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大學圖書館的館際合作現況與展望

文:楊美華(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長)

【摘要】

  台灣地區大學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鑑於館際合作的重要性,教育部先後有「推動全國圖書館館藏發展計畫」、「全國圖書館館際合作綱領」和「全國圖書館館際互借規則」之研擬,近來又有「圖書館自動化及網路化策略推動委員會」之進行。本文首先由文獻探討說明台灣地區大學圖書館合作的現況,其次追溯影響合作的幾項因素,並探討現階段館際合作業務發展的瓶頸與困難,最後建議館際合作發展的方向以及館際合作成功的條件,藉以展望大學圖書館未來發展的新境界。

關鍵詞:大學圖書館、館際合作

壹、緒論

  在知識爆炸的科技時代裡,單一個圖書館勢必無法掌握所有的資訊,儲存各種已出版的圖書期刊,以滿足讀者廣大複雜的需求。館際合作的目的在將所有的圖書館整合成為圖書資訊網路,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增進圖書、資訊的流通,並且可以提升圖書資訊業更高水準的專業發展,從而加速資訊社會的到來。

  台灣地區大學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此其間探討館際合作的文獻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以「館際合作」為關鍵字在中文圖書資訊學文獻摘要資料庫查檢,可獲得82筆相關條目,可見有關館際合作之論述已有不少篇章,除了「全國圖書館館際合作綱領」和「推動全國圖書館館藏發展計劃」之專題研究外,教育部圖書館事業委員會亦委託王振鵠教授主持「全國圖書館圖書互借規則」計劃之研擬。

  所謂「館際合作」,係指二個或多個圖書館為了提高圖書館工作的效率、促進資源的運用、提供讀者更好的服務而共同進行的各種活動,其目的在資源共享。簡單的說,館際合作就是以較低的費用提供圖書館使用者較好的服務。就範圍而言,館際合作通常包括館際互借、合作採訪、合作編目、合作典藏以及其他有關人員的交流、電腦設備的共用、和通訊網路費用的分擔等。

  本文首先說明台灣地區館際合作發展的現況,其次探討影響大專院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措施,台灣地區館際合作業務發展的瓶頸,再由資訊科技對館際合作業務的影響,預期未來的可能發展,最後建議數項供有關單位採擇實施。

貳、台灣地區館際合作發直展的現況

一、館際合作組織

 (一)中華民國科技館際合作協會

  其前身為「中華民國科技圖書館暨資料單位館際合作組織」(Sei-Tech Interlibrary Cooperation Association, STICA. http://www.stica.org.tw),於一九七二年成立,截至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止,共有會員館364個。其下並設有各種委員會:

    1. 會務設計委員會
    2. 學術活動委員會
    3. 館合促進委員會
    4. 財務委員會
    5. 海峽兩岸資訊交流委員會
    6. 東部分區委員會
    7. 北部分區委員會
    8. 中部分區委員會
    9. 南部分區委員會
    10. 出版委員會

  值得一提的,這些委員會除了促使各館之館際互借外,亦舉辦了許多研討會,如「海峽兩岸科技資訊研討會」、「全面品質管理在圖書館的應用」、「圖書館績效評估研討會」,對於館員之再教育,功不可沒。

  此外,亦出版「科技館際合作協會通訊」,促進會員館之間的聯繫。

 (二)中華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館合作組織

  於一九八一年成立,至一九九七年四月止,共有會員館130個,包括國立暨公共圖書館,大專院校圖書館,和專門圖書館等。

二、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使用者聯盟

  近年來台灣地區的整合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很多,這些使用者為分享經驗,提升系統功能,紛紛成立使用者聯盟,茲分述如下:

 (一)INNOPAC Users' Group

  台灣地區INNOPAC使用者聯盟計有中山、中正、中央、中原、中國醫藥學院、政大、屏師、師大、高師、高雄工商專校、陽明、彰師和台大等13所大學圖書館。聯盟下分決策、系統、編目、流通、採購、期刊、OPAC、WEB維護等小組。

