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展現革新精神 新館空間大不同

文:陳金萬、蘇士雅、楊文琳、潘云薇 照片提供:陳金萬、蘇士雅、楊文琳、潘云薇

近年來,新建的公共圖書館館舍相繼在各個角落開枝散葉,不斷以突破、革新的多元面貌,滿足使用者需求。


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以花布營造客家意象。  每座公共圖書館新館背後都有它興建或以新身分重新出發的理由,他們的百樣風情,印證了圖書館求新求變的精神,讓圖書館的內涵越來越豐盛。
 

高雄市圖美濃分館 濃濃的客家味

  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坐落於美濃文創中心園區,左右各有一棟典雅的歷史建築,分別是1933 年建造的警察分駐所和日式宿舍。這兩間歷史建築如今變身為多元性的文創空間,除了展示陳列在地文學創作者與知名作家的經典好書,也提供咖啡、餐點,讓民眾品味濃郁咖啡香並感受藝術與文學的美好。

    

美濃分館很特別,同時掛著「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以及「美濃學園教育藝文館」兩個館銜。
  除了地理上的獨特,在名稱上,美濃分館也很特別的同時掛著「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以及「美濃學園教育藝文館」兩個館銜。
 

  原本的美濃分館是棟超過20年的老舊建築,無法符合現代圖書館的需求,高雄市政府因而在2013 年開始尋地籌建新館,並向行政院客委會爭取補助,但客委會補助相關法規明訂無法補助興建圖書館,為了解套,高市府因而將計畫中建築物命名為「美濃學園教育藝文館」。

  

「美濃分駐所」及「日式警察宿舍」歷史建築坐落在蘊藏著豐富客家文化遺跡及資產眾多的中庄,這個腹地正巧有塊空地,因此被選中作為美濃分館新館建地,因為文化資產與書香氣息相呼應,加上周遭有著高聳的老茄苳,綠樹成蔭,因而高市府將整個區域建構成一個文創中心園區,由開庄廣場串連這三棟特殊的建築,加上新建的人行步橋連結周邊雙峰公園。


  雙館銜背後的意義,反應出美濃分館必須背負著客家教育及文化推廣的重責大任。


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讓濃濃的客家味處處可見。  美濃分館由黃冠中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設計師面臨的挑戰,是要置入相對龐大的空間量體,而不破壞既有環境尺度。


  比鄰兩棟歷史建築,設計師得考量視覺的平衡度,即便對圖書館有很多想像,卻要努力讓它不會搶了歷史建築的風采。

  

  文創中心園區位於和美濃溪岸平行的老街(永安路)與主要道路(中正路)交叉口,這裡是經常淹水的地段,常理的思考,一定是將新建的圖書館地基墊高確保安全,但是一旦墊高,旁邊的歷史建築在角色上將會顯得卑微,因此,加高地基的想法被否決了。


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以客家花布、藍衫裝飾圖書館空間。  也就因為有太多的眉眉角角要拿捏,設計師必須耐著性子一步步推敲,最後,完成後的這棟建築竟一口氣拿到建築「金石獎」首獎和「卓越建設獎」規劃設計類首獎。


  其中一部分的設計構想,是出自於美濃分館完成設計後召開說明會,在地居民提出的意見。美濃分館主任黃欽香為了成全居民的期待,特別在館內布置上面用盡心思,利用客家花布、藍衫裝飾圖書館空間,二樓至三樓的內牆也鑲嵌了當地人文山景,讓濃濃的客家味處處可見。

  

  同時掛著「美濃學園教育藝文館」頭銜,美濃分館的功能也比一般圖書館多了寬廣度與必須擔負的責任。


拾階而上,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每走一步就能學習一句客語。  為了強化客家文化教育,圖書館內特別設置了好幾臺觸控式電子螢幕,以多媒體方式呈現美濃開庄史、傳統工匠奮鬥史,並且規劃出客庄主題牆,展示當地畫家語文學家的作品。


  「美濃出博士」全國有名,這與客家人勤儉好學的生活態度有關。為了增強學習途徑,美濃分館在階梯間特別營造客家俚語學習空間。拾階而上,每走一步就能學習一句客語,甚至每句客語旁還有QR code,隨手一掃就能透過手機連上圖書館自製的客語教學網站。


