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的書香活動邁入學習社會

文:程良雄(省立臺中圖書館館長)

【摘要】

  我國政府為因應資訊化、國際化時代,知識暴增、富裕中亟需人文關懷個人潛能發展及國家競爭力等挑戰,明定本(87)年為「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並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敘述其目標、方法並附錄14方案,且引用「學習認知、學會做事、學習共同生活、學習發展」作為學習重點目標。本文為呼應「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政策,敘述圖書館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圖書館辦理相關活動的連線運作,在結論中期盼全民把握學習機會,善盡學習責任並持之以恆,建立祥和書香社會。最後建議政策的執行,力求落實、永續經營、媒體正面宣導、厲行革新、資訊互通、資源共享、提升服務品質,以期終身教育的推展,事半功倍。

關鍵詞:圖書館、終身學習、書香社會

一、前言

  我國政府訂定中華民國87年為「終身學習年」,並於三月由教育部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由政府倡導,期盼全民參與,尤其民間社會公益團體、文教基金會及工商企業積極投入,共同努力,以達成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使人人隨時隨地都有學習的機會,也使人人都盡學習的責任;讓個人自由而有尊嚴的成長,也讓社會多元而有秩序的進步。(註1)

  政府主導終身教育措施,全民獲得終身學習機會,社教文化機構扮演著重要角色,也必須擔負重大職責,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世界潮流趨向,屬多元化、多樣化、普遍化、彈性化及長期性、終身性的學習,不再是傳統式依賴學校教育,不再局限於「正規教育」,尤其學生畢業離開學校後,繼續學習,無論「非正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民眾所接觸到的教育單位,應以社教文化機構較頻繁,尤其圖書館,服務範圍最為廣泛而具有普遍化與長期性的特色。

二、圖書館在終身教育及終身學習所扮演的角色

  各類型圖書館雖各有不同功能,其服務對象不盡相同,但在政府所規劃實施的終身教育及讀者自我導向的終身學習推展過程,都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其重視此項政策的程度、圖書館經營運作績效及服務的熱忱,都影響到學習社會、終身教育的成敗。其所扮演的角色略述如下:

 (一)終身學習場所

  終身學習的場所屬多元化、多樣化,包括學校、工廠、公司、社教機構、室內、室外、家裡、車上、空中、甚至利用網路、遠距教學……等,可說處處是教室,處處可受教育,處處可學習。但教學場所必須力求方便、舒適、安全、健康,設備齊全、地點適中、適合獨立學習或共同學習。所以為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仍需設立適當的學習場所,尤其將來設立社區學院,進修研習班,或第二專長的學習,各地區各類型圖書館最適合開闢為終身學習的場所,供個人或團體使用。其設備如考慮符合人體工學的桌椅、符合視力保健的燈光、冷熱適中及清新空氣品質的空調、音響清晰的擴音設備、教學媒體用的投影機、幻燈機、放映機、影印機、電視、電腦、打字機、微縮閱讀機、光碟閱讀機等,可充分提供使用並簡化相關手續。

 (二)資訊傳播中心

  我國各級學校都開設電腦或資料處理課程,年輕學生皆已具備電腦操作技能;各類型圖書館也都在積極推動電腦自動化工作。如民眾不諳電腦的,到了圖書館,可依簡要說明書操作,查詢所需訊息,亦可由館員指導使用。圖書館平日蒐集各類資訊,包括學習活動、研習、講座、展演、藝文、康樂、旅遊等資訊,建檔上網,讀者隨時都可查詢。一般圖書館亦編印刊物定期報導,或以單頁方式呈現;以大型海報張貼、或印成卡片,便於郵寄且易於保存;平時各項活動要發布新聞;又在電視台或廣播電台廣播,所以圖書館儼然成為資訊傳播中心,任何資訊除了海報、刊物、報紙、電視、廣播外幾乎可經由電話、傳真(fax)、電子郵件(E-mail)、書面或口頭查詢,亦可運用台灣學術網路(TANet)、網際網路(internet)或全球資訊網路(WWW)等方式查詢所需資訊。