 (二)傳技Users' Group

  計有清大、交大、成大、中興及台灣科技大學等圖書館。 

 (三)DYNIX Users' Group

  計有文化、藝術學院及其他專科學校圖書館。

 (四)URICA Users' Group

  計有空大、輔大、東吳、中央、政戰學校等23所大專院校圖書館。各館可以透過web-OPAC進行館與館之間的書目查詢。

三、Ariel系統

  使用Ariel系統是由美國研究圖書館聯盟(Research Library Group,簡稱RLG)為方便其會員單位間文獻傳遞所開發的一套系統,充分利用網際網路(Internet)的功能將掃描後的文件圖像檔壓縮後FTP傳送至所需單位,列印出資料即可完成整個館際合作文獻傳遞的過程。其協定包括:TIE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GEDI(Group on Electronic Document Interchange),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和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等。(註1)

  Ariel使用了一個親和簡易的操作界面來達成文件的掃描、傳送、接收與列印,全部作業都在一個視窗畫面中呈現,無需下任何的操作指令。其優點是1.節省大量的通訊費用,如郵費、傳真電話費等;2.利用網際網路可將文件立即傳送,節省了郵件寄送的時間;3.高品質的文件掃描、傳輸及列印;4.可將多頁文件掃描壓縮成為一個圖像檔;5.單一界面操作,可同時多工進行文件的掃描、FTP寄送、接收及列印。缺點則是1.沒有提供文件修改、增刪等檔案編輯功能;2.掃描器限制較嚴格;3.只是單純的文件處理傳送功能,並無館際合作計費、統計與報表的功能;4.無法將圖像檔原件傳送給未安裝Ariel軟體的讀者。(註2)

  Ariel這套系統於一九九四年底由中央研究院計算機中心引進,至今已十多個單位購買使用。Ariel節省了許多圖書館在館際合作業務上的時間與金錢,例如:中央、成大及淡江間的館際合作業務及DOCLINE與成大醫圖間的文獻傳遞。

四、大陸資料館際合作會議

  為利大陸資料之收藏,大陸委員會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二日舉行「大陸資料館際合作組織」第一次年會,討論如何充實台灣地區現藏大陸核心期刊、輔助各館大陸書刊編目、以及各合作館間館藏發展主題之具體分工。參加之大學圖書館計有中山、台大、政大、清大、中正、成大、師大、東海、輔大、東吳及中國醫藥學院等單位。

五、其他單邊、雙邊、多邊之合作關係
 (一)松竹梅:清大、交大、中央三校之師生可以自由借閱三館的館藏。
 (二)成大與南部學校有雙邊協定,允許在有限度的情形下借閱對方圖書。
 (三)中正大學與雲嘉地區亦成立許多雙邊協定。
 (四)台大與政大、交大等亦成立雙邊協定。雙方向對方借書冊數以一百冊為限、雙方互換借書證、每張借書證可借5本。
 (五)政治大學圖書館、中央大學圖書館與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合作建置「中文期刊目次資料庫」,於1997年8月底推出,內容有中文期刊1400種,收錄時間自1996年4月起,每週更新一次。

參、影響大專院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全國圖書資訊網路(NBINet)

  國家圖書館奉行政院核准發展「全國圖書資訊網計劃」,於一九八八年安裝TANDEM主機,推行「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一九九O年採用加拿大之UTLAS International Canada公司所發展之編目系統,於一九九一年十月正式推出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線上合作編目,和十六所國立大學校院圖書館連線。系統功能分為線上合作編目、權威控制、編目批次作業、與參考諮詢系統(RefCATSS)等,一九九七年改採Digital主機、INNOPAC軟體,目前合作館計26所,書目紀錄共1,602,478筆。(註3)

二、科技性全國資訊網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為配合國家科技發展政策,於一九八六年初規劃「科技性全國資訊網計劃」,以期能對研究人員提供現代化資訊服務,改善國內研究環境,加速研究工作之進行。一九九O年十二月完成初步設立工作,並對外開放使用。至今,已連線之單位包括大學院校、研究機構、政府單位、大型事業機構與民營企業等一百餘個。

  建立科技性全國資訊網(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 Network,簡稱STICNET)之目的在:1.整合處理科技研究資料;2.配合研究需要,引進國外具高參考價值的資料庫;3.提供現代化之資訊服務。其「全國科技資訊網路WWW全文檢索系統」曾榮獲中華民國資訊月傑出資訊應用暨產品獎,65%之大學院校已加入為會員。(註4)此網路目前包括國內資料庫23種,國外資料庫10種,涵蓋近一千八百萬筆資料量,新版的www檢索系統於一九九七年四月一日開啟。

