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推廣社區閱讀 不忘偏遠鄉鎮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台北縣立圖書館

社區閱讀植根啟動儀式  「原來閱讀可以這麼簡單!」台北縣立圖書館為了帶動更廣大的閱讀族群,今年特別在偏遠的平溪與雙溪推行「社區閱讀植根計畫」以說故事、畫圖、做勞作的方式,讓閱讀像生活裡的所有作息一樣簡單。以縣市圖書館輔導鄉鎮圖書館的角度來看,館長何文慶希望先以這兩個地區作為開端,再吸引更多社區、更多人投入社區閱讀的工作。

社區閱讀動起來

  台北縣立圖書館今年推動的「閱讀植根計畫」在去年下半年就已慢慢地醞釀,經過到社區的實地採訪與北縣各地鄉公所、圖書館的協商,最後選定偏遠的平溪與雙溪做為計畫的開端。在平溪選定了三間托兒所,在雙溪則以一間托兒所與圖書館為閱讀植根的點。

志工與小朋友們的創作心得分享  曾與志工到平溪展開說故事活動的支援教師潘富教感受到「當地的小朋友與家長都很期待星期三的到來」,因為故事的魔力連結了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情感。「有一位小朋友每天都由阿嬤帶他來上課,可是他對阿嬤的態度總是不太禮貌,常任性地耍脾氣,後來從故事中他似乎得到尊重長輩的啟發,漸漸他對阿嬤的態度改變了…。」說故事的空間裡總是被小朋友們期盼故事發展的眼神、此起彼落的童稚笑聲,團團圍住。因為一個星期只有一個半小時的故事時間,所以聽與說的人也就更把握這美好的時刻。

  不因時間短就隨便帶過,志工們還各自激盪創意,想出各式各樣的延伸活動。用畫圖的方式表達心中的想法、以製作勞作的方式展現創意,不只要讓小朋友發現閱讀的樂趣,也要讓家長知道原來鼓勵孩子閱讀不是丟給他一本書,而是去發現「閱讀,原來也可以這麼做的喜悅!」

每一位志工都全力付出為孩子說故事,圖為志工楊世英  何文慶常提醒志工「不要將閱讀想得太專業、做得太嚴肅」,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讓閱讀融入家庭、融入生活,要把自己想像成酵母一樣,到不同的地方去發酵。閱讀植根的工作為每周三由志工們到負責的地點,跟小朋友們用生活化的方式說故事,以注入社區閱讀的活力,發展在地化閱讀的中心。

撒下閱讀種子

  閱讀的推廣是一長久的過程,就像要先播種、灌溉、耕耘,然後在多方因素的配合下,才會有豐收的一天。以雙溪、平溪兩個地方來說,因為地處偏遠、資源缺乏,所以閱讀習慣的養成還是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來達成。而「閱讀植根計畫」就是以一群誠懇志工的熱情,去感染這兩個地方的民眾,並將閱讀的意涵帶入、植入他們的心中。

北縣圖推動偏遠地區的閱讀植根工作  而談到閱讀植根,對於尋求那些外力的推動就更不容忽視。何文慶說,去年九月間特別針對此計畫招募了五十位志工,而這些志工的年齡從二十歲到六十歲都有,「還有阿公志工哩!」可見志工團本身就像是一個小小型的社區,任何年齡、職業、學歷的人都有,而差異性頗大的志工也有助於對故事中一件事有多面向的理解。

志工投入 令人感動

志工們散播閱讀的種子,再讓種子汲取當地的養分長大  通常一個社區的點由四位志工負責,從課程規劃、道具製作到實際說故事,志工們享有很高的自主性。「雖然志工的招募必須經過面試,不過他們的投入還是超乎想像之外,至今服務的時段幾乎全部全勤。」何文慶被志工們還另外找時間開會、討論的用心深深感動。

  回想起當初招募志工的盛況,潘富教說「還有人打電話來抱怨因為錯過時間,而沒有報到名哩!」他還歸納出閱讀植根計畫志工們投入的原因,有的在此機會中找到成就自己的管道、有的以作公益的心態投入,不過大多數人還是為能將在課程中所學的,實際地運用到生活中。

  而過程中志工的成長也很值得被記錄下來,「從一開始怕怕的,到能面對一群人侃侃而談,需要很多的心理輔導與自信的培養。」何文慶認為,要讓閱讀植根需要很多時間,而之前也需要長時間的醞釀。

