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教師效能訓練》讀書心得

文:孫宛芝(臺南師院學生)

書 名:T.E.T教師效能訓練
著 者:Dr.Thomas Gordon湯瑪斯‧高登
譯 者:歐申談
出版者:臺北‧新雨
出版年:民國八十二年

一、內容摘要

  這是一本值得去深入探究的書;著者對教師效能訓練多所著墨。他強調:教與學是兩種具不同功能、截然有別的過程,教是由內而外;學是由外而內。欲讓「教—學」過程有效,雙方必須存在一種特殊的關係,換言之,教師與學生間得具備一種「聯繫」的鏈環或橋樑。由此可知師生間的人際關係是教學之本。

  因為「老師」也是人,所以會有情緒上的反應,既然無法忽視它,那麼該如何面對教學者自身的問題,就值得探討。本書著者認為師生良好關係之建立,存在著三種問題:一、教師自身的問題;二、學生問題;三、二者間的相處問題。第一點指的是老師本身的情緒起伏,即已有根深蒂固的觀念;第二點指的則是學生家庭背景及個性;最後第三點為老師對每個學生的期待及師生間的成見。而教學成效最佳的時候即是三者的影響力最小,欲達成此目標,就需找出問題的根源。

  對於兩者之間的溝通,著者也說明了「聆聽」在課堂方面溝通的意義,如在課堂中運用溝通的技巧,激發更多的討論;同學間有衝突時,讓他們有解釋的機會,而非一昧的指責,或以指導式語言要孩子如何做;而在舉行家長座談會時,如何聆聽家長的感受,了解家長的想法,並建議在親職座談中,讓孩子也加入,使三者有更合為一體的感覺。

  一般當孩子搗蛋、搞怪時,老師大多以責備、規勸為主,實際上卻於事無補。但是這些行為已對老師造成困擾,甚至導致老師心情低落。著者希望為人師者要勇於承認自己的情緒,表達心中的想法。一般人都有被接受的需求,所以當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別人的困擾,通常會為此感到抱歉,在孩子了解自己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後,接著應互換溝通角色來聆聽孩子的苦衷及原因,才能真正遏止此種行為的再發生。

  著者不只針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探討,對於教室的環境也加以說明。因為「教室」有可能也是學習問題的主因,小朋友精力充沛、自我控制力不足,上課自然不容易專心,這就是為什麼國小一堂課只有四十分鐘。此外,同樣的學習環境容易讓人疲累,文中建議教師可將教室佈置成孩子喜歡的空間,有秘密天地、開放教育下的學習角‥……等,但一切以孩子為主體,高度要適中,規矩要共同擬定,經過雙方努力,一定可以使課堂經驗更愉快。

  在本書的第七章,其標題為「教室中的衝突」,這就意味著教室中人物-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衝突,文中提到教師與學生衝突的原因,只有兩種,一種是老師「使」自己的權威變成權力;第二種是老師順從學生,讓學生「自由發展」,只要「井水不犯河水」。前者以強者的權力來管教學生,弊多於利,文中詳盡分析各種影響。後者則要「井水不犯河水」實在太難,但老師多採「忍耐」或「迎合」來面對學生,對學生也沒有太大幫助,反而讓教學、學校成為老師的「地獄」。

  其實衝突並無對錯之分,只是意見無法相合,衝突不是人際的殺手,真正的殺手是:「不將自己的感覺、情緒說出與對方溝通」。事實上,人的背景不同、個性殊異,意見不合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包容對方的意見、接納對方的情緒。

  衝突之後的解決之道就是溝通;而溝通沒有輸贏之分;所以不應當成競賽來看,而是與人相處之道,達到「雙贏局面」的成功。本書中指出,在溝通時可以先表明自己的感受,而後積極的聆聽並了解對方的理由和需求,衝突是由於雙方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平衡,若透過共同的討論、找出解決的方法,那麼彼此的關係將更上一層樓。

  但事實上人們往往不願意把信仰、價值觀、偏愛、個人口味、生活態度……等與人「磋商」,你無法憑任何「調整」的意圖,或通過解決問題達成協議的方式,去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和信念。所以著者建議我們可以是「顧問者」的身分,但強迫對方改變的意圖則是非常要不得的。

  最後著者循序說明如何讓家中成為自然的學習環境、父母如何扮演角色,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並對孩子的成績單應如何看待、如何與教師連成一線、共同協助孩子的成長歷程、培養一個身心俱全的快樂孩子作了非常完整的描述。

二、心得

  念完本書,發現到自己從前的觀念就是把老師神化了。在修習過一些心理學、輔導知識以後,深深感受到教育效果一切由「人際」衍生而出,家庭中親子關係不佳;學校裡人際碰壁,與老師的相處有困難,對學習都是一大致命傷。曾經遇到一個個案,因父親權威式的管制,導致個案沉默不語,表面上似乎是逆來順受,實際上卻只是壓抑,等到爆發之時,將難以收拾。所以我們期待教學品質良好之時,該先了解如何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唯有在互動良好的情形下,才有成功教學之可能。