  從美濃分館的點點滴滴,我們看見了崇文重教、不忘木本水源的「硬頸」特質。
 

新北市圖江子翠分館 創動圖書館閱覽風潮

  除了高雄的美濃分館,新北市在升格後的這幾年來,更新增設了10 幾間圖書館新館,皆相當具有特色。


新北市立圖書館江子翠分館創動臺版「霍格華茲魔法學院圖書館」閱覽風潮。(連宏基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看過電影「哈利波特」的朋友應有印象,在英國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 Station)的九又四分之三月臺,藏有一部通往魔法國度的霍格華茲特快列車(Hogwarts Express)。在板橋的新北市立圖書館江子翠分館也有一部通往三樓和二樓之間的2M 辦公室電梯,平常它是一部不對外開放的升降工具。記者只有藉由洽公採訪的機會才有一窺,創動臺版「霍格華茲魔法學院圖書館」閱覽風潮的秘密基地。


  其實藏身在樓中樓的2M 辦公室並不寬敞,內部也無任何特殊的裝潢設計,簡單的擺設、辦公設備和尚待整理的文件及圖書資料,彷彿是剛剛搬來不久的樣子。然而,這是因為新館的改造、整理和裝修費用全都用在讀者看得到的地方,讀者看不到的辦公空間就暫時先將就地用,等將來有經費的時候再來做改善也不遲啊……,江子翠分館主任許淑媛介紹的很務實,且以民眾權益為優先。


新北市立圖書館江子翠分館兩、三排並列成串的閱讀長桌讓整體空間產生一種穿透性,不斷向後延伸的感覺非常壯觀。(連宏基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搬遷到新址後,原址改設為江子翠分館,去年8 月重新整修後就成為名符其實的「新館」。然而,更早之前它是「臺北縣文化中心」的大樓,由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也是臺北市美術館的設計者高而潘所規劃,於1983 年興建完成。


  建築以紅色壁磚、挑高空間、大梁柱為空間的主要元素,加上大面積的半圓形拱窗,復古中帶有磅礡氣勢,具有見證臺灣現代主義建築的保存價值。許淑媛強調,此次空間改造主要與原有建築特色相呼應,因考量原有空間特性與色調,最後以「舊倉庫」的視覺意象為思考方向,並參考松菸和華山兩大文創園區的轉型案例,呈現「輕工業風格」的室內設計。
 

搭配上粉彩色系設計,幫助小朋友穩定和放鬆心情,讓他們在新北市立圖書館江子翠分館更自由、快樂地學習。(連宏基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承接此案的連宏基建築師為此跑了好幾趟文創園區,挑選幾個較受歡迎的紅磚倉庫活化空間做研究。最後他決定拆除圖書館舊有的天花板、窗簾盒和室內隔間,恢復挑高的空間設計、還原古典拱窗的優雅造型,佐以全新的動線和光線規劃,創造一種更加寬闊、舒適的空間感和學習氛圍,讓人對於圖書館的閱覽空間產生完全不同的加值感受。


  三樓的書庫、自修閱覽室和閱報區上方以網狀結構的黑色鐵架取代舊有的天花板,仿效舊倉庫屋脊的衍架造型作為裝設燈具的基座,並以鐵架取代木架材質的方式來呈現不同時代的建築語彙,再從裡面演化出小房屋、置報牆、新書展示櫃等不同造型的應用設計。


新北市立圖書館江子翠分館主任許淑媛留用的舊沙發,搭配復古檯燈感覺依然很有FU。  可容納16 人座的閱讀長桌是這次空間改造的一大亮點,兩、三排並列成串的閱讀長桌讓整體空間產生一種穿透性,不斷延伸的感覺非常壯觀。連宏基表示,根據學者的研究,4 至6 人的桌子比較容易形成討論的氣氛,閱讀桌的長度拉長之後反而更加安靜,加上個人燈光和屏蔽設施的輔助,都在形塑一種適合閱讀、不適宜聊天的氛圍,所以現場即使坐滿了人也比一般圖書館要安靜許多。

  

  連宏基原本擔心民眾是否能夠養成離開時隨手關燈的習慣,實際運作後發現大多數的讀者都能夠愛惜公共資源,這顯示當設計照顧到人性需求時,人們也會回報相同的尊重,並促成良性互動的循環。


新北市立圖書館三峽北大分館戶外閱讀區,提供孩子閱讀、遊戲兼具的空間。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二樓的兒童圖書室,連宏基依據新北市文化局局長林寬裕的建議,參考山丘、山谷的造型來營造兒童閱讀空間的趣味、變化和層次感。小朋友一進門看到高低起伏的造型布墊,都會想要爬上去玩耍一番。有些比較好動的孩子甚至會在上面跑跳喧嘩;但「家長們」很快地就會出面制止,提醒小朋友在圖書館不可大聲嚷囔,這是建築師事前也想像不到的事情。


