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重建─台東金峰鄉 為圖書館起新厝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耿詩婷

  台東縣金峰鄉在短短的4年間,遭受了2次近百年來無情水患的襲擊,一次是在94年的海棠颱風,共計有18間房舍滅失,另一次就是去年的莫拉克風災,共有65間房舍滅失,受災人數更高達420人,尤其以金峰鄉立圖書館所在的嘉蘭村受災最為嚴重,即便經過了一年,現在仍處處可見當初太麻里溪肆虐村莊的痕跡。金峰鄉立圖書館館長賴薇如回憶道,當時風雨大到人站都站不住,圖書館與活動中心成為暫時的收容所,但後來實在太危險了,鄉長下令全村撤離,移至較為安全的正興村。面對無情的風災,賴館長深刻感受到鄉民的無奈與不安相互翻騰著,但也體會到各界的溫暖,當他們還在慌亂時刻,就主動前來幫助,令他難忘。

佛光山贊助圖書館遷建

金峰鄉立圖書館館長賴薇如對於教育十分重視。  雖然圖書館因為風災影響只有一樓牆壁漏水,一些書籍受損,但距離圖書館幾公尺外的房屋都被洪水沖走,目前圖書館與河床間僅僅夾著兩戶,嚴重威脅圖書館的地基。一向重視文化教育的佛光山得知這項消息,為了原住民孩子們的未來與教育發展,在評估過後,決定出資贊助圖書館的遷建,另外也認領了高雄縣桃源鄉、那瑪夏鄉等8個地區的圖書館。佛光山主任林利國表示:「未來金峰鄉立圖書館預計將有180坪,著重於兒童與親子閱讀的空間設計,並規劃可供鄉民開會、辦理文化藝術講座的區塊,以凝聚鄉民的向心力,同時募集更多的閱讀書籍,充實圖書館資源,透過教育縮小城鄉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希望能盡快讓鄉民有安全無虞的閱讀場所。」

土地使用問題待克服

  而現在遷建地已經決定,就位於金峰鄉的正興村,賴館長指出,因為金峰鄉呈放射狀型的聚落,5個村彼此的距離較遠,而嘉蘭村位置與其他村落交通連絡不便,造成圖書館的使用率始終無法遍及全鄉,大部分都是村裡的人在使用,所以未來圖書館設在鄰近台9線上的正興村,將可以提高鄉民來圖書館的意願。但目前整個遷建計畫卡在地目變更的行政程序上,原本就為建地的一處公有地,竟在分區用途上歸類為農業用地,所以鄉公所與佛光山的人員無不為了這件事情在奔走,希望能盡早解決。

  金峰鄉鄉長章正輝對於教育十分重視,要求各主管同仁培養「閱讀空氣」的能力,他認為閱讀已是現代生存必要的關鍵能力,因此更將圖書館的發展訂為施政重點目標,編列年度預算購買書籍及充實館內設備以提高館藏功能擴大鄉民知識領域。鄉公所同時也推出「書香列車下村」將溫泉、觀光相關類書、提供讀者、遊客借閱,在去年暑假也開始實施夜間開館措施,提供附近學童的自習空間,提高到館率;也曾榮獲96年度公共圖書館最佳特色獎(溫泉觀光特色館)、97年度全縣營運績優圖書館優等獎。

金峰鄉嘉蘭村還到處可見風災肆虐的痕跡。金峰鄉立圖書館的兒童閱覽區小巧溫馨。金峰鄉立圖書館新館的預定地。

鄉長對新館有高度期待

  對於即將新建的圖書館,賴館長還希望能打破既有圖書館的功能,從在地文化開始出發,賴館長腦中還不斷構思著金峰鄉原住民的文史紀錄工作,他看著部落長老逐漸凋零,許多珍貴的歷史與經驗也就跟著消失不見了。他表示,圖書館除了硬體設備外,還有更重要的責任就是保存當地的文化,所以希望能號召專家學者及有心人士一同來記錄金峰鄉的故事。而新館也能設置遷移室、文化藝術展演、視聽室等空間,同時新館正好與「正興部落圖書資訊站」比鄰,資訊站每周六、日及寒暑假期間周一至周日開放提供民眾使用電腦,利用現有設備物盡其用於部落族人的資訊教育,加強培育部落製作網頁人才,剛好可以與新館相輔相成,讓金峰鄉立圖書館成為鄉民最佳的休閒空間。

  目前也在研究所進修的賴館長表示:「唯有讀書,原住民的未來才會有希望,因此圖書館就更顯得重要。未來新館還會有廣播系統,可以播放輕音樂,因為音樂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可以營造出很舒適的閱讀氛圍,而外面的空地則有孩子們的遊戲空間,都是希望能拉進與鄉民之間距離,吸引大家走進圖書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