  然而傳統的師生關係,有明顯的上下之分,學生絕不可犯上,老師也絕不可和學生稱兄道弟,在壁壘分明的狀況下,讓孩子說出心中的困擾便難上加難,即使學生鼓起勇氣告訴老師,也被老師的反應,嚇得打退堂鼓。若老師將自己表現更像個真實的人,對於教學是否有更大的助益,例如讓學生知道老師此時的情緒,一方面可使教師本身更釋懷,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知道老師的難處,說不定在此時還看出了孩子貼心的一面。我相信老師若能承認自己弱點和不足之處,將使學生學會更多的接納,也拉近了師生間的關係。

  在人際溝通方面,我們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等不及別人說,自己搶先說,當對方也很想表達或自己的言語過於犀利,爭吵因此產生,「在說之前先學會聽」應該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本書提到的「聆聽」可應用在各方面,如:婚姻、人際、教學、教學座談會……等,其中以教學中最令我驚訝。以往教學似乎就是老師教、學生學,「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學生大部分時間應該聽老師的教導(至少在教學上),但文中給我一個很好的觀點就是: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給學生的事物,學生一定也有他的看法,單方面的給而無互動,反而無效,此時不妨聽聽孩子的看法,說不定還會有創造性的發現,例如Bloom提出行為目標的六大領域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任何學科都該有學生思考的空間,並讓他們有表達的機會,這樣的情形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但人與人之間仍免不了衝突,面對衝突,著者提出的解決方法就是「溝通」,我覺得不僅可以用在師生關係上,對夫妻、人際、親子間都是改善彼此關係的良藥。像去年十月分發生的十九歲青年弒雙親事件,相信其最原始的原因,就是溝通管道阻塞、解決無門,才犯下如此駭人聽聞的刑案,想想當初若他們其中有人嚐試用文中提到的方法,或許悲劇不致發生。

  雖然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但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將學生視為對等的關係,切忌「指導式」的語言,其實在生活周遭,我們時常可看見犯此定律的例子,上司對部屬指使;丈夫對妻子要求命令……等,衝突由此起,其實只要是人,都有犯錯的可能,過度高壓、自以為是,無形之中就成為自己人際關係的殺手。

  在教育方面回歸問題的根本,就是「家庭」。很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只要把孩子的教育問題交給學校,父母便可自此輕鬆。但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有限,離開學校後,教育大權該還給誰?父母和家庭責無旁貸。但有不少父母困擾要如何讓孩子願意學習,父母的效能成為主要課題,本書詳述其做法,這正可作為親子座談會很好的一個素材。

三、結論與建議

  本書在輔導方面採用羅吉斯(Rogers)個人中心學派理論,相信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能力、人性是向上、向善的,故在諮商中採無條件接納、真誠、提供接納的環境,讓個體用自己的力量成長,發現、解決問題。

  其實即使是小孩子,他們也會有情緒,但通常都被成人忽略、壓抑,這點很值得我們注意,由於孩子的語彙不如成人充足,表達能力無法詳盡,這種情形之下強迫孩子表達只會增加他的緊張恐懼,不如採行遊戲;因為遊戲是孩子最自然的語言,聯合國聲明中明確指出「遊戲是孩子共通且不可剝奪的」,也因此造就了「遊戲治療」。現在的父母常阻止孩子遊戲,認為應做做大人認為「有意義」的工作,殊不知遊戲就是孩子的工作。由此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從遊戲中發洩情緒,而後重新經驗挫折,學習適應現實中的生活。

  而在現代的社會,強者要求弱者、幼者順從長者,似乎是天經地義,因為經驗、體驗較多嘛!這樣的想法有錯嗎?我們忘了考慮居於下位者的感受,尤其是小孩子完全沒有反叛能力,即使有也被壓抑、懲罰,等到有朝一日他有能力時,將不可遏制,猶如「火山爆發」。教師的權威應來自「真才實學」,而非吼叫聲、訓話聲,至於孩子的自制能力該由誰來教?應該把它留給孩子自身去學習,周遭的成人可以表達不悅的情緒,當孩子的行為不為接受,但絕不可以以權力來控制孩子,教師的角色應該是與孩子同一陣營,陪伴著孩子成長,並在適當時機扮演指引的角色。

  想要改變別人是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希望孩子照我們想的路去完成他的人生;期望配偶穿什麼、做怎樣的工作,限制一切能掌控的人,說穿了就是滿足自己需求,忽略了「他」其實也是個個體,他有權決定要怎麼面對他的生命,當然後果也要由他自行承擔,這麼說絕不是放任,而是尊重個體的決定。世俗常認為老師是一個指導性很強的角色,指揮學生慣了,回到家還要控制配偶、孩子,個人認為,不管此種說法正確與否,都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借鏡,期望人人都能調整好心情,扮演好每個角色。

  成為一位「經師」不容易,要成為一位「人師」更是不花點心思是無法達到的。五心上將─愛心、耐心、熱心、童心與上進心,是每位老師要努力的方向,期待在這師資的培育過程中,多多充實自己,將來能為學子們貢獻一己之力。

  最後,對於文中提到美國的大班教學,還有教育部推展的「小班小校」,筆者有一些想法想提出來:教育部預計編列五十七億預算進行小班小校的編制,讓教育的功能發揮淋漓盡致,充分照顧每位學生,但筆者人認為臺灣升學主義當道,家長重視的是「會教」的老師,所以努力讓孩子擠進所謂「人情班」。如此小班小校有辦法實現嗎?制度面未改,而要求人人服從,大家真的會跟進嗎?還有小班小校學習效果真的會增進教學效果嗎?值得教育政策決策者再三思考。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