  而二樓的視覺意象是以倉儲碼頭的感覺來做設計,所以有貨櫃、路橋、棧板、木箱和汽油桶等造型元素。這些東西除了木質材料保留原色之外,其它物件裝飾均搭配粉彩色系的顏色來營造「可愛風」。粉彩色系除了與三樓的黑鐵色系做區隔之外,也可以幫助小朋友穩定和放鬆心情,讓他們在這裡更自由、快樂地學習。
 

新北市立圖書館三峽北大分館四樓為兒童閱讀空間。

  文化局長的創新建議、建築師的細心考究,加上分館主任善用現成物資、撙節經費,才能在有限的費用底下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閱讀空間。網友賦予江子翠分館有霍格華茲魔法學院的美稱,雖然只是一則美麗的誤會;但是,感動的經驗就像魔法一樣是會傳染的,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建築迷或電影粉絲前來參觀打卡,除了彼此調侃「假文青、不讀書」之外,大概不會有什麼人認為「逛圖書館」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吧!

 

新北市圖三峽北大分館 符合全齡生活型態

  而新北市圖另一間分館—三峽北大分館的新建,則是出自於新社區—三峽北大特區的誕生。因區域人口快速增長,新北市府斥資2 億1,425 萬元,歷經三年時程打造「三峽北大綜合行政大樓」,以「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為概念,由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聯合陳以凡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出一棟兼具圖書館、派出所、公共托育、公共托老、戶政服務以及活動中心功能的「六合一」全齡生活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三峽北大分館書架採迴形設計。  建築外觀以立體的方格造型象徵生活聚落(Living Box),裡頭有著不同功能、屬性的院落,彼此串連形成相互照顧、關懷的友善互動環境。


  其中,為於三樓、四樓的圖書館,扮演著提供精神糧食的場域。負責三峽北大分館新建工程的前主任陳雅貞指出,圖書館曾舉辦「小手握大手、珍惜老寶貝—陪讀小天使服務學習體驗營」,邀請學校學生透過閱讀活動,陪伴位於二樓公共托老中心的長者。在老師的指引下,孩子們非常樂意與失智長者互動,進而回饋到如何與家中的長輩相處;公共托老中心的長者也透過活動的參與變得更有活力。透過全齡生活館的規劃,在圖書館的空間內,產生人與人、人與書彼此相互交流的溫度,就是圖書館存在於這個場域的價值。


  針對當地居民與現代家庭需求,三峽北大分館也在四樓打造兼具多面性、複合性與動態性,可凝聚家人情感的兒童室與故事屋。整體以「知識魔方」為設計概念,於空間內布滿方塊元素,小朋友與大人皆可進入立方造型的閱讀空間,在大熊布偶的陪伴下,或坐、或臥,享受充滿童趣的閱讀時光。半戶外閱讀遊戲區則設有彩色大型積木與動物造型座椅,以遊戲的趣味性,吸引孩子閱讀。陳雅貞指出,社區中有許多新手爸爸、媽媽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教育,也有很多祖孫共讀的畫面在圖書館裡發生,三峽北大分館期待讓圖書館由親子推向幸福家庭閱讀的場所,構織出美好的閱讀景象。

  

新北市立圖書館三峽北大分館以植生牆構成主題書牆。
  今年1 月到任的三峽北大分館現任主任黃鎮期許,從出生到死亡、從安全到精神的提升,未來圖書館皆能發揮它的附加價值,真正融入社會,成為社區中不可或缺的小7(便利超商之意)。

  

  除此,位於三峽北大特區、緊鄰龍學公園的三峽北大分館。在建築設計上還特別善用環境優勢,設置大面落地窗收納公園美景,在面向公園的空間中設計了錯落的半戶外空間及立體綠帶。讓使用者在圖書館中,可以一邊閱讀,一邊享受與公園、美景的互動。建築師更融入綠建築概念,以植生牆打造主題書牆,並運用雨水回收澆灌植栽,使得擁抱公園綠意的三峽北大分館,榮獲內政部評定核發鑽石級綠建築標章證書、國家建築金獎—公共建設優質獎,以及評審團特別獎首獎等獎項。


  每座優質的圖書館建築、空間背後都有著許多人的付出,不論是建築師、館員……,為了讓圖書館的美感與機能可以同時完美呈現,從最初的設計規劃到完工之間,彼此的意見多多少少有所分歧。在去年3 月三峽北大分館開幕前的一個夜晚,陳雅貞在微光下,細想圖書館興建過程的點點滴滴。她說,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圖書館更好,這份心意是相同的,應抱著感恩的心,相互給予尊重。也因為如此,三峽北大分館成為許多使用者認同的優質圖書館。