 (三)資源供應中心

  圖書館可說是名副其實的「寶庫」,典藏了古今中外的重要文獻,先人的智慧結晶,最新的研究發明資料,甚至當天的最新消息。或許經由圖書資料、非書資料(含視聽資料),亦可在光碟或網路上查閱、錄印所需部分,對於終身學習獲取教材可稱得天獨厚,迅速又新穎。如某圖書館未蒐藏某項資料,又可透過合作組織,向其他合作館請求服務,更可透過網路向國外查詢或提供所需資訊,如此已接近地球村的目標,確實成為「無圍牆的圖書館」了。

  除了上述課程、教材所需的資源外,人力資源當屬重要的項目。任何一位達到合格水準的館員,在正常情況下都具有某一學科背景,並能適切地指導讀者如何有效的利用圖書館,如何查詢並取得所需的資訊,也就是能夠指導讀者如何學習,如何選擇資訊並用在解決問題方面,所以館員本身就是民眾終身學習的教師。至於經由光碟、網路、館藏資料等所獲得的人才庫,亦為延聘指導教師的重要線索。

 (四)終身學習的領航者

  「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詳述時代的脈動即將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接受著激烈的挑戰,例如資訊時代的來臨、國際化的形成、科技知識的持續暴增、經濟富裕中亟需人文關懷、社會開放後的個人潛能發展及國家的競爭力等,為因應此等挑戰,訂定了終身學習社會的發展目標,如鼓勵追求新知、促進學校轉型、鼓勵民間參與、整合學校體制、培養國際觀及地球村知能、保障全民學習權及認可全民學習成就等八項目標;又提出具體途徑14項並附錄了14方案,每一個方案都條列了目標、方法及行動步驟。(註2)內容豐富,目標明確,方法具體可行,可稱面面俱到。惟是否妥善宣導以建立全民的共識?是否認真執行以貫徹政令?是否落實持續辦理相關活動?能否把握時效並加強各單位的聯繫?實賴各相關單位各相關人員共同努力,尤其社教文化機構,包括圖書館、社教館、美術館、博物館、科學館、文化中心、動植物園、音樂團等,務必扮演領航者角色,帶頭示範,普遍推廣,持續執行,方能蔚成風氣,形成文化。

 (五)終身教育行銷與推廣中心

  每一種政策的形成、公布、執行及推廣,都要經過審慎的思考、研議、宣導、試辦、實施、追蹤及評量檢討。要將其內涵、緣由、目標、方法等讓大眾了解其重要性及需求性,使之喜愛,進而認真的面對。換言之,要像工商企業界推出一項新產品時,務必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透過不同的管道,將新產品或新技術的特色、效能及優點,廣為宣傳,讓使用者因了解而產生信心,進而成為忠實的長期顧客。圖書館正可配合「資訊中心」與「資源中心」的角色,善盡「行銷」的工作,無論運用文字、圖畫或其他視聽媒體,運用大眾傳播,甚至隔空傳遞,間歇性刺激或持續性呈現,廣告週知,並積極推廣,實為極重要的一環。換言之,圖書館扮演著終身教育的行銷與推廣中心。

 (六)心靈昇華補給站

  自從民國85年10月,李總統登輝先生首倡「心靈改革」後,社教機構無疑地成為重要的執行部門。欲減少社會功利主義、導正人生價值觀、提升人文精神素養、增進祥和風氣,實賴各層級全民一致響應是項改革號召,善用各項有利的寶貴資源,如沐春風地接受薰陶。圖書館的文物典藏、藝文展演、閱覽流通、參考諮詢、講座研習,以及館內環境規劃、館員熱誠服務,義工愛的奉獻,直接、間接的促進館員與讀者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作用,增進民眾身心靈的整體健康。圖書館遍布全省各鄉鎮市區,在推動全民終身學習的熱潮中,也就成為各地區心靈昇華的補給站。

