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移民家庭親子閱讀是迫切需要用心經營的區塊,再不趕緊加快腳步推動,很可能就來不及了!」高雄市立圖書館翠屏分館主任陳哖這麼說。
陳哖的心情,散布在台灣許多不同的角落,大多數人不是不知不覺,就是充耳不聞,和陳哖一樣進而採取行動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
陳哖主任2003年12月5日到職以來,開始在翠屏圖書館積極推動「新移民閱讀運動」,經過2千多個日子持續不斷的耕耘,雖然有著讓她感到欣慰的成績,但心頭上縈迴揮之不去的急迫與焦慮卻更顯沉重。
關切「新台灣之子」
台灣自1987年起,與外籍人士結婚比率逐年增加,2003年達到31.85%的高峰,外籍配偶人數36.5萬人,比整個嘉義市或鳳山市人口還多,對台灣社會結構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和衝擊,其中之一是伴隨異國婚姻誕生的「新台灣之子」。
原生國籍或地區非屬台灣的外籍配偶子女,目前絕大多數都已成長到就讀國中和國小階段。根據教育部統計,97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人數為129,899人,比94學年度的60,258人暴增2.15倍,其中就讀國小部分共有113,173千人,增加速度尤其驚人。
少子化現象愈來愈嚴重,這些台灣未來的主人翁,約占台灣每年新生兒人數的1/8,特別值得關切的是,根據高雄長庚醫院一份針對門診病人的研究顯示,外籍新娘生下的新台灣之子中,63.6%有發展遲緩現象,對未來成長及社會適應,都是嚴峻的考驗;放大來看,更令人對台灣未來長遠的發展力與競爭力感到憂慮。
陳哖主任看到外配家庭困境
「我們當然很擔心孩子將來的人生,」從越南嫁來台灣、家住高雄市楠梓區翠屏里的阮美(化名)說:「但是,老公在楠梓加工區打工的收入不是很穩定,在經濟不景氣下更是每下愈況,養活孩子就讓我們夫妻筋疲力盡,根本沒有能力照顧到孩子的成長問題。家裡沒有錢,明知孩子在人生起跑點就輸別人一大截,沒有辦法就是沒有辦法,對孩子只有感到深深歉疚。」
翠屏里緊鄰高雄市楠梓加工出口區,1/3住戶的家庭背景和阮美雷同,他們的婚姻絕大多數是經由媒介而非情感結合,夫妻不是年齡懸殊就是互動不良,成為子女學習導向對象的可能性極低,子女大多就讀鄰近的翠屏國小和國中,獨特的印記也從家庭延伸到學校,閱讀能力普遍不佳、適應能力不良、欠缺與同儕的合群性與互動性、行為舉止自卑且畏縮,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明顯落後,這些令人感到心痛的身影在校園中很容易就能被發現,但在熙來攘往的社會洪流中,卻又是渺小到很難引人注意。
陳哖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這個台灣多元社會中獨特但值得高度關切的族群。
翠屏分館每個星期五、六、日上午10點到11點是說故事時間,但是參加的人始終不多,陳哖突發奇想:何不到圖書館附近的公園主動邀請小朋友和家長來聽故事?於是信步到公園四處逛逛,沒想到卻逛出大問題。
聘專業志工 主動對話
公園裡有不少外籍配偶三五成群聚集,眼睛偶爾盯著在不遠處溜滑梯玩耍的孩子。陳哖主動上前告訴這些新移民圖書館裡有很多好看的書,可以帶孩子進來看看,外籍配偶媽媽以生硬的中文回應她們是很想帶孩子到圖書館走走,可是沒有身分證不能辦借書證,而且她們只認得幾個簡單的中國字沒有閱讀中文能力,即使有心也沒有能力陪孩子閱讀,更別說為孩子挑選適合閱讀的書。
陳哖沒有因此而死心,主動為新移民解套,開放沒有身分證,也可以用護照辦借書證,沒料到卻碰觸到外籍配偶媽媽最敏感的神經;她們未必有自主權隨意拿出護照,加上有些外籍配偶的公婆不放心媳婦單獨外出,擔心發生難以預料的狀況,或者是不能準時回家料理家務,態度上大多持反對立場,使得圖書館雖然對新移民親子敞開大門,多所顧慮的外籍配偶走進圖書館的意願還是不高。
有著摩羯座剛強毅力的陳哖再接再厲,將圖書館被動式服務化為走動服務,主動與對新移民非常了解的「財團法人高雄市生命樹國際關懷協會」志工合作,聘請5名精通中文和新移民母語的志工,攜帶關愛的親和力和小禮物按圖索驥登門拜訪異國婚姻家庭,為就讀國小的新台灣之子導讀兒童故事繪本,引領他們走進閱讀世界。為學習奠定基礎,館方甚至為剛出生的新台灣之子辦理借書證,讓外籍媽媽感受到孩子是如此備受重視!