三、台灣學術網路

  自從教育部電算中心於一九八七年七月串接國際學術網路(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以來,學術網路在台灣一直是一個很熱門的課題。一九九O年,教育部更進一步推動建立校園、校際之台灣學術網路(TANET)。此網路不但使民眾對網際網路之觀念蓬勃發展,更對學術界、電腦界、圖書館界產生極大之衝擊。與此同時,教育部亦通過「建立全國各大學校園網路計劃」,以台大為先驅,建立校園光纖網路。

  透過校園網路,圖書館可以達成資料查詢、借還書相關手續及館際間圖書資料的傳遞工作。此外,由國內外引進之光碟資料庫亦可經由網路版的授權、校園網路,供全校師生進行文獻檢索。

四、全國西文期刊暨西文科技圖書聯合目錄光碟資料庫

  為提供各界查詢各主要圖書館、資料中心之館藏西文期刊、圖書目錄、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特製作「全國西文期刊暨西文科技圖書聯合目錄光碟資料庫」,以利館際互借影印服務,達到促進資料流通分享之目的。本光碟資料庫係以科資中心「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全國西文期刊聯合目錄」及「全國西文科技圖書聯合目錄」二資料庫為基礎製作而成。其中「西期」前身為「全國西文科技期刊聯合目錄」並有紙本式目錄刊行,現已擴大收錄範圍成「全國西文期刊聯合目錄」,收錄國內220個館藏單位二萬八千餘種西文期刊館藏,為1996年更新版,館藏資料以各單位之原登錄方式呈現;「西圖」則持續收錄國內100個館藏單位自1975年至1997年9月約28萬筆西文科技圖書館藏。

五、其他主管機構之相關措施
 (一)專科學校、技職學院圖書館館務發展研討會,每年定期舉辦。
 (二)全國師範學院圖書館工作人員業務研討會。
 (三)辦理私立大學校院圖書館改進計劃。
 (四)公私立大學院校圖書館館長聯席會議每年舉行,且配合研討會進行。
 (五)圖書館自動化及網路化策略推動委員會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成立,此委員會的初始目標在研擬制定以利用網路達成圖書館間資源共享,或推動網路化圖書館相關之發展計畫。(註5)
 (六)教育部、文建會、陸委會委託專題研究計劃。

肆、台灣地區館際合作業務發展的瓶頸

一、文獻資源整體佈局的闕如

  相對於美國、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台灣地區圖書館在整體文獻資源的佈局上顯得有些零亂。具體而言,國家圖書館一向以文史為重,而中央研究院又向來沒有一個「總館」可以統籌,遑論科技文獻的構建。是以,和大陸地區中國科學研究院文獻情報中心對等的地位就變成國科會的科資中心,但是科資中心又無法發揮類似日本JICST的功能,收集了全世界各國的科技文獻。於是乎,科技文獻的資源就散佈在幾個大學圖書館中,可惜這些大學圖書館又未能形成類似美國大學圖書館的ARL或具有日本大學圖書館NACSIS的氣候。因此,在合作協約的先天結構上已顯得非常鬆散,再加上後天的「營養失調」,就欲振乏力。

二、館際合作組織的功能未全部發揮

  目前兩個最大的館際合作組織─科技館合及人文社會科學館合的館際合作偏重於書刊資料的影印和互借,未能向縱深方面拓展。除了每年一次的年會以外,理監事會議雖也每季舉辦,但大多是會員資格的認定及少數活動的研擬,未能發揮國外書目供應中心(Bibliographic Utility)的功能或是類似區域性合作組織(consortium),有實質的合作關係,訂定明確的權利與義務。

三、全國性書目網路有待暢通

  多年以來,大家都知道全國性書目網路建立的重要性,但迄今此一網路仍尚未暢通。其主要的癥結,可概述如下:

 (一)書目性資料未能整合

  在教育部電算中心的努力之下,目前經由TANet可以查詢到許多圖書館的目錄,但這些線上目錄並非一整合性的書目資料庫,使用者必須一個個切換、一個個進入,浪費許多不必要的時間。