 (七)民眾休閒活動中心

  因科技發展,機械取代人力,自動化設備縮短工作時間,讓一般民眾增加了休閒時間,也重視了休閒活動的安排。圖書館當然成為民眾休閒的好去處。根據國外學者調查研究,公共圖書館使用者,仍以青少年學生為多(註3),近年來家庭主婦為教養18歲以下少年兒童的使用率相當高(註4)。但由於醫學的進步,人類壽命的延長,老年化社會的形成,對於老年人的安養及其休閒生活的照料,老人福利的重視,也都是刻不容緩的事。社教機構安排有利於民眾休閒活動的環境與機會,圖書館規劃適合民眾悠遊自樂或與人共樂的情境,實為主要職責之一,何況在終身學習社會中,圖書館多設計一些寓教於樂的活動,使民眾不分年齡、身分、地位,都可以自由自在的快樂學習,如此多樣化與彈性化的休閒活動中心,當可收到兼顧休閒與學習的雙贏目標。

三、圖書館書香活動的連線運作

  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包括一般固定性靜態業務,如傳統所稱的技術服務和讀者服務。然因時代演進,社會變遷,讀者需求日殷且範圍加廣,於是科技設備的運用、讀者利用指導的急切性及以增進利用,並提升服務品質的導向中,對於具有創意性和各項書香活動,總是環繞在圖書館利用教育、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及人文素養教育等項。各館無不竭盡所能,舉辦各項相關活動,藉以吸引顧客,並以「顧客第一」的態度,設計成為賓至如歸、收穫豐碩的「圖書館之旅」。尤其生態保育、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能,普遍受世界各國所重視(註5),更應列入終身學習範疇。

  各類型圖書館可就各館條件因素,選擇辦理終身學習的相關業務及活動,謹簡述如下,俾供採擇參考。

 (一)因應挑戰

  由於經濟的發展,造成我國社會的繁榮進步,塑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也造成了社會問題、生活衝擊、以及教育的轉型。面臨種種挑戰,務必尋覓因應的途徑,教育的改革是重要的關鍵。所謂「終身教育概念是人類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終身教育將居於未來社會的中心位置」。人類為適應社會變遷的需要,必須進行下列四種基本學習:1.學習認知(learning to know),2.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3.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4.學習發展(learning to be)(註6),由此可知教育的目標,亟待重新檢討,當然,各類型圖書館必須體認社會的脈動,就此四種基本學習重點方向,規劃民眾的終身學習活動,讓民眾選擇學習的項目,快樂的學習,以達成預期目標,俾利發展個人潛能,適應社會生活,進而貢獻心力,服務社會大眾。

 (二)調查需求

  圖書館任何服務項目,應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在終身學習的過程中,民眾的需求情況如何,除了各相關主管機關所作的調查研究外,圖書館亦須就地緣關係,或利用研習講座及其他藝文活動時,以各種不同方式廣為調查,了解社區民眾需求分布及輕重緩急情況,藉以提供規劃課程、服務及進修的重要依據。無論使用調查問卷、調查表、訪問、面談、電話、傳真、意見表、電子郵遞及其他管道的民意反映,廣羅資訊,經統計分析,綜合結論,提供規劃學程的參考。尤以白皮書各方案執行以前,應了解民眾學習的意願,力求供需均衡,並切合各地區各行業民眾的實際需求。

 (三)潛在課程

  圖書館提供終身學習的場所,其周邊設施及內部環境的整理與布置,都要考慮到具有教育的意義,如一般公共場所及圖書館的服務與使用規範,手續簡化,便民親民、茶水供應、人文關懷;衣著整潔、禁菸、輕聲細語、安全衛生、愛惜公物、用畢歸位;明顯指標、適當標語、圖案、盆栽標示與愛護;燈光空調的管理、甚至公文、公告文字的委婉與尊重;工作人員的品格、應對禮節及服務熱忱等,都會影響民眾的學習效能,因這些身教與境教的潛移默化,往往勝過言教的效果。所以圖書館的基本設施與環境設計,館員的素養是否得宜,不容忽視。