照片  這個計畫只是要先激起社區閱讀的力量,期待往後能從實際的經驗累積出成績,吸引其他地區更多人的認同。有趣的是,以活動配合優良好書的推廣,也有助於活絡出版市場,潘富教發現「從志工帶領的活動中,常讓家長與小朋友對故事產生更濃厚的興趣,也會去買一模一樣的書。」雖然在活動初期還是以志工的推動為主,尚未有社區團體的加入,不過何文慶堅信「推廣之後,一定會吸引認同的人投入,而在今年六月計畫結束後也會請相關學者、地方文史團體、鄉長共同觀摩、討論從社區開啟推動閱讀的經驗。屆時如果有經費補助,也將作成成果專輯,其中將包含志工推動的心路歷程、課程規劃的思考、還有不同的帶領方法…」可作為圖書館如何在社區推動閱讀的參考。

生活裡盡是故事

頭前國小也以舞蹈慶祝北縣圖生日  「不要用城市的眼光看鄉鎮,而是要講在地人的故事」何文慶強調閱讀地方的重要。其實社區閱讀植根的內涵之一,也在於將地方的故事傳承下去,讓在地人也說說自己的故事,因為生活中的點滴本身就是很好的故事。例如小學的課文中提到「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如果問住在澎湖小朋友為什麼,他們一定可以有很多具體的說法;不過如果是問住在雙溪的小朋友,他們一定覺得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課文之間的距離好遙遠喔!

  所以,首先一定要先了解在地的故事,接著也會有興趣去發現其他地方的有趣故事,將閱讀與生活密切結合後,閱讀的基礎才會穩固。於是,社區內各個不同領域的個人、團體,生活的經驗就顯得特別重要,何文慶指出社區閱讀植根計畫就是要「引進閱讀生活化的概念,共享閱讀可推行的模式、素材」。

與社區的每一個人互動

「說過必留下痕跡」閱讀植根點的贈書儀式  一般來說,談到公共圖書館與社區間的互動,最常被提起的是地方的文史工作團體。不過,何文慶卻認為,不只要與地方的文史團體合作,更重要的其實是與社區的每一個人都要有互動。他指出,地方上各個文史團體關注的點各不相同,所以要避免被侷限在固定的區塊,而是要深入一般生活中,找尋可被記錄、傳承的智慧與經驗。

  何文慶不停地強調「推廣閱讀並非專業,而是生活化的一個過程。」如同了解自己居住的區域後,再了解區域與縣市的關係,再了解縣市與台灣的關係,進而了解台灣於國際的情勢,再慢慢拓展至全世界,甚至到宇宙。所謂的「閱讀在地化」不是狹隘的過程,而是循序漸進地去了解生活環境的開端。

照片  平溪與雙溪是台北縣立圖書館投入志工力量,試圖激起社區閱讀活力的示範點,成效如何尚未知曉,不過從館員李美貞的參與心得不難發覺,情感的維繫也是閱讀持續的動力「小朋友有些是新住民,他們的媽媽來自越南或泰國,小男生很帥、小女生眼睛好大、好漂亮,還帶了小朋友最喜愛的貼紙,讓每位參加的小朋友通通有獎哦!」

閱讀的多層面

兒童閱覽室啟用儀式請莒光國小小朋友為主持人  不要只給孩子書,而是要跟他互動。何文慶以自己與孩子的互動為例說明閱讀其實可以很多樣,「飯後常與孩子們看漢武大帝,一起討論當時國家關係、飲食文化、地理形勢…,過一陣子孩子們居然就自己去找相關的書回來閱讀;假日常帶家人到戶外走走,一路上研究花、研究昆蟲,彼此交換相關的心得,與大自然對話也是閱讀的一環。」

  不過,在忙碌的生活步調中,這些俯拾即是的閱讀管道,卻經常被忽略了。於是,圖書館為了扮演地方生活學習中心的角色,如何與社區互動實現學習型的社會顯得格外重要。何文慶表示,北縣圖兒童室在去年整修完後的落成晚會,就是請莒光國小的小朋友擔任主持人,而讓民眾擔綱主持的重責大任,就是提供學習的舞台。除此之外,還與附近的江翠國中、板橋高中、致理技術學院合作辦理活動,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模式下,建立起共生共榮的密切關係。

北縣圖一歲嘍!莒光國小直笛隊擔綱演出  「心中無限煩悶事,一宵閱讀就成空。」如果心從未被閱讀引動,這樣的魔力也將不易體會的到。今年一月起在平溪與雙溪的「社區閱讀植根計畫」宛如幸福書香的藏書閣,在志工們的引導、鼓勵下,將有更多當地民眾會打開手邊書籍、配合著生活化的輕鬆氛圍,展開閱讀地方、閱讀世界的旅程。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