 (二)全國圖書資訊網路未臻完善

  國家圖書館的全國圖書資訊網路,近年來雖有突破性的發展,但是各合作館卻仍然沒有很大的參與意願。

 (三)聯合目錄的製作緩不濟急

  西文科技期刊聯合目錄所包括的種數、範圍不齊全,而人文社會西文期刊聯合目錄有待更新。聯合目錄的重要大家都知道,但是誰來製作、維護卻是一項爭議。如何將期刊目次、聯合目錄、全文影像及館際互借結合在一起,是當前圖書館界的重大課題。亦即合作的模式應朝向目錄的建立→館際合作→快速的文獻傳遞服務。

四、合理補償的方法沒有共識

  不管是人工或電腦作業,館際互借都是一件非常昂貴和瑣碎的業務,對大館而言,館際互借更是極沈重的負擔。以一九九七年的一項統計而言,台灣大學外來申請篇數達76218篇,向外申請篇數僅1215篇,私立大葉大學向外申請篇數1182件,外來申請篇數22件(註6)。因此,館際互借要成功,必須講究其成本效益,對大館須有合理的補償;不過,如何補償,似難有共識。

伍、資訊科技對館際合作業務的影響

  資訊網路如Internet、Janet等已因光纖電纜鋪設,而提高其效率,促使全球對上述網路的使用人口增加極為快速。同時資訊網路的建立,亦使得「資源共享」的各種措施變得更具體可行,時間更為經濟,其對圖書館之館際合作的影響就更為深遠。

一、Internet在圖書館的使用

  Internet在圖書館的用途約有下列幾方面:
 (一)做為參考工具:可以檢索到許多新穎的網路資源。
 (二)做為專家系統:在許多學門上都有許多專家協助初學者,幫他們解決問題,克服困難。
 (三)做為通訊的管道:可以和同行們切磋新知,交換經驗。
 (四)可以查詢圖書館線上目錄、查證書目資料。
 (五)可以查閱期刊目次、並訂閱文件傳輸服務。
 (六)可以在線上查閱新書目錄並訂購之。
 (七)可以做館際互借。
 (八)可以參加討論群。
 (九)可以訂閱電子期刊。
 (十)可以傳送檔案。

  Internet的竄起也深刻影響到館際合作的運作,在以往館際合作指的是圖書館書刊實物的交換,如今,卻泛指各種網路資源的連線與共享。舉例而言,遠處的一端可以先查證書目資料再申請館際互借,而校園資訊系統的蓬勃發展也促進了地方性館藏的運用。

  另外一方面,也因為Internet的興起,使得機讀編目格式必須考慮加上網路位址(network address)和連接路徑(connection information)的紀錄。可見館際合作的範圍已擴充到書刊以外的網路資源。

二、全文檢索光碟資料庫的興起

  除了個別期刊(像Times、New York Times和Le Monde)之外,許多全文期刊(full-text journals)也被放在CD-ROM了,如UMI公司為了掌握其光碟資料庫市場的優勢,先後推出ABI/INFORM Global、IEE/IEEE Publications Ondisc、Social Sciences Index/ fulltext、General Periodicals Ondisc等30種全文資料庫,透過ProQuect Direct(PQD)使用,包括索摘、ASCII全文、全文影像三種選擇。

三、線上資料庫

  Ovid除了新推出的Jorunals @ OVID外,近來發展一套使用者可以安裝於local unix主機中使用的OVID Full text collection,其具有全文連結的功能,而Auto-SDI專題選粹服務自動傳送。飛資得公司所開發的OVID中文線上資料庫包括:

    1. 中華博碩士論文,
    2. 國家考試題庫,
    3.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藥文獻檢索數據庫,
    4. 新華社全文資料庫。

四、網路上的電子期刊

  網路上的電子期刊成長迅速,許多圖書館也將此納入期刊館藏的統計。

  總而言之,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使館際合作更為可行,亦更為迫切。

陸、館際合作未來發展

  展望未來,網路的發展、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將深刻影響到館際合作的形式,而資源共享也以各種不同的面貌悄然來到。

一、虛擬圖書館的來臨

  何謂虛擬圖書館?Gherman曾經如斯描述:所有的資訊儲存在Internet上少數的幾個地方,但是經由名錄指引卻可以在全球各處被擷取,並以使用者所熟悉的形式展現,而無感於場域的不同。易言之,資訊的傳輸已經是全球化、電子化,而且是直接送到讀者所在處。(註7)因此,現代圖書館員的職責,就是將這個虛擬圖書館交到學者手中。

