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北國際書展有一場關於閱讀的高峰論壇,現今的台灣為了推動閱讀,做了很多事,喊了很多的口號,但是有幾個關鍵因素始終沒有碰觸到,其中一個就是首長的認知與重視,走訪全國各鄉鎮及各公共圖書館後,就會發現誰是推動台灣民眾閱讀最有力的一雙手,無疑的就是擁有權力及預算的各縣市地方父母官了,所以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台灣各地推廣閱讀文化有良好成效的縣市首長現身說法,包括台北縣長周錫瑋、台北縣三重市長李乾龍、台中縣龍井鄉長林裕議、台南縣新市鄉長鄭枝南及台南市長許添財等人,跟民眾面對面分享閱讀的施政理念。
陳昭珍:一本書可以改變一個社會
主辦這次論壇的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陳昭珍教授舉一個例子,她說:「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副館長,來台灣時我問過他:紐約市是一個龍蛇雜處的社會,是一個多種族的社會,為什麼願意在圖書館服務,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他在紐約公共圖書館投入他的青春?他說︰『當我們將一本好書推薦給一個人,這本書會改變他的想法,他的想法會改變他的行動,他的行動會改變這個社會。這就是素質的提升,如何去改變整個社會的素質?公共圖書館這種扎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沒有一座公共建築物能比蓋圖書館的投資報酬率還要高,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工程,鄉鎮圖書館也是民眾最容易親近的知識場域,每一個地方的首長都應該以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副館長這樣的心情來推廣閱讀風氣,進而提升台灣人民的文化素養。
台北縣長周錫瑋 要讓民眾在轉角撞到書
台北縣縣長周錫瑋一開始便以日前閱讀的書籍「我們」和大家進行分享,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展現對閱讀的重視,周錫瑋縣長表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閱讀產生的改變與力量,將使世界變得多彩多姿,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故事,一種生活經驗,從閱讀之中,可以獲得許多的感動與啟發,犯下的錯誤也能從閱讀中獲得救贖。」
周錫瑋縣長認為,在推廣閱讀的過程中,並非只是單方面的增加圖書館的數量或館藏,而是讓縣民有機會養成閱讀的習慣,增加對閱讀的渴望。要使孩子打開眼界,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多讀,閱讀除了課本的知識,更要涉獵各個領域,因此要鼓勵孩子多閱讀課外讀物。知識是相通的,大量的閱讀能增加知識背景,學習便容易吸收。因此在台北縣的學校裡,在每個角落放置書籍,希望學生能夠在「轉角撞到書」,想閱讀時隨時都能閱讀;另外,自去年4月起免費提供全縣國小每班每日1份國語日報,也是全台國小語文教學時數最高的縣市,來加強學生的語文教育,讓台北縣的閱讀教育落實於生活之中。
另外,周錫瑋縣長也指出,說故事是從小培養創造力最好的方法,而閱讀正是培養說故事能力的最大助力。因此台北縣不僅從每座圖書館、每所學校開始推廣故事媽媽說故事活動,希望讓小朋友想聽故事時,隨時有故事可以聽,更進一步推動親子閱讀從0歲開始,讓閱讀自出生起扎根,希望家長在家庭裡,可以跟小孩一起說故事,唸書給孩子聽,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閱讀可以給人安定的力量,讓人的心靈獲得滿足與驚喜,同時還能提升生活品質,周錫瑋縣長最後並以閱讀是一種生活,是一種學習,希望大家都能養成喜愛閱讀的習慣,擁有閱讀的渴望,讓閱讀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打造書香三重 李乾龍市長主力政策
以前被視為文化沙漠的三重市,在市長李乾龍「打造書香三重」主力政策下,漸漸讓圖書館在三重市遍地開花,除了原本的三重市圖書館,還增加了田中、五常、崇德、東區、南區5個分館,中興、光興、慈生、大同、龍濱、菜寮、三德、永福、五華、過田10個閱覽室和後竹圍親子館等書香據點,散播文化種子。目前三重市的5個分館平均分布在各區,而閱覽室的規劃在提供閱讀外,其實也在培養長期進圖書館的人口。未來還會持續廣設閱覽室,因為閱覽室就有如流動圖書館,才能更深入民眾的居家生活。
為了鼓勵全民寫作,提倡創作文學風氣,李乾龍市長也致力於推廣三重文學獎,是少數擁有自己的文學獎的鄉鎮,「城市之窗」三重文學獎自民國93年開辦以來,已進入第5屆,培養了許多在地文壇新秀,現在更增加DV短片徵選,讓文化活動更為多元、豐富,也展現出三重市之人文特質與風貌,深植地方社區意識。
台南市長許添財 深耕青少年閱讀
台南市長許添財對於府城台南的文化定位,期許成為台灣的文藝復興之都。認為閱讀就是文化創新的基礎,所以相當重視推廣閱讀活動,積極帶領市府團隊打造閱讀的文化府城;期待藉由閱讀與市民的生活相結合,提升市民素養,增加市民競爭力。而今年即將歡慶90週年的台南市立圖書館,在去年9月起增加行動圖書館的服務,於台南市安南區偏遠社區定點巡迴服務,滿足民眾知的需求,借閱量每月倍數成長中,另外也備有越南文圖書及期刊,貼近服務新移民。今年即將落成安平分館新館,開始興建東區第二館,籌設南區第二分館,以及土城第二分館造建新館,讓民眾更方便親近知識。
台南市政府同時重視書香種子活動,於世界書香日帶領弱勢家庭兒童參觀書店,並贈送每位兒童自選書籍一冊。許添財市長表示:「從借閱量的分析顯示,本市閱讀人口在國小五、六年級達到高峰後,國、高中學子的閱讀量陡降到谷底。有鑑於青少年是閱讀的黃金期,廣泛閱讀將使其一生受用,圖書館成立青少年HOT特區,主動將優良讀物推薦給青少年學子。」讓因為教育體制,埋首苦讀教科書的青少年增廣閱讀。
而公民社會的活力也在台南市展露無遺,除了有多個社區圖書室、圖書會外,去年,以推動閱讀為宗旨的社團-台窩灣樂閱讀協會成立,開始推展讓書去旅行活動,陸續在火車站、咖啡店、市政府等處設置閱讀站,免費提供書籍給民眾自由取閱,目前已有10處。這個協會還培訓閱讀志工到國小以及隨行動圖書館進入社區帶領兒童閱讀活動,真正落實閱讀的真諦。



新市鄉長鄭枝南 以文化造鄉為目標
身為布袋戲大師黃海岱的弟子,新市鄉鄉長鄭枝南特別理解文化的重要性,他認為這也是現今台灣最為缺乏且鮮少被人重視的一塊,所以他一上任便增加了文化課,從圖書館的發展出發,以「書香‧書鄉」為施政主軸,新市鄉由於南科產業園區的進駐,促使在地人文大幅的提升,鄭枝南鄉長表示:「藉由教育平台,全面推廣藝文工作,藉由閱讀風氣,營造祥和的社會,以文化造鄉為主要目標,這是一個身為地方父母官的責任。」
鄭枝南鄉長認為只要文化水平提升,便可達到社會教育的功能,所以以圖書館為中心,全面擴展社會層面再教育機會,領悟讀書、親子、技能的藝術生活環境。
並且推動儒學、故鄉風情,換回現代人的人性本格,培養愛鄉情懷。未來也將成立新市鄉藝術家學會,集結在地各類藝術家,期待能構築出一條脈絡清晰、意義深遠的藝術長河,進而引領民眾透過藝術賞析,更認識台灣的歷史,更熱愛這塊土地,同時提升藝文素養,帶動藝文人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