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頂尖圖書館─頂尖圖書館 愛書人天堂

文:王岫 照片提供:本刊資料室

  1989年由凱文柯斯納主演的著名棒球電影《夢幻成真》(Field of Dreams),片中有一句對「天堂」詮釋的話,淺顯卻又令人難忘—「天堂是甚麼?天堂就是你夢想成真的地方。」

  以此對照擔任過國立圖書館館長的阿根廷詩人兼小說家波赫士(Jorge L. Borges,1899-1986)所說的:「我總是把天堂想像成圖書館的樣子」,大家心目中的頂尖圖書館,或許不一定和圖書館員所想像的是建築規模最大、藏書最豐富的圖書館,但只要圖書館在他追尋知識、尋求閱讀的過程中,成為他夢想中的天堂,這所圖書館就是他心目中的天堂。

有機的知識宇宙

  波赫士寫過一篇<巴別塔圖書館>(The Library of Babel)的小說,描繪了一所無限的宇宙圖書館;國內的戲劇工作者耿一偉先生,則以一個非圖書館從業人員卻熱愛彳亍於圖書館之間的圖書館觀察家的身分,寫過一篇<巴別塔虛擬圖書館>(載於「網路與書」第18輯---<閱讀的所在>一書內,2005年9月,網路與書公司印行),描述他心中的理想圖書館是一座能不斷重整書架,讓圖書館書架上的每本書在「好鄰居法則」(The law of the good neighbour)下,都成為隔壁另一本書的延伸閱讀,如此蔓延成一個有機的知識宇宙。

  在傳統圖書館員眼中,書架上的書,永遠死守著圖書分類系統,有一定的排列順序,就像一部拍好的電影,已經有一定的情節發展和故事結果一樣,怎能隨便依讀者(或觀眾)不同需要,而隨時變動呢?

  但現在據說已發展出可以依觀眾想要看的不同結果,而可以讓他們選擇不同劇情發展的互動式電影了,那麼,在圖書館大量資料已經數位化、電子化的時代下,耿一偉先生的「有機知識宇宙」似的圖書館,未嘗不能實現。耿先生自己也知道:「圖書館數位化時代,在電腦編目的協助下,圖書查詢已越來越方便,表面擺設的方式不重要,不論書本流浪到那裡,隨時都可以利用電腦搜尋或鎖定書本的位置。」

  頂尖的圖書館,基本上就是首先要達成協助讀者找到適合他要閱讀以及尋求知識的功能。

頂尖圖書館,就是愛書人心中的夢想天堂。分布式收藏 合作式管理

  在數位化時代,經營一所圖書館容易,但要經營一所頂尖圖書館卻大不容易。國內正在推頂尖大學,需要政府編列5年500億的經費補助,同樣的,頂尖圖書館的推動,也需要政府能重視經費的充分編列。頂尖大學不只一所,同樣的,政府也可以分別從不同類型的圖書館來挑選、經營幾所頂尖圖書館,但如同大學龍頭台大,以其現有的規模和歷史,一定是列入頂尖大學之列,同樣的,國家圖書館也一定列在頂尖圖書館之列,甚至要優先考慮的,因為國家圖書館的功能任務,包含了全國圖書館事業的輔導,國家圖書館經營成功了,全國圖書館事業自然能有進一步的發展。

  所謂頂尖圖書館,未必要有最完整的館藏。不管是紙本或數位化資料,現代任何圖書館,即使是國家級的圖書館,都沒有能力收藏全部或大部分的資料,所以採分布式收藏,但合作式管理將是一種趨勢。美國國會圖書館,早將國家圖書館的典藏任務,劃分出去給國立農業圖書館和國立醫學圖書館兩大國家級的圖書館,其它大型圖書館,也深覺在數位化時代,資料收藏已不像以前那樣受到重視了,當前的重點應放在各館的合作和服務方式的提升上。

應發展政府層級的頂尖圖書館

  頂尖圖書館一定要將服務透過合作的方式,盡其所能的延伸出去。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而言,固然是一所以服務國會為主並兼具服務民眾的國家級圖書館,是日本的頂尖圖書館,但它還能在全國35個行政、司法部會機關,都設立支部圖書館,也就是國立國會圖書館的分館,此種世界獨一無二的政府機關圖書分館系統,使得國會及行政部門都能透過總館和各分館的合作而能得到它們的服務,也就是說,國會議員和行政單位的公務員,都能經由國會圖書館(總館)和各部門圖書分館間的合作和資料交流,而得到更充分的服務。反觀我們政府部門不僅大都未設正式圖書館,許多並已萎縮多年,公務員施政如何能有較好的品質?如何省思以國家圖書館或立法院國會圖書館,來聯繫各部會成立圖書館,並合作發展成一所政府層級的頂尖圖書館,倒是我們應該考慮的。