  圖書館員都有被資訊淹沒的恐慌,是以如何從消防水管中粹取資訊是最大的挑戰,館員必須深思如何去過濾資訊,而不是以量取勝;除了去蕪存菁,還要提供「加值型」的服務。(註8)今後,所要強調的是「虛擬圖書館」:讓讀者足不出戶,就可以知天下事;「世界圖書館」:不論在何處,都可以收到全球資訊─網路遍寰宇,資訊掌中握;「邏輯圖書館」: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不管身在何處,資訊的取得是自然、平常、隨手拈來、不假思索。

二、文獻傳遞(Document Delivery)的興起

  早期的資源共享指的是圖書館之間的互借協定。如今,館際互借雖然仍有其神聖的意義,但是已漸無法滿足資訊時代的要求,其原因有下列幾點:
 (一)它是人工密集的業務,因此,非常昂貴;
 (二)書籍一旦借出,常超出貸出館掌控的範圍;
 (三)它須包括分送(打包、郵遞、接收、登錄)的費用,而這些費用已越來越可觀;
 (四)沒有時效性,一拖就是一、二個星期以上。(註9)隨著自動化和網路的發展,圖書館資源共享又開始有了新的面貌。

  由於傳統性的館際互借業務已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所以有許多圖書館紛紛向外求援,透過商業化的文件傳遞服務,滿足讀者的需求。這些商業化的文件傳遞服務具有快速、齊全的特性,唯一的缺點是收費高昂。但是從圖書館人力的節省以及館藏發展的經濟性、讀者滿意度等方面來評估,又有其成本效益。(註10)

三、共用數位圖書資訊中心的建構

  浩然數位圖書館(InfoSpring Digital Library)係由交通大學圖書館所建構,成立的目的在建立各研發資料提供廠商的亞太地區資料檢索伺服器,透過交通大學快速的網路,使台灣地區以及亞太地區的產官學界能夠迅速便捷的獲得所需的研發資料。

  鑑於大學圖書館建置數位化圖書館將面臨(一)電腦軟硬體及網路設備投資龐大;(二)缺乏資訊相關專業人員;(三)電子出版品授權費用昂貴等問題,交大自一九九七年提出數位化圖書館的構想,希望能參考國外圖書館聯盟的經驗,成立大學及研究圖書館的「共用數位圖書資訊中心」,建置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和參考資料庫,透過網際網路,使各館在適當授權下使用。

  為推動本計畫,國科會科資中心,各大學及研究圖書館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成立「引進國外資訊資源共享聯盟」,負責選擇適合的全文及參考資料庫供各館使用,並結合群體的力量,爭取優惠的使用費率。其中,Ei Village由清大負責,已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達成協議,而EES、ISI則正在洽談中。目前,浩然數位圖書館已經引進EES、Ovid、ISI、CSA等四家廠商的資料庫。(註11)

柒、建議事項

  鑑於館際合作的重要性、資源共享的迫切性,擬建議下列事項供有關單位採擇實施:

一、相關法規、政策的制訂及標準的遵循

  美國早在一九一六年即頒佈和實行了館際互借規則,一九七0年公佈並實行了館際互借手冊。一九五六年頒佈的圖書館服務條例,州技術服務條例和一九六六年頒佈的圖書館服務和建設條例等都明文鼓勵和支持館際合作及資源共享的活動,可惜台灣地區圖書館法仍未出爐,企盼有關單位能正視此一課題。

  有關資訊交流的共同標準,歐美等國已有TCP/IP、Z39.50、SGML、HTML的開發,中國除了遵守國際之協訂外,亦應開發適合中文的標準。在中國圖書館學會的努力之下,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已先後制定中華民國館際互借書目資料項目標準(CNS 13150)、機讀編目格式標準(CNS 13226)、期刊館藏著錄標準(CNS 13225)、中國書目資訊交換格式,以暢通國內、國際的資訊交流。此外,各合作館亦應與國家圖書館的權威檔連結,以維護標目的一致性;採用一致的標準,加強書目資料的轉換與交流。如機讀編目格式、終端機規格、界面標準及電腦主機相關之相互連線等均應遵循既定之標準,以便日後與他館交換資料,並有利於系統間之連線共用。