中市圖新總館 以新思維引起閱讀共鳴

臺中市立圖書館館長張曉玲說,新總館臺中綠美圖是在風景中的一件藝術品。(臺中市立圖書館提供)

  圖書館新館的建設不停歇。預計於2020 年完成的臺中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以下稱為臺中綠美圖),不但是國內首創結合圖書館與美術館的複合式功能建築,也是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妹島和世在臺灣的第一件公共建築作品,以「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為設計理念,將在國內圖書館歷史創下劃時代的意義。


  臺中市立圖書館館長張曉玲表示,以往雖然也有圖書館中規劃美術展覽的區域,美術館中設有小型圖書館的功能,但圖書館和美術館的角色就如同主角和配角,臺中綠美圖則是讓圖書館和美術館成為最佳男女主角。臺中綠美圖坐落於水湳智慧城,基地面積約2.6 公頃,為地下兩層及地上七層的建築,總樓地板面積約1 萬7,545 坪,館內8 個空間相互連結,建物由普立茲克獎得主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國內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合作進行設計,預計於2018 年動工,2020 年完工,2022 年正式啟用。


臺中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臺中綠美圖)讓讀者可以直接面對面感受與交流,串起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讀者,引起閱讀共鳴。(臺中市立圖書館提供)  張曉玲指出,圖書館可以提供給讀者的各項服務目前已經幾乎達到極致,因此在思考如何擘畫未來的圖書館風貌時,必須有長遠的思考,未來的圖書館不只是藏書館,而是閱讀、學習、休憩、交流的空間,「以人為本」的規劃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打破傳統圖書館框架,以創新思維引起閱讀共鳴。
 

  臺中綠美圖擁有8 個大小不一的空間,彼此互相連結,動線友善清楚可達,創造出許多不經意的融合空間,採取分齡分棟設計,藉由圖書館裡兼具藝術、美術館中備有圖書之設計,雙館資源分享,跨域加值。空間功能包含教育、展覽、兒童遊戲等,滿足各年齡層、各族群的空間需求。打破傳統圖書館僅限於出借圖書的框架,不只借書,也可以由人與閱讀活動營造一個沒有壓力的交流場域,讀者可以直接面對面感受與交流,串起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讀者,引起閱讀共鳴。將圖書館打造成一個智能的、會自我更新、不斷變化成長的有機體,讓人們造訪時有高便利性和高質量的信息和服務。


臺中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臺中綠美圖)內部建築設計多數採用挑高設計,創造寬廣的展覽及圖書閱覽空間。(臺中市立圖書館提供)  妹島和世認為,臺中的特色是陽光,因此充分利用在地的氣候條件,將設計主軸放在空間穿透感,以群聚的建築物提供適宜藝文活動及閱讀氛圍的場域,藉由各棟之間正在發生的不同活動,感受到動態與多元的視覺經驗,進而啟發對於文化與知識的渴望與追求。


  為展現「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建物部分空間在地面上,部分空間則如懸浮著,風可自由穿越,半戶外的主要入口設於雙館中央,歡迎訪客從各個方向進入,抬高後的建築量體,未來民眾可以自由自在於地面廣場參與多元性的活動,定義屬於自己的臺中文化。

 
  內部建築設計多數採用挑高設計,創造寬廣的展覽及圖書閱覽空間,8 棟建築的一樓及五樓是串連的,讓民眾可自由穿越,延伸活動空間。外觀透過金屬擴張網設計,不同角度、不同氣候都能呈現不同的顏色風格,建築充分融入基地周圍公園的綠意美景中,讓所有人都不自覺進入臺中綠美圖,體現愉悅的閱讀與觀展經驗。


臺中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臺中綠美圖)以「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為設計理念。(臺中市立圖書館提供)  臺中綠美圖也是少見全建物設計隔震層的圖書館,於地上鋼構與混凝土基礎中間配置隔震層,能降低整體鋼結構用量與基地開挖量,也能讓上方建物的結構更加輕巧,達到保護館藏,避免書架傾倒造成讀者受傷,減低地震可能造成的損毀。


  張曉玲說,在臺中綠美圖不必一本正經的乖乖閱讀,因為閱讀行為不只一種方式,可以閱讀人、閱讀風景、閱讀建築,綠美圖提供的是一個讓人自由自在閱讀、想要停留的「心靈空間」,臺中綠美圖就是在風景中的一件藝術品,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從早到晚因天候光線的變化,形成豐富且多變的樣態,待上一整天都嫌不夠。
 


南市圖新總館 全家人共同的好去處


臺南的老街花窗意象被烙印在立面隔柵上,除了幫助建築物隔熱外,也連結的臺南的歷史與展望。(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而另一座正在建造中的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在使用功能上同樣被賦予一個開放的角色;南市圖館長洪玉貞希望,它是一個全家人到了假日都會想去的空間,大家能夠在圖書館消磨一整天,度過既充實又快樂的一天。


  既然期望全家人全天浸泡在圖書館中,餐飲的規劃成為必然。另外,不是每一個人對「閱讀」都會有一定的想法,每個人的興趣也都不一樣。因此,圖書館必須能夠符合各年齡層的生活型態,讓全家人可以在不同角落找到自己的需要;0 ~99 歲的兒童、青少年、父母、樂齡……各有適得其所的空間,也能親子同樂!


