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開拓旅行文學的新領域─評介《縱橫天下》

文:歐宗智(臺北縣清傳高商校長)

著 者:舒國治等
出版者:聯合文學
出版年: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初版

1

  旅行,擺脫生活中千篇一律的作息、角色與束縛,不僅可以填補因疲累而空乏的身心,促進我們心靈的新陳代謝,更可以滋潤因封閉而枯乾的人的生命。在旅行的過程中,新的知識、新的體驗、新的啟發,每每唾手可得,我們也從中獲得快樂和成長。

  透過旅行,我們認識世界,而且透過認識世界,越來越了解自己和自己居住環境中的很多事物。在古典時代,旅行即是「啟蒙」,對現代人而言依然如此,旅行者發現自己在旅行前是一種朦昧狀態,經過旅行後則被啟發,促使自己脫離既有的軌道,回頭檢視自己的日常生活,而每個人事實上都有這樣的欲望想要被啟蒙。

  近年來,國人出外旅行的風氣日盛,旅行文學漸漸蔚為風潮,旅行書的出版也更加熱絡,已形成值得注意的文化現象了。

2

  關於旅行文學,不論是旅行文獻、田野調查、定點的異國生活、景點導覽、旅行札記、遊記、冒險故事或各式報導,都吸引著我們,不過,旅行文學絕非蜻蜓點水式的「獵奇、表象、俗定」的膚淺文本,它應該是來自創作者個人旅行的現場參與的體驗,有其人文的深度與廣度,開拓我們的視野,並且總有一些細膩、深情的感情刻畫,觸動我們的心絃,使我們彷彿也經歷了一段引人入勝、饒富意義的旅行。

  為了提升甫萌芽的旅遊文化,以及拉近臺灣與西方先進國家在旅行的知識、技術、態度和成果各方面的落差,長榮集團繼華航之後舉辦「環宇文學獎」,而且引起廣大迴響,成果豐碩,其得獎作品集《縱橫天下》的出版,對於旅行文學領域的開拓與旅行書寫風氣的推展,均可謂別具意義。

3

  全書共蒐錄長榮環宇文學獎徵文得獎作品十二篇,每篇約在四千至五千字左右,最大特色應是旅行所覆蓋的地理範圍之廣及內容的豐富,著者們步履遠及美國、歐洲、東南亞、北非,乃至北極圈,包括描述美國中西部遼闊的曠野、大到可以同時進行十二場足球賽的隕石坑、北極圈的極光、夏威夷佈滿珊瑚礁的紫色海洋、北加州全美碩果僅存的鄉下中國城、歐洲威尼斯、坎城、柏林影展、巴黎音樂節、巴黎近郊繪畫印象主義的發源地、日本關西賞花、馬來西亞叢林生態、菲律賓呂宋島和突尼西亞的原住民族,五花八門,令人目不暇給,如果再將入選存目的三十篇作品納入,則內容之多采多姿,不難想像。

  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學習到天文、生態、人類學、地質學,以及美術、音樂各方面的知識,充分印證了「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當然此也與著者們的專業背景密切相關,像記「隕石坑」、「木化石公園」、「彩繪沙漠」的著者為天文學博士,寫菲律賓小黑人族的著者為人類學研究生,寫巴黎近郊藝術村的著者為美術史碩士,寫歐洲各大影展的著者為資深影劇記者,正因為本身在專業方面的熟悉,其所見所聞所思轉化為文字時才足以深刻。

  觀察、體驗之外,旅行者的反省,每每令人沈思、咀嚼,如〈咖啡館沒有女人〉,著者在突尼西亞社會中觀察到女性的備受壓抑,說「也許到回教國家開家咖啡館,當女老闆,不也挺好」,鮮明地揭櫫女性意識;〈呼喚風的聲音〉著者在探訪菲律賓小黑人族之後,突然意識到「自己是不是自私的帶著追尋蠻荒的心態在行走……什麼才是我心裡真正看待他們的方式?我對他們的著迷,是不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對史前人類生活的好奇?」〈天地之旅〉著者在看過「隕石坑」後,聯想到「從恐龍滅絕以來,人們有六千五百萬年來成長茁壯。但是看看我們自己,不過兩三百年,人類就成為地球上萬千生物中,唯一有能力自我毀滅的生物」,以上在在展現了人文的深度與廣度,不容忽視。

4

  既為「旅行文學」,與實用性的旅遊書最大的區別應是其優美的文學筆法,《縱橫天下》的著者群在這一方面的表現確實美不勝收。

  像首獎作品<遙遠的公路>,針對夜晚行車的感覺,寫道:「車燈投射所及,是為公路,其餘兩旁皆成為想像,你永遠不確知它是什麼。這種氛圍持續一陣子後,人的心思有一種清澈,如同整個大地皆開放給你,開放給無邊際的遐思。」評審獎作品<咖啡館沒有女人>,形容沙漠的人青春特短,風霜陷在溝紋裡。<光舞>敘述極光出現時,「我被四周彷似妖魅的光影包圍著,思想在一剎那間成了真空,身體似乎要隨著那有生命的光飛升」。<呼喚風的聲音>形容呂宋島北部空曠大地,「四周盡是一片荒蕪,時間的鐘擺和空間的輪軸都不再發生作用,除了步行的雙腳,一切似乎都停了下來,彷佛走到世界的盡頭那般孤寂」。<巴比榕>描述名畫家米勒故居,「房間裡,還可以看到「晚禱」的草圖靜置於畫架上,繪畫用的工具亂中有序地擺著,就好像畫家還在一樣,屋舍裡的氣氛凝靜,但並不讓人感到黯淡,反倒是有股樸拙之氣息。」

  行文中,處處流露的文學之美,當可讓讀者微閉雙眼,沈浸其中,細細去品賞、回味。

5

  《縱橫天下》是十二位著者得獎作品合集,題材範圍廣泛,手法多元,但相對的
,也難以避免內容蕪雜以及風格不一的缺點,此外,部分作品似乎資料性過強,或者類同報導文學,亦是美中不足之處。將來的旅行書寫如何在知性與感性之間取得平衡,乃是極其重要的課題。

  由旅行文學獎的舉辦,和得獎作品的出版,的確可以提升旅行品質,幫助一般的旅行者去體認旅行的目的與意義。個別國家、地區;不同的生活與文化;旅行地區、方式、主題與態度的多樣性,而這一切也將加深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對人類文明進程與價值演化的了解。做為喜好旅行者與愛書人,當然樂觀其成,並且對臺灣未來旅行文學的面貌充滿著信心與期待。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