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信誼幼兒文學獎4月1日上午揭曉,陳和凱的作品《小老鼠種大西瓜》以結構完整、饒富趣味的劇情勝出,拿下3~8歲圖畫書創作獎首獎,從文建會主委邱坤良與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手中領取獎牌與廿萬元獎金,其他得獎者還包括陳貴芳、劉如桂、王秋香等人。
已經連續舉辦19年的信誼幼兒文學獎,係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幼兒圖畫書徵獎活動,陸續培養出目前圖畫書界很多中堅人才,歷年來出版圖畫書近60餘本,並翻譯成為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韓文、葡萄牙文、泰文、以色列文等多種語文版本進軍國際市場。自3年前將頒獎典禮走出台北市後,信誼基金會已陸續在桃園縣、高雄市、台中市等地舉辦閱讀推廣活動,今年移師台北縣,在台北縣淡水小白宮舉行的頒獎典禮氣氛溫馨,吸引了包括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林良、賴馬等一百餘人與會,得獎者也多有大批親友團陪同出席觀禮,信誼也邀請與會兒童文學界老將新秀於當天下午一起暢遊淡水古蹟園區。
首獎得主陳和凱
首獎得主陳和凱目前在中和、新莊等社區大學擔任繪本與插畫講師,但自稱正職是「專業奶爸」,最喜歡陪老婆與兒子女兒一起長大,大兒子目前就讀國小三年級的他,曾多次帶著作品前往兒子班上說故事,成為兒子同學們心中最佳「故事爸爸」;陳和凱在致詞中特別感謝姊姊與太太等人,小時候家境清寒的他,常常必須餓肚子省下吃飯錢買作畫材料,幸虧來自姊姊的金錢援助,鼓勵他進入復興美工就讀,結婚後太太也從不埋怨他收入不穩定,讓他能夠無後顧之憂,全心投入圖畫創作;陳和凱說,得到信誼幼兒文學獎,就是鼓勵他未來一直堅持創作下去,直到眼睛看不清楚、畫筆拿不穩的那一天。
以《豬血湯,好吃的豬血湯來了》獲得3~8歲圖畫書創作組佳作的劉如桂,創作靈感來自賣豬血湯的爸爸,把爸爸每天清晨推著攤車出門的背影畫下來,目前也在社區大學教授圖畫創作課程的她,在致詞中特別把獎獻給為她加油打氣的好友,因為已經是第四度參加信誼幼兒文學獎的她,前三次皆沒有獲獎,讓她懷疑是不是要繼續送件參賽,最後是在好友的不斷鼓勵下,才鼓起勇氣再度報名,終於順利拿下佳作並贏得五萬元獎金。
第19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共收到233件作品投稿參賽,其中0~3歲圖畫書創作組有45件,3~8歲圖畫書創作組則有188件,評審委員包括資深圖畫書創作者曹俊彥、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系主任蔡敏玲、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副教授吳幸玲、新莊故事媽媽種子團團長蔡淑、兒童文學評論家張淑瓊以及圖畫書作家賴馬等人。
圖畫書作者面對面 校園列車巡迴北縣
為進一步推廣閱讀風氣,信誼基金會也舉辦「圖畫書作者面對面」校園巡迴列車,安排幼兒文學獎歷屆得主賴馬、張蓬潔、劉旭恭、蕭湄羲與湯姆牛等人,四月中旬起巡迴台北縣國小與幼稚園,與小讀者們面對面,圖畫書作者難得「拋頭露面」,透過邊說邊畫、作品手稿展示等方式,介紹一本書創作出版過程,並在輕鬆活潑的團體互動遊戲中,帶領小朋友發揮創意DIY自己的小書。
活動辦法公布後,馬上吸引超過50所學校踴躍報名參加,其中有總人數數千人的都會型學校,也有師生加起來不到一百人的教育資源優先區學校,很多學校為了爭取出線機會,無不發揮創意設計了很多事前暖身活動,例如準備在作品面前說演故事或利用晨讀團體共讀作者作品等。
在此同時,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能夠安心無憂成長學習,信誼基金會也舉辦「信誼圖畫書日」慈善義賣活動,自4月1日至5月6日凡是售出一本信誼幼兒文學獎本土創作圖畫書,便捐款10元給「台北縣政府認養貧寒學童午餐費專戶」,讓一年一度的信誼幼兒文學獎的揭曉與頒發,不僅是屬於本土圖畫書創作與出版的盛會,也可以成為一個分享與散布關懷與愛的溫馨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