  即使在資料數位化發展的時代,頂尖圖書館也應提升各項服務的層次,如:在電子環境裡,為讀者提供盡可能廣泛的查詢服務;電子資源要結合傳統館藏充分利用;努力促進社區教育和遠距服務,讓館藏及電子資源能讓遠、近讀者都能利用;利用電子資源,提供讀者更專業的服務;與其他圖書館合作形成網路,組成單一的虛擬圖書館,運用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為讀者提供更有效且價格更優惠的服務…等。頂尖圖書館也應走在時代尖端,規劃搜集網站上的資源,例如瑞典皇家圖書館已開始執行網站歸檔計畫收集和保存數位化資料,建立本國公共網站的數位化館藏;其他芬蘭、加拿大、澳洲各國的國家圖書館也開始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了。

要有堅強的服務研究人員

  但筆者覺得,頂尖圖書館在網路資料氾濫成災的時代,要爭取讀者上圖書館,一定要有完善的參考服務,而且要像大型教學醫院一樣,有完整、詳細的分科系統,如專精物理、化學、電機、文學、社會、醫學…等等學科的研究學者充當參考諮詢服務人員,指導讀者或民眾各項學科研究或資料檢索上的問題,或充當他們的諮詢顧問。圖書館有堅強的參考服務研究館員,應是頂尖圖書館的基本條件之一。

  除了數位化資料的服務,頂尖圖書館也要回歸一下圖書館的傳統功能。耿一偉先生說:「當人們都可以透過網路找到他想要的資料時,搜尋(資料)的速度將不是比較高下的關鍵,(找資料)也是每個人都可以取得的公民資源,一點都不稀奇。」那圖書館就還須靠閱讀的活動和點子來吸引讀者。耿先生主張圖書館可聘請作家、科學家、教授等當名牌駐館讀書人,來帶動圖書館的閱讀氛圍;前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文陸先生,任期雖短,卻也能提倡改造空間,將圖書館變成有書店、有新書發表會及各種書香活動的場所,讓圖書館成為讀書人喜歡徘徊流連的麥加聖地,或者說,就是愛書人心目中的天堂。

  但頂尖圖書館當然更要胸懷天下情,將這種天堂氛圍推展到全國各地;所以說,像美國國會圖書館,就在1977年成立一個「圖書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Book)這個單位。這是當時的館長布斯汀(Daniel J. Boorstin)一項睿智的決定,因為「圖書中心」的任務不僅在國會圖書館本身而言,是在推展及激發一般大眾對圖書和閱讀的興趣,也是一個能統籌、規劃全國閱讀活動的發源地;它不斷爭取企業的捐款和贊助,辦理各項全國性的閱讀活動,負起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核心角色,為了讓閱讀活動在地化,以及方便聯繫和活動的整合,1984年起,又開始陸續在各州設立州屬的「圖書中心」,更是大大推廣和延伸了各地的閱讀活動。其中,1998年位在西雅圖公共圖書館內的華盛頓州圖書中心所舉辦的「假如西雅圖民眾都共讀一本書」的活動,後來甚至於衍生成世界性的「一書一城」(One Book,One City---包括我們桃園縣的「一書一桃園」在內)的閱讀活動。可見,這是頂尖圖書館展現的頂尖活動,讓一項閱讀活動,竟成為世界性的風潮。

也要有頂尖領導人

隨著時代演變,圖書館也應是成長的有機體。  頂尖圖書館當然也要有頂尖的領導人,他們既要拋頭露面又要發揮影響力,成為圖書館界的發言人或增進圖書資訊使用的維護者;他們未必要是圖書資訊學者出身,但務必要擁有人文學者的素養,懂得尊重專業,講求大方向的掌握,關注人力資源,不斷提升員工的技能,而不是和屬下的主任級主管斤斤計較於工讀生或臨時人員的任用等小節,他必須能開創風氣,能領導同行,講求效率,建立圖書館的合作和聯繫關係,與圖書館界共同努力,去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頂尖圖書館當然也是一個成長的有機體,隨著時代的演變,要不斷開展新局,提升自我,但不變的是,它終將是讀者和愛書人心中的天堂。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