 (四)企業模式經營

  圖書館的服務,除了傳統模式採訪編目、典藏流通、參考諮詢、推廣活動外,更應配合推展終身學習的需求調查,整體規劃,加強充實館藏、檢討各類型工具書的增列、相關設備的添購,必要時以專櫃陳列、分區專人負責、顏色管理、重點標示、摘要簡介、新書展示、新進名著預告、新方案或法令的提示、新科技發明及最新重大新聞的呈現、社會脈動、流行或新創重要名詞的張貼及各地學習資訊的公布等,無論是公布欄公告書面資料、海報或電子布告欄的顯示,電話語音或電腦網路查詢,皆以全天候24小時的服務為理想,如能仿照坊間超市經營的精神,善用管理法則,採用科技設備,策劃圖書館如何為廣大的讀者顧客作最佳的服務,運用連線式的一貫作業,如省立臺中圖書館的讀書會、空中圖書館及<書評雜誌>,三項聯合運作,讓讀書會會員的讀書心得,有機會在<書評雜誌>及空中圖書館刊登或播出,亦可上網路流通。如此提供最便捷與持續性的學習機會,實在是功德無量。

 (五)加強宣導

  政府頒布的政令規章或政策,往往因層層轉送,到了下游單位,不是管道欠通、存查參考、不了了之,就是照辦、敷衍了事,或是草率應付,大打折扣。即使是很重要而完美的政策,也難達該有的績效,殊為可惜。圖書館應具傳播人的「使命感」,採用各種不同的管道,不厭其煩地主動發布新聞,縱使見報率不高,也不必氣餒。其實主管新聞業務部門,如能貫徹執行「文化公益」版面的規定,每種大眾媒體盡其正面資訊報導的社會責任,每天闢出地方文化版,刊登教育文化活動訊息,當對轉移社會風氣,大有裨益。然而,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及藝文活動訊息,與其依賴大眾媒體的傳播,不如掌握本身較有把握的途徑。例如刊登館內編印的刊物、印製卡片、簡章、節目表、海報、公告、函送各機關學校、製作廣播節目或利用電腦網路等。又如能善用社會人力資源,請義工幫忙宣導,其效果奇佳;至於常到圖書館的讀者經建檔後,亦可適時保持聯繫,加強協助宣導工作。

 (六)書香傳送到家

  各縣市轄區遼闊,雖然目前各地交通發達,往返便利。然而,某些偏遠地區或農工社區,仍有往返不便或必須花費很長時間,亦有擔心安全問題而裹足不前者,或因年邁不便跋涉情形,倘各文化中心及鄉鎮圖書館能夠克服困難,善用圖書巡迴箱,深入村里社區,提供定時定點服務,當可將書香氣息推廣到偏遠地區,亦即將書香遠播傳送到家。換言之,今日圖書館已不再像以往消極靜待讀者到館,而是積極主動出擊,將書香播送到顧客的家。此項巡迴內容,包括圖書資料及非書資料,如能將名曲名畫名劇的錄音帶、錄影帶,提供需要觀賞的讀者,或將重要活動以廣播、電視及網路等遠距教學的運用,呈現在讀者面前,相信頗受歡迎,效果也會突顯出來。

