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統計,女性占全體職業運動員總數約40%,但女子運動報導僅占所有體育媒體曝光的4%,比例相當懸殊與失衡。2022年,台灣運動好事協會創辦「Women in Sports女性在體壇」攝影大賽,並於2024年與台灣國家婦女館合作展開各縣市的巡迴展,期望喚醒社會對運動場上性別平等的關注,彰顯女性在體育場上的價值與成就。
隨著性別平等觀念普及,大多數人都認同「運動屬於每一個人」的價值。然而,你知道嗎?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參與選手Kathrine Switzer不得不用中性的名字縮寫報名,並在比賽中數次被男性工作人員阻攔,甚至要求她退出。直至1972年,這項賽事才正式允許女性參加;2019年,伊朗的「藍色女孩」胡黛亞里(Sahar Khodayari)因為女扮男裝進入足球館觀賽被捕,並以「沒戴頭巾出席公眾場合」的罪名遭判6個月徒刑,她於當年9月在伊朗法院門口自焚身亡。這些事件顯示,運動場上的性別平等,並非我們所想像的理所當然。
2022年,台灣運動好事協會舉辦「Women in Sports女性在體壇」攝影大賽,成為全球首個以「女性在體壇」為主題的攝影比賽,吸引了遍布5大洲、共52個國家的攝影師參與比賽,總計提交1,362件作品。這些作品生動展現了女性在運動場上的努力與傑出表現,不僅讓更多人認識她們在體育領域的重要性,也鼓勵所有女性成為更好的自己。
讓女性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談起此次比賽的策劃動機,台灣運動好事協會副祕書長陳怡雯表示,協會長期關注運動場域的性別平等議題,其中一大目標是提升運動場上女性的能見度。根據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統計,每4年1次的奧運,女性體育記者的比例僅占不到20%,而女性攝影師更少,不到10%,由此可見,目前全球運動賽事仍然以男性視覺、男性觀點主導報導。
為了讓運動場上的女性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台灣運動好事協會希望透過「照片」這個中性且柔軟的媒介,展示女性運動員、裁判、媒體工作者、賽會人員、志工和觀眾在運動場上的傑出表現。此外,他們還特別設立「評審團大獎」,鼓勵女性攝影師持續投入運動領域。共同籌劃此次巡迴展的台灣國家婦女館專員趙若懿分享,當時最觸動自己並且希望展開此次合作的作品,是獲得大會精選的《世界盃足球賽史上第一位女裁判》(First Female Referees of FIFA World Cup History),因為這張照片象徵著女性在運動界邁出重要的一步。
閱讀照片中的故事與精神
為了促進觀展者間的討論,此次巡迴展特別安排了講座活動。陳怡雯分享,當展覽到達第2站「弘光科技大學」時,有學生在參與後填寫的回饋問卷中表示,自己深受《對視》與《謝謝》兩項作品啟發,開始相信性別不應該影響職業的選擇,即便是女性,也能在運動場上扮演重要角色。
陳怡雯補充:「過去許多人討論性別議題時,容易陷入男女對立的框架,我們追求的目標是推動運動場上的真正平等,不論是男生、女生或跨性別族群,都能在更友善的環境中享受運動。」
活躍於運動場上不論性別,每個人的努力都值得被看見。「Women in Sports女性在體壇」攝影大賽的眾多作品將從2024年8月20日起,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布展登場,誠摯邀請讀者蒞臨,共同閱讀每幅攝影作品背後的精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