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生死無懼》導讀(Glimpse after Glimpse: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文:莊耀輝(銘傳大學副教授)

著 者: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
譯 者:黃朝
出版者:新店市圓明出版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四月

  西藏精神導師索甲仁波切,出生於西藏,由本世紀西藏精神導師蔣揚欽哲仁波切養育教導。隨著一九五九年西藏抗暴失敗,逃亡國外,在國外成長與受教育,於一九七一年,前往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比較宗教學,並於一九七四年開始在西方弘法。一九九二年出版西藏生死書,提供西方人修持參考,提醒人對於生死問題的重視,將佛法的奧義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掃除一般人對於死的無知、誤解、恐怖及粗鄙處理。該書在國外出版後,馬上洛陽紙貴,隨即翻譯為許多國語文。去年中譯後,也立即創下近十萬冊的高銷售量,成為年度暢銷書之一。目前他已是國內、外知名的生死學大師。其著作被譯為中文的除了該書外,目前又有<生死無懼>,而且都很暢銷。

  本書較<西藏生死書>易讀,言簡意賅,極適合一般忙碌的社會大眾閱讀,對於安頓身心性命,必能有所啟發。在此利令智昏,上下交征利,治安惡化的環境中,這本新書的出版,定能震聾發瞶,救治迷惑的人心。

  索甲仁波切五個月內,已經兩度來臺訪問,最近再度訪臺時,即以他的這本新書捐贈兩千本給法務部所屬的各監所,由法務部部長廖正豪代表接受。他希望這本書能讓受刑人的心靈有所啟發,從愚昧無知中解脫出來,重新展開新的生命,不要再起惑造業,誤入歧途。讓他們心靈更加充實、生活更有目標、生命更有意義。

  社會長久以來偏重科技工商發展、追逐經濟利益,偏忽於人文心靈灌溉,造成人心迷失、人性淪喪,對於人性價值多所扭曲,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鄙視精神價值,人生便欠缺更積極、有意義的目標。由於精神匱乏,盲目放縱逐慾,導致社會亂象叢生,治安惡化,本書的出版將可填補這方面的空虛。

  人們常避諱談死,以為談到死亡這個題目,就會觸霉氣,這是毫無根據的。達賴喇嘛說:「身為佛教徒,我視死亡為自然的過程,只要我還活著,必定會發生死亡的事實。因為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所以就沒有理由擔心了。」(該書頁七七)這便是我們看待死亡應有的正確態度。「欲遇變而無倉忙,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欲臨死而無貪戀,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死是人生的實情,既有生,必有死,任誰也不免。因此,佛門行人常將死字看得親切,這並不是悲觀,而只是實觀。一般人不是諱言死,就是故意忽略死這件事實,以為這樣就不會有死這件事情發生似的。

  有些人甚至認為如果該死的時候,自然就死了,不用害怕。人們常犯了漠視死亡的謬誤,他們想每個人都會死,那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是很自然的事。索甲指出,這是很美的理論,不過一旦面臨死亡就破滅了(頁一二九)。話是如此說,死的時候卻全不受用。因此,許多人就把有限的命光,當做無止境的資源在浪費,虛生浪死,直到死亡臨頭時,才手忙腳亂,後悔莫及。這種逃避的態度,對於死亡的面對,並沒有好處。生與死實為一個銅板的兩面,兩者相依相存,不能只有一面,而沒有另一面。正所謂:「榮與辱共蒂,厭辱何須求榮?生與死同根,貪生不必畏死!」

  我們很可能都悠悠忽忽在過日子,把生命當無止境似的在浪費,從不敢正視孤墳多是少年人的事實,臨命終時便多手忙腳亂,毫無主張,隨業受報。頂果欽哲仁波切說他看過不少年輕人死了,許多居高位的人淪落了,許多卑賤的爬起來了,這些都只是黃粱一夢(頁八五)。為了避免這種無知恐怖,對於死亡應有所準備,達賴喇嘛說:「我喜歡把死亡想成衣服穿破了,要換件新的一樣,而不是最終的結束。然而,死亡是無法預測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或怎麼死。因此,在死之前,要做好事前準備。」(頁七七)索甲則說,我們今生此刻所做的每件事都存在著一種危險:未來可能要替現在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所以我們要認真而急迫地,以智慧為死亡早做準備,轉化我們未來的業,避免一再掉入無明的悲劇之中,重蹈痛苦的生死輪迴。今生是我們唯一可透過修行做準備的機會,這是此生的自然中不能逃避的訊息(頁一○六)。

  佛陀示現涅槃,即在震撼我們了悟世事無常,與死亡的不可避免。佛陀說:「在所有的足跡中,大象的足跡最為尊貴;在所有的正念禪中,念死最為尊貴。」(頁一二三)

  一個人受生的去處,跟他一生所作所為的起心動念是有很大關係的,達賴喇嘛說;「轉世的地方和轉世的方式,通常依業力而定。」(頁一三一)但死亡那一剎那的心境,對我們下一世的品質好壞,也會有決定性的影響,因而在死亡來臨時,雖然我們已造了各種各樣的業,但若我們努力營造良善的心境,就可以增強及激發善業,而獲致快樂的受生(頁一三一)。

  全書處處洋溢智慧,但也有少許疏忽與誤字,若能改進,定會更好。如專有名詞初次出現時,若能附上英文應會好些,同一個專有名詞,甲如此譯,乙不見得會如此譯,故不可能完全一致,若無原文附上,有時真會叫讀者一頭霧水。書後若能加個索引,會更方便讀者查檢使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