 (七)推展讀書會

  讀書會就是一群愛書人,志趣相近,歡聚在一起,自行推選領導人,共同研商閱讀書目、聚會時間、地點、研討方式,以民主程序制定共同規範,相互切磋,尊重人格,接納意見,共享讀書的樂趣及成長的喜悅。讀書會的籌設與經營,實為圖書館辦理終身學習最簡捷而有效的途徑。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已訂定「台灣省讀書會輔導獎勵實施要點(註7)」,教育廳曾委託省立台中圖書館辦理過二次「高中圖書館讀書會領導人培訓班」,文建會近年也在積極推廣讀書會,曾辦了二次「全國讀書會博覽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教中心已辦理讀書會領導人研習班多期。省立台中圖書館自民國八十一年起辦理讀書會,迄今六年,會員人數除了第一年140人外,每年都是210餘人,分為哲學、文學、社會、藝術、生活保健、教育與心理A、B等七組,每二週聚會一次,研討共同決定的一本書,由主講人報告,然後由其他會員表達自己的心得及意見,在晚上七時至九時的聚會,常在兩小時過後尚在熱烈研討,欲罷不能,效果比預期情況為佳,值得推廣。欣悉教育部白皮書的附錄,方案五「結合圖書館推動讀書會方案」,訂立了詳細內容,將是以讀書會推展終身學習的重要準則。由公共圖書館開始、推展到學校、工商企業及民間團體,進而達到各類學習型的組織如公務機構、公司、家庭、社區及矯正機構等。來日蔚為全民終身學習的讀書風氣,可拭目以待。

 (八)圖書館利用指導

  對到館閱覽及查詢資訊的讀者,館員應給予必要的指導,使方便、迅速達成意願,例如科技機具的使用、資料陳列位置、取得資料的手續、查詢的步驟等,宜使讀者容易克服困難而獲得滿意的回響;至於潛在讀者,包括不懂使用圖書館的在校學生、離校民眾,未曾到館人員或有意利用圖書館資源從事研究與解決問題者,學校教師、圖書館館員及相關輔導人員宜有計畫地教導學生及一般民眾,如何認識圖書館、如何利用圖書館、如何上網查詢資訊;如何以農業耕耘步驟耐心地自我教育,學習如何學習(註8);如何研讀書刊資料、選擇資訊;如何撰寫報告及論文、如何欣賞藝文作品;並編印簡介、實施班訪,使所有的學生及一般民眾,都能具有圖書館的基本認識與運用的能力。這樣,對於終身學習的「普遍化」,當有極大的助益。

 (九)進修卡的運用

  對於各種類型、各種管道的進修與學習成就採認,對學習者學習動向與成就感影響甚鉅。圖書館辦理各項研習與講座如生活禮儀、母語、外語研習、口才訓練、台灣歷史文化、古蹟之旅、詩詞寫作、童玩製作、書畫、藝文欣賞、人際關係、親職教育、作物栽培、手藝編織、電腦操作、食物營養、烹飪、美容、運動與保健、禪坐、氣功、心靈改革、教育文化及大眾科學等活動,參加對象無論是讀者或是館員,都能給予研習時數證明或結業證書,則可促進出席率提升及學習過程的勤奮。如再加以適度管理,而據以核發證明,並經相關單位製訂規範,累積成效,採認學習成就並作為回流教育入學的重要條件之一,且提供工商企業及政府機關晉用人員時,作為專業知能、經驗及人格特質資料的重要依據。又列入在職人員進修的紀錄,實現在職人員必須在若干期限內進修若干小時的規定,此項進修卡的精心設計與普遍使用,深具鼓勵學習的作用。

 (十)其他配合措施

    1. 修訂法令規章:凡是不便民、消極防弊的條文,導致影響行政效率及過度保障非勝任工作人員的規定,宜迅速鬆綁,否則欲求提升服務績效,宛如緣木求魚。
    2. 充分授權:信任各機關首長及工作同仁,簡化手續,讓各級單位發揮潛能,創新拓展服務項目與彈性運用社會資源,俾利增進清廉而有效率的形象。
    3. 在職進修制度化:對於館員在職進修及專業精神的薰陶,要認真辦理並鼓勵進修,給予進修教育假;建立任期與輪調制度,覈實考核,主動而客觀評量,並樹立公正公平的升遷管道,對默默耕耘的基層人力,當可激勵士氣,大快民心。
    4. 建立輔導體系:各級學校、社教文化機構、包括各類型圖書館執行終身學習業務,要建立輔導與協助體系實為刻不容緩。如此,當可避免某些單位茫然摸索,增進效率,俾利普遍推廣。