二、資訊基礎建設和國家資訊系統的建立

  國家資訊系統的建立在採取有效措施,以最少的經費,最高的效益獲得完整的資訊。惟有建立起有效的國家資訊系統,才能保存國家的資訊資源並建立良好的國際合作關係。以美國「全國圖書館及資訊服務計畫」的報告為例,其規劃的目的在達成下列各項目標:
 (一)確實做到全國各地均能獲得最基本的圖書館與資訊服務。
 (二)為特殊國民提供適宜的特殊服務。
 (三)加強現有圖書館及資訊服務的資源和系統。
 (四)鼓勵私人企業積極參與全國圖書館及資訊服務計畫。
 (五)設立一專責機構以擔負全國資訊網的建立和協調工作。
 (六)規劃、發展、協調和實施全國圖書館和資訊服務網路。(註12)

  國家資訊系統的建構將有助於館際合作業務的推展。因為透過網路,各合作館可以查詢資訊、擷取資料、傳輸檔案以及電子郵件通訊,使得合作編目更為便捷,合作採訪更為可行。(註13)

三、圖書館網絡的健全

  世界各國圖書館網路的發展,已由地區性、全國性而至跨國性合作組織的建立,為求早日落實圖書館的協作關係,擬建議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專業性的圖書館(如:醫學、經濟、法律等)等能早日建立協作關係。美國的ILLINET、OhioLink都是可以考慮的模式。

  遠在一九七五年時,Parker就曾指出:圖書館網包括五項因素:資源、名錄、通訊、使用者和管理。當然一個圖書館網的運作是否成功繫於成員之間互惠的感受度。(註14)茲就各項因素分析於下:首先,資源的豐富性與互補性是成功的關鍵,如果館藏貧瘠或重複性很高,館際合作一定沒有多大效益。也因此,大陸地區圖書館近年來特別呼籲「共享之前要先有共建」。要共建的話,就須掌握館藏--調查館藏狀況,協調分工--合作發展館藏。

  其次,名錄指的是會員館的通訊錄以及館藏聯合目錄,可想而知,合作編目牽涉的是各館自動化的腳步是否參差不齊,回溯建檔的品質如何以及軟體架構的問題。再者,通訊應是包括申請件傳送的效率以及文件傳輸的可行性,也就是說,如果館藏互補性很高,線上公用目錄也齊全,但是網路速度太慢,或是文件的傳送耗時太久,也會使館際合作的效果打折扣,犯了「立意雖佳,但執行有困難」的毛病。至於使用者,則是再教育的觀念溝通了,要勸導讀者「資訊的獲取比館藏的擁有更為重要」,並強化館際互借申請件的正確性,避免「誤投」的現象。此外,管理更是任何組織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主其事的人善於規劃、協調,必定可以使館際合作組織充分發揮功能。在新科技的衝擊之下,圖書館正朝向電腦化、公用目錄中心、線上資訊系統、校園資訊網路與國際學術網路、電子圖書館等方向發展。面對行政與管理方面的挑戰,大專院校圖書館對於新資訊媒體的徵集、館際合作組織的加強,已刻不容緩。

四、推動「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計劃」

  在全國圖書資訊資源整體發展的架構下建立各館的館藏發展政策,針對「核心館藏」加以著墨,對於「研究館藏」則採重點式的選擇,並達到分工合作的協調,互補有無。亦即由「館藏豐富」的政策轉為「提供資訊」的策略運用。因此,圖書館的角色扮演必須在「知識的貯存區」和「通道」中取得平衡點,由「如果必須」(just-in-case)的著眼點轉成「恰如其時」(just-in-time)的服務,尤其是對於變動較為快速的學門,更必須強調其「電子文件」的傳輸性,以爭取時效。

  擬定合作館藏發展計劃,作為各館之間遵循的合作準則,並根據綱要所定內容,對各館館藏進行評估、分工蒐集,尤其是大陸出版品方面。訂定詳實可行的「合作綱領」,以為合作遵循之準則與依據,並發展具有特色的館藏及資料庫-各館應積極發展自己的核心館藏,建立館藏特色,並且進一步構思有特色的中文資料庫,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資訊資源,增加中國圖書館界的能見度。