許多外籍配偶在母國都具有高中或大學學歷,對圖書館主動登門協助孩子閱讀,歡迎之外更是重視,逐漸跟著孩子一起共享親子閱讀的樂趣,閱讀能力也和孩子共同成長,甚至學會用中文說故事給孩子聽。
引導外配走進網路世界
以翠屏圖書館和5名志工的能量,要協助所有外籍配偶子女迎頭趕上落後的閱讀能力,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陳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她樂觀的說:「我們一點一滴做,相信滴水終究能穿洞。」
翠屏圖書館的信心有如漣漪慢慢擴散,主動要求志工到家伴讀的新移民家庭不斷增加,甚至外籍配偶主動要求圖書館開設免費電腦課程,讓她們了解孩子喜愛優游於電腦世界的原因為何。
陳哖相當認同這個請求,她認為電腦課程可以更進一步縮短外籍配偶與子女和社會的數位落差,進而為她們創造社會與經濟方面的多重機會,也為家庭帶來更多值得樂觀期待的希望。翠屏分館因而為外籍配偶陸續開辦好幾個梯次的電腦基礎班和進階班。在社區資源協助下,館方陸續蒐集到24台免費捐贈的報廢電腦,經過整修後提供不同梯次電腦課程使用,並從最基本的學習鍵盤文字輸入開始,慢慢引領外籍配偶走進廣闊無垠的網路世界。素質普遍不錯的外籍配偶進步神速,很快的就能運用網路資源,也知道如何為孩子過濾把關不良的資訊,更熟練到在拍賣網站上操作商品買賣,或是架設具有家鄉獨特風格的部落格,這些成就讓外籍配偶在這塊新的土地上重新建立信心以及為人母親的驕傲。
「這是台灣帶給我許多驚喜之一,」來自印尼,擁有專門介紹印尼美食部落格的朱美芳(化名)說:「尤其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長,不再存在令自己惶恐的數位落差,也為自己培養終生受用不盡的學習動力,這是再美妙不過的事。」
開設新移民女性讀書會
看著外籍配偶經由閱讀和學習找到全新的生命出口,陳哖在欣慰之外,更感到任重而道遠。她規劃在虎年農曆新年過後,在同時兼任主任的高雄市立圖書館楠梓坑分館為外籍配偶開設「新移民女性」讀書會,將目前由志工到家伴讀的服務由點擴及到面,加強更多新移民家庭及子女的語文和閱讀能力。翠屏圖書館也計劃再充實外籍配偶母國語文的館藏圖書,並不定期舉辦以外籍配偶母語朗誦詩詞的戶外動態閱讀活動,為閱讀增添多元、嶄新且豐富的活力和魅力。
「我的目標很簡單,」陳哖表示,不管是台灣本土或外籍配偶出生的新台灣之子,都有追求相同閱讀水平的權利,外籍配偶的子女繼續被侷限在特定的圈子內無法走進閱讀世界,從長遠來看相當危險,我必須協助他們走出來,和所有同伴一樣,經由閱讀完全與台灣文化融合,不分彼此,一起生活,一起成長,成為台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翠屏圖書館為了開啟台灣之子的視野,意外扭轉了許多外籍配偶的社會價值,透過圖書館,人生閱讀,也閱讀了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