四、結論與建議

  推展終身教育,建立終身學習社會,正是一個國家邁入21世紀必然的途徑。由我國政府明確的主導,各級機關學校及民間社團機構,熱烈響應,全民建立共識,熱心參與,隨時隨地把握學習機會,男女老少善盡學習責任,持之以恆,樂見處處祥和的書香社會。

  在學習社會中,推展終身教育或終身學習的過程,圖書館扮演著學習場所、資訊中心、資源供應、學習領航、行銷推廣、心靈補給、休閒活動等多元角色,與民眾生活密切結合。其書香藝文活動及各項服務工作,涵蓋回應社會變遷的挑戰,務必調查民眾需求、設計潛在課程、加強宣導、傳送到家、推展讀書會、加強利用指導、善用進修卡、及修訂法規、充分授權、進修制度化並建全輔導體系等配合措施,切實貫徹執行,必能由點、線而到全面的推廣。

  筆者從事文教工作數十年,歷盡了許多酸甜苦辣,願以本身的體驗,略述幾點建議,以供同道參考,並請指正。

 (一)任何良好的政策非僅倡導而形成一項「運動」而已,必須持續積極推動。「終身學習」當不例外,各機關學校、各行業皆應熱烈響應,認真辦理,永續經營,且不因人事異動而中輟。

 (二)任何業務不流於表面、形式化,務求穩健、落實。削剷追求名利與特權的風氣,導正人生觀與價值觀,且應在社會各階層普遍貫徹實施,並作為終身教育的首要目標。

 (三)大眾傳播媒體不宜祇重視收視率而迷失方向,應負起導正社會風氣的使命感。減少搶先負面新聞的細節描繪,多宣導社會善行義舉正面的事項,尤其教育文化的訊息,請多關心與宣導。

 (四)行政體制不應再執迷於傳統式的權威,務必迅速將「防弊重於興利」的落伍心態與體制,徹底革新。大公無私且客觀審慎地修訂不合時宜的法規,減少層轉請示與報備,充分授權、厲行責任制、重視人品,如違法舞弊或誣控濫告者,應依法嚴處或撤職,當可遏止歪風並讓終身學習的相關措施具有創意,且積極推展。

 (五)各部門不應再閉門造車,要消除本位主義。必須加強上下左右的縱橫聯繫、溝通,團結合作。結合生命共同體,資訊互通,資源共享,不但可節省公帑,而且可提高服務效能,增進服務品質,這樣對終身學習社會的推展工作,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註】

  • 註1:教育部,<邁向學習社會─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民87年3月,頁38。
  • 註2:同註1,頁1-5、12-16、39-60。
  • 註3:Mary K. Chelton "Three in Five Public Library Users Are Youth" Public Libraries(Mar./Apr.,1997),pp.104-108.
  • 註4:Mary Jo Lynch"Using Public Libraries: What Makes a Difference?" American Libraries,(Nov. 1997), pp.64-66
  • 註5:歐盟訂1996年為「歐洲終身學習年」,召開國際性終身學習及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詳見論文專輯:Walter Leal Filho, ed. Lifelong Learning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rankfurt 1997, p.9-20.
  • 註6:同註1,頁7-8。引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出版<學習:內在的財富>(Learning: Treasure Within,1996)。
  • 註7:詳見<台灣省政府公報>民86年秋50期,頁5-7。
  • 註8:邱華創譯,<學習如何學習>(D. Trinidad Hunt, Learning to Learn)(台北縣新店市:世茂,民86年),頁155-182。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