資匱乏、資訊封閉的當年,曾編織出最美麗的師生之情。30多年後的今天,戰火遠離、民生富裕,金門的圖書館又將帶領讀者,描繪出怎樣的閱讀地圖呢?

  「公務員應是一種身分,不是職業,即使下了班,雖然不是老虎皮,身分仍然脫不掉」,管理金門圖書館的圖資課長郭哲銘,從「志業說」談起。

  金圖附屬社教單位,以社教機構兼營公共圖書館,編制小而且人員多戰地政務時期遺留,專業性不足。郭課長強調:「中央對離島不吝嗇,不過,除了給錢,我更希望中央能多提供技術與觀念。」

在每一個人的閱讀地圖上,都有一種對應的感動。  雖然是一隻小小鳥,也有展趐高飛的夢想!郭課長表示:「現代圖書館要能主動出擊服務,因此我有一個『借書無館界』計畫。目前鄉鎮圖書館財產屬公所管轄,館際之間沒有互借機制,形成資源浪費。現在文化局已把全縣公共圖書館的圖書目錄建立起來,今年再納入金門技術學院圖書館目錄,全縣圖書聯合目錄即大致完成,屆時民眾可以就近在鄉鎮圖書館借閱全縣圖書,我們會負責書籍的運送與回收。」

  「圖書館要打破樊籬,有賴完善的電子平台,對此我們下了很大的功夫,不僅將本局出版品全部數位化,也規劃了查詢、閱讀以及連結其他網站的系統,今後將進一步設計互動區、討論區。今年金門縣文化局將聘請15位專家學者擔任圖書諮詢委員顧問,希望能將金門縣轄內的5個公共圖書館館藏作區隔,不要重複購書,儘量使資源流通,創造五倍的經濟效益。我們希望圖書館非只扮演漫畫室、租書店的角色,也不僅具閱覽室、書報攤功能,應該可以營造出更多的溫馨氣氛與人文感覺。」

從Fun Start到Book Start

  感覺從感動開始,在每一個人的閱讀地圖上,都有一種對應的感動,或談書論劍不知東方既白,或漫步古宅老街與美麗地景不期而遇;閱讀可以是靜態,可以是動態,透過這個過程,我們認識了世界,也認識了自己,我們找到了一個位置。然而,金門人的閱讀座標在哪兒呢?

  「提升本地讀書風氣是當前最重要課題!」郭課長說:「金門老弱人口多,中壯人口少,沒有閱讀市場,只能藉由辦活動、送禮物,敲鑼打鼓、叮叮噹噹,民眾才會靠攏過來。」

  從Fun Start 到Book Start,是一條漫長的路,而教育原本就是百年大計,開始,便不遲。

  近兩年,過去多用於硬體工程的離島建設基金,被勻撥一部分出來舉辦了兩場文創產業研習:2008年「創意開門‧文化金門」,以及2009年「金門,有說不完的故事」,鄭愁予、蔣勳、平路、雷倩、王浩一、阮慶岳、羅智成、郭強生、楊憲宏、廖鴻基、馮翊綱、朱玉昌等人,隨著《聯合文學》來到了金門,與鄉親一同尋找金門文化創意的連結,一同感受金門深刻的生命層次。自此閱讀地圖更從書的形式,延伸至人與天地的關係了。原來,只要循著真實的生活軌跡,回歸自信與尊重,從Book Start到Humanity Start,未嘗不存在一種可能。

主力業務是出版

  平均每月出版近8本書的金門縣文化局,就創造了一種可能。

  「我們的主力業務是出版」,郭課長笑著說。「去年本局獲頒行政院國家出版獎,是唯一獲獎的縣市。」

  也因為如此,金圖在金門書籍、地方史料的收藏十分完整,除了文化局本身出版品,更向台灣及大陸方面廣為收集,館內亦設有「金門縣資料典藏區」。

  「不過,由於缺少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方法,近十幾年金門本土研究已走到瓶頸,無法突破。」郭課長說:「希望重新回頭尋找金門的古典文獻,進行古書重印並加強族譜收藏。又金門缺乏書店,我們兼具書店中盤商功能,每年各辦一場台灣書展及兩岸書展,後者與福州閩南書城合辦,藉以方便民眾購書。」

未來的主人翁

Book Start閱讀起步走,0~3歲幼兒參加爬行比賽。  當你看到本地的阿公阿媽,三代同堂出現在「0~3歲主題書展」,為參加爬行比賽的小金孫奮力加油,大聲疾呼「0~3歲孩子的閱讀權利也不能讓它睡著」時,我們深信一個夢想正在起飛。

  「故事園丁說故事」則為每周常態性活動。故事媽媽由義工組成,配合節慶選擇適當繪本,與孩童分享並進行品格教育。故事媽媽甚至組織了小小劇場,從編劇、導演、演員,到戲服、道具,全都自己動手,利用暑假前往各地方圖書館表演,結果場場爆滿、反應熱烈。

  我們彷彿看到未來的主人翁,正站在屬於他們閱讀地圖的起點,以最自在的姿態,輕扣世界的大門。誰說閱讀工程不是一項希望工程呢?

以原始初心為經 真情無私為緯

  選擇一個靜謐的午后,我來到金圖,只見一、二人閒適地翻著書冊,時間的感覺變得如此緩慢,給人一種聽故事的心情,聽館員訴說閱讀的故事。

  「有一位印尼新娘常來圖書館,婆婆不喜歡她外出,為此婆媳常起爭執。我建議她不妨借幾本中國菜食譜回去研究,做些道地的中國菜請婆婆品嘗。不久這位印尼新娘很開心的同我說,婆婆看到她努力學廚藝,十分欣慰,常帶著她上菜市場認識各種食材,從此一間廚房便容納了兩位快樂的女人。」

未來的主人翁,正站在屬於他們閱讀地圖的起點,以最自在的姿態,輕扣世界的大門。  「我的孩子在外地求學,我對來圖書館讀書的孩子很喜歡,都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噓寒問暖。」館員指著書架上陳列的《交通政策》、《運輸管理學》、《運輸經濟學》,淡淡提起:「這是我自掏腰包買給孩子看的,他們想參加公家機關考試,但沒錢買書。」她很欣慰的表示,目前已經有3個讀者考上金門公務員了。

  「『最近有沒有新書?』不用猜也知道,又是那位單親媽媽,她說是為女兒問的,因為她的女兒很愛閱讀,幾乎每天下課都來圖書館報到,從幼稚園開始到現在已經六、七年了。突然有一天女兒告訴她,她得到消防局、衛生局作文比賽雙料冠軍,還有獎金5千元呢!朋友恭喜媽媽,說媽媽真會教小孩,但媽媽的回答卻是:『我哪有做什麼,我天天忙於生計,投注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微乎其微,我只知道每天固定時間要接送孩子去圖書館。』」

  說故事的人以及故事中的主角,看來都沒有太多激情,只是尋常百姓聊著天底下最自然不過的事。我終於明白,閱讀地圖亦可以原始初心為經,真情無私為緯。

  這幾天,腦海中常不自覺浮起那位愛閱讀的女孩,而畫面中也總會出現30多年前那個愛寫作的男孩。我正在閱讀人性中最美麗的視角……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