  兒童部分,新總館以學習探索為概念規劃了五感體驗空間,透過「聽」、「說」、「讀」、「寫」、「玩」五感體驗提升孩子的閱讀素養。


倒立階梯式立面設計,造型仿若一座大型天篷,除了騎樓意象,更充分考量在地氣候與陽光照射的因素。(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臺灣民眾的「閱讀素養」在國際排行成績並不出色,儘管家長總是要求孩子多看書,但自己缺乏閱讀習慣,也沒有引導的能力。之前,南市圖曾辦過夜宿圖書館活動,就是為了示範家庭作息的理想模式。


  五感體驗空間的設置,除了啟發孩子、提供早期素養教育,也肩負了指導家長的重責,讓家長建立陪伴與引導孩子閱讀的能力。


  為了讓活潑好動的小朋友長時間待在圖書館中不會產生厭倦感,必須提供可以轉換的空間;於是,兒童區開了門就設置一處下挖的露天廣場,雖然是自然開放的空間,卻仍然有圍限的安全,就算父母親待在不同樓層,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安危。


室內室外連貫,建築師希望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成為知識的綠洲;交換思想也交換夢,與市民分享曾經歷過的生活。(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臺南是美食之都,洪玉貞突發奇想的決定在新總館中設置烹飪專區,在這裡,會展示廚具,提供烹飪課程,更會教大家如何品味美食。


  除了美食,臺南市也是一個文化底蘊很深的地方,為了讓臺南人了解先人對城市做了哪些偉大的事,新總館將在四樓設置「臺南名人堂」,除了完整的資料和藏書,也會以策展方式呈現臺南名人,透過多元展示,達到承先啟後、薪火相傳的鼓舞作用。


  可以想見的,「臺南名人堂」這個空間應該是家庭中男主人較會產生興趣的地方。為了吸引男讀者群,影音空間也被賦予重要角色。此外,新總館除了國際會議廳、青少年動漫區、實驗小劇場、文創產業等複合式空間,也整合戶外廣達1 公頃的綠地,提供室內及戶外雙重生活體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特別以實體模型、模擬動畫、說明圖版展出方式,讓社會各界更加了解圖書館新總館評選優秀作品的設計構想及規劃內容。(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作為一座城市的圖書館總館,藏書量一定頗具規模。經過盤算,初估內部藏書有60 萬冊的書,另有40 萬冊罕用書,再加上1 萬6,000 冊的日治時期古書收藏,以及名人堂的作品及文物。這麼龐大的量體如何閒適地安置在這座占地1.5公頃的建築中,對建築師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戰。


  預定2019 年底正式開館的南市圖新總館,歷經17 家國內、外建築師競圖,最後評選出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荷蘭Mecanoo 建築事務所合作的團隊,他們所規劃的圖書館,是意圖打造出「我們這個年代的廟埕廣場」;一個可以相會、學習、保持消息靈通的場所。


  為了展現這樣的意象與功能性,在硬體外觀上,設計師以臺灣騎樓特色的倒立階梯式立面設計;一樓到四樓漸漸往外擴展,外牆以竹林般的細長柱群撐起整棟建築物,挑高的大廳一進入就可以看到各個樓層,室內室外連貫。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荷蘭Mecanoo 建築事務所合作的團隊,在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競圖中拿到第一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圖書館的最上層,一面望向中央山脈,另一面向著市區,立面隔柵上烙印著臺南老街的花窗圖騰,除了有阻熱功能,也連結了臺南的歷史與展望。


  倒立階梯式立面設計,造型仿若一座大型天篷,除了騎樓意象,更充分考量在地氣候與陽光照射的因素。但就現實面而言,代表著三到一樓空間面積逐樓退縮,如何在有限空間置入豐富的藏書量後還能確保充分的流暢感,這是館方和建築師運籌帷幄過程中最大的難題。究竟,明年底這座受人期待的總館會以怎樣的面貌亮相,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見真章。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