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小朋友心目中,王淑芬老師的童書膾炙人口,有趣精采。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逗趣的故事,投入童書創作十餘年的王淑芬,於2001年架設「王淑芬的文學網站」,網站中有個人作品介紹、讀書心得及讀書會指導方式可供參考,希望透過更開放的時空,和更廣大讀者群交流。
王淑芬 從小作文就拿手
1961年出生的王淑芬,小時候住在台南縣左鎮鄉,雖然是在很偏遠的山區,但最疼愛王淑芬的獸醫爸爸卻常買課外書給她。因此,小時候,王淑芬最拿手的科目就是作文。
王淑芬曾老實說:「我的作文好,應該要感謝爸爸。因為他買了很多優良讀物給我看;為了買這些讀物,他每天早出晚歸,幫豬動手術,打預防針,賺錢買書。」
曾當過國小教務主任、輔導主任的王淑芬,目前是國小美勞老師,天性幽默的她很愛開玩笑。比方說,她認為美勞的主要工作是教小朋友:「水墨畫不是畫在棉紙上,應該畫在臉上或衣服上……」;「畢卡索很偉大,我們看到他要立正……」;「看到人體畫不要哇哇叫,要尖叫……」(以上純屬搞笑)。
事實上,自從事創作以來,王淑芬所得到的兒童文學獎不計其數,包括1983年,<和陽光握手>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少年小說第二名;1990年,<躲避!球>獲台灣省教育廳第三屆兒童文學獎佳作;1991年,<最好聽的故事>獲第十八屆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童話組優等;1992年,<巫婆變心>獲海峽兩岸徵文童話組優等;1994年,<二年仔孫悟空>獲「好書大家讀」年度優選少年兒童讀物獎;1996年,<為什麼,為什麼不>獲第九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文字創作類首獎;1997,<我是白癡>獲「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獎;1998,<小四的煩惱>獲《聯合報》「讀書人周報」年度童書獎。
寫兒童書 廣受讀者喜愛
熱愛讀書的王淑芬,在1993年出版了第一本書《新生鮮事多》,主要是以兒子張宸偉為參考,寫他剛上小學的新鮮事,沒想到一出版後,廣受讀者喜愛,所以又繼續寫了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的故事,也讓她完全沉浸在童書的世界中。
1996年,她在《國語日報》製作的廣播節目「兒童國」中,擔任「淑芬姊姊的童話時間」主講人。1997年,擔任公共電視「童詩之旅」節目主持。1998年,擔任慈濟大愛電視台「小書迷」節目顧問,負責導讀好書。也在當年起,到全台灣各縣市主講「如何推展班級讀書會」,向老師和家長們現身說法,提供帶領孩子閱讀課外好書的方法,甚至在1999年遠征香港,介紹台灣的「班級讀書會」。
在童書出版尚未發達的時候,王淑芬也曾經自費出書,實踐一位台灣童書作家小小的渴望。不過,身為一個兒童文學創作者,王淑芬不敢將寫作視為自我愉悅,但仍強調兒童文學作品應該要有嚴肅的理念,為打造一個天堂,或接近天堂的乾淨世界而努力。
這種使命感來自於她體認到:「我服務的對象,是判斷力較低,可塑性極強的弱勢個體;是給他什麼,他就吃什麼的順民;是等待引領、指點方向的徬徨者;是將要走上前去,成為妝點未來世界的主角。」
號召老師 推廣讀書會
因此,王淑芬除了全力投入童書創作,更積極推廣讀書會,希望號召一群也熱愛閱讀的老師共同加入。
此外,王淑芬更在網站中,提供自己成立讀書會的創意,甚至出了一本《搶救閱讀五十五招》的書,將她經營讀書會的實務經驗公開,讓大家參考。王淑芬以「兒童閱讀」的主題,在三年來走訪了許多鄉鎮和學校,推動「兒童讀書會」、「班級讀書會」,最後整理出55五個實用的活動招數,可用來帶領兒童進入有趣的閱讀世界。
書中也提出許多嶄新的看法,設計不同主題的閱讀遊戲,從熱身遊戲、預讀遊戲、討論遊戲、發表遊戲、心得報告到延伸遊戲,都是推動兒童讀書會時的實用、趣味兼具創意的活動。
不過,每當王淑芬與其他老師分享讀書會心得時,許多老師會說:「最大困難是如何請家長出錢買書。」因此,現在王淑芬乾脆自己寫一些小故事,透過不定期創作適合孩子讀的故事或散文,讓老師們可以列印出來,另外找時間帶領學生進行「迷你讀書會」。
想要進行這些「非課程體制」的活動,尤其需要一群熱情的老師。因此,王淑芬決定在網站上號召一群Books-teacher,提供每位老師一萬元,作為「閱讀基金」,並且不定期舉辦聚會,分享經驗與交流學習。而且,如果王淑芬有出版相關書籍的話,也將會即時贈送給Books-teacher。
名額一開始暫訂十位,讓王淑芬既開心又訝異的是,來自台灣各地方的老師們很踴躍報名,有南投縣育樂國小、南投國小、同富國小,和台北縣成功國小、光華國小、北港國小、樟樹國小、私立光仁小學,以及台北市三民國中、台南市省躬國小。
王淑芬認為,Books-teacher想做的事只是讓學生知道「除了電玩,世界上還有件有意思的事,叫做閱讀」,更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再窮、也要買書;再忙,也要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