五、合作開發網路資源

  Internet網路資源約有下列幾種:
 (一)公用軟體程式
 (二)電子出版品
    1.單篇文件
    2.圖書
    3.期刊
    4.期刊目次
    5.報紙
 (三)資料庫檢索
    1.線上公用目錄查詢
    2.線上資料庫
    3.校園資訊系統
    4.名錄資訊系統
 (四)網路新聞群
    1.學術論壇
    2.電子佈告欄

  各館應分工合作,有系統的蒐集網路資源,建構讀者有用的館藏。

六、華人數位化圖書館聯盟(China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的建立

  數位化圖書館(Digital Library)是一個「地方」,也是一種「服務」。未來的圖書館是一個「通路」(gateway),是通過各種資訊資源的門徑。易言之,學術圖書館的角色扮演就是通往知識之道。它將散佈在各處的資訊資源做有系統的組織與整理,而數位化圖書館是「通路圖書館」(gateway library)的前置作業,我們必須區別數位化圖書館和數位化圖書館的研究計畫,對於數位化圖書館的建構,我們必須注重其一致性的館藏(coherent collection)。因此,美國的「維護和使用委員會」(Commission on Preservation and Access)以及「圖書館資源審議會」(Council on Library Resources)共同組成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全國數位圖書館聯盟),致力於資源的蒐集與檢索、智慧財產權和數位化資訊的建檔工作(Archiving),如以metadata來著錄等。(註15)

捌、結語

  圖書館的未來應是有關「使用權」和「知識管理」,而不僅是館藏的擁有。(註16)圖書館的服務亦將由索引、摘要製作的書目層次跳躍到資料本身的提供。也因此,電子期刊、館際互借、資源共享三者的分界將越來越模糊。一個理想的圖書館服務應是這些系統的整合,讓讀者在簡單而不自覺的情境下獲得完整、快速的資訊。總的來說,圖書館是資訊服務的提供者,也是資訊資源的管理者,館際合作是我們戰略性的任務,資源共享才是我們戰略性的目標。

【附註】

  • 註1:侯雲卿,「文件傳遞服務」,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通訊,第二十五期(民86年1月),頁30。
  • 註2:林玫,「Ariel在國內圖書館的使用情形」,未出版資料。
  • 註3:宋建成,「建立網路學習資源,迎接電子圖書館新紀元」,國家圖書館館訊,八十七年第一期(民87年2月),頁3。
  • 註4:http://www.stic.gov.tw參閱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簡訊,十三卷一期(87年1月)。
  • 註5:本委員會的網址http://www.lib.nthu.edu.tw/moelib/.
  • 註6:中華民國科技館際合作協會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資料,1998年3月18日,頁附1-1-1-2。
  • 註7:Paul M. Gherman, "The New Service Frontier:Electronic Full-Text and the Macro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 Ed. By Gary M. Pitkin(Westport, London: Meckler, 1992),P.133.
  • 註8:ibid.
  • 註9:James E. Rush, "Technology-Driven Resource Sharing: A View of the Future," Resource Sharing & Information Networks 8(1992):141-142.
  • 註10:Mounir Khalil, "Document Delivery: A Better Option" Library Journal(February 1, 1993):43-45.
  • 註11:柯皓仁、張瑞川,「Info Spring浩然數位圖書館現況與展望」,第一屆海峽兩岸科技資訊研討會,淡江大學圖書館,1998年3月18-19日,頁141-150.
  • 註12:W. David Penniman, "The Library of Tomorrow: A Universal Window Serving Independent Problem Solvers", Library Hi Tech 10(1992):23-26.
  • 註13:Al Gore, "Infrastructure for the Global Village," Scientific American(Sept.1991):110.
  • 註14:Thomas F. Parker, "Resource Sharing from the Inside Out:Reflections on the Organizational Nature of Library Networks", Library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Service 19(Fall 1975):349-355.
  • 註15:Deanna B. Marcum, "Digital Libraries: For Whom For What?"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March 1997):81-84.
  • 註16:Nancy Campbell, "Directors of Research Libraries Attend Annual Conference at OCLC," OCLC Newsletter 209(May/June 1994):4.

(本文將於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七日至十九日由香港嶺南學院由主辦之「區域合作新紀元:海峽兩岸圖書館與資訊服務研討會」中發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