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一甲子歲月 守護國土與保衛人民安全

文:姚淑儀 照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淼垚众」看似難字,意圖卻非常簡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關心的除了「多水」、「多土」的事,更關心的是「多人、眾人」安全的事。透過水、土、人的疊加字,展現展覽核心精神,把許多的水、土、人照顧好就是它的責任。

 

淼垚众――水保60巡迴特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以下簡稱水保局)於1961年成立(當時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肩負起坡地治理、山坡地利用管理與監督、坡地防災、農村發展業務等工作。2021年,適逢水保局成立一甲子,水保局累積許多珍貴的執行成果與故事,自3月10日起,於全臺各地舉辦《淼垚众――水保60巡迴展》,以活潑且深入淺出的方式,將這些成果與社會大眾分享。
 

水保教育化為互動遊戲,民眾親身參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綜合企劃組組長簡俊發表示,由於水保局業務大都集中於較為偏遠之地,一般民眾難以了解與自己生活有何關聯,因此,此次展覽不以水保業務為導向,而以「人」為軸心,將水保工作與民眾生活串聯起來。
 

  例如,水資源對生活的重要性為何?土石流對生命財產產生什麼影響?不同主題,由不同的水保從事人員身著專業裝備,帶領民眾逐步了解各項議題,讓民眾能夠輕鬆了解艱澀難懂的專業議題。
 

  「輕鬆、互動」是這場巡迴展的主要呈現模式,因此,水保局捨棄過去靜態展覽,加入多種互動科技,如AR實境技術、電子書、觸動牆等;以及遊戲和道具體驗,如大富翁、砂箱等,以增加參觀樂趣,親身體驗水土保持工作。
 

  水保歷史區透過光雕投影技術,將過去水保局的重要成果於投影牆中呈現,民眾亦可點觸螢幕上的主題內容,了解臺灣的水保事,及透過靜態牆面呈現的水保歷史大事記。
 

展覽延伸至戶外,實地體驗觀察

  水保局運用高科技的衛星影像技術監測坡地管理,透過地面坡度體驗方式,帶領參觀民眾深入了解各種坡地形態,並透過圖文說明,教導民眾如何透過衛星監測,判斷坡地利用是否屬於違規。
 

  另外,以闖關遊戲的方式,帶領民眾了解野溪整治工程由傳統的治水思維逐漸轉化為納入生態友善思維的過程,為減少整治工程可能造成棲地破壞的問題,水保局會怎麼做?在遊戲過程中,闖關者必須以「電流急急棒」的方式來體會各種整治方法的好壞影響,讓孩子在闖關的同時,也學得相關知識。
 

  除了硬體工程,水保局在農村也進行了許多軟體工程,透過展覽展示農村的各項培力及輔導工作,分享水保局如何於農村區創造人與土地的和諧共處。
 

  最後透過變裝機器展示,民眾可選擇扮演水保工程人員或防災專員角色,藉由AR技術,將服裝造型於螢幕中結合顯現,產生QR Code後,便可印製成照片留念。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水保局希望從教育著手,帶領下一個世代一同眺望臺灣水土保持工作的未來。
 

  除此之外,水保局也打破場地限制,展覽期間派有專車,將參觀民眾載至鄉村或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實地了解什麼是坡地、植生、護坡工法等等,而水保局又透過什麼方式,達到水土保持目的。
 

  這場跨越北中南東各地的巡迴展覽,希望能以輕鬆、活潑的方式,鼓勵民眾於展覽中多多動手,同時能多聽、多看、多體驗,以提升水保意識,使水土保持成為可實踐的生活習慣。

 

展覽時間及地點

.5月4日~7月4日
 臺中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7月13日~9月12日
 臺東 鐵花新聚落275號倉庫

.9月21日~11月20日
 高雄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淼垚众――水保60巡迴特展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