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閱讀不只可以透過書本,更可以在生活中親身感受與實踐。創作者以各自獨到的視角書寫地方,記錄生活的況味與心靈的成長,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走進不同文化的風景裡,展開一場認識世界、探索自我的知性之旅。
書籍不只是知識的來源,也是打開社區和地方靈魂的窗戶。藉由書籍感受臺灣甚至世界各地的獨特魅力,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質。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契機,我們能以一種更深刻、更細膩的方式體驗這個世界,也促使我們反思自己生活的環境和文化,並進一步與世界建立連結。
走入市井巷弄 探索城市的靈魂
《雨港顏色:城市觀察畫家走繪基隆》是一本充滿藝術感的書,作家兼畫家鄭開翔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基隆這座港口城市的雨天景象和街道風情。鄭開翔也提及「這是給基隆的情書。」
基隆的雨常常被人們視為灰暗、不太受歡迎,但在這本書裡,雨中的街景變得充滿詩意,就像一幅幅水彩畫。透過這本書,讀者能看見基隆在潮濕氣候背後的溫暖和韌性,以及當地人如何與這樣的自然環境共存,這是基隆最動人、最特別的故事之一。
這些畫面和文字不僅讓讀者看到基隆的美麗,也引發讀者反思,如何在面對自然挑戰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基隆的街巷中充滿著市井的生機,每一處小巷,每一處港口的轉角,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小故事,這些故事深刻反映出居民的生活方式,讓人看到一座城市的靈魂。
《台中私房小旅行:在地導遊深度攻略!跟著捷運輕鬆遊,人氣景點、絕品美食、藝文散策,半日&一日這樣玩就對了!》邀請我們深入探索臺中的角落。書中的旅遊指南涵蓋了古蹟文青旅行到傳統市場、創始老店朝聖到特有小吃、博物館巡禮到夜市……走踏最迷人的巷弄新風景!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旅遊指南,而是鼓勵讀者放慢腳步,認真感受臺中這座文化城市的魅力。
透過這本書,我們不僅在旅行,也在理解和欣賞臺中的文化和生活。臺中的文化底蘊豐富多樣,從歷史遺跡到現代的藝術空間,每一個角落都蘊藏著屬於這座城市的故事。閱讀這樣的書籍,讓人想實際走訪這些地方,啟發讀者用新的視角看待城市的變化與成長。
從市場到家的路 串起文化延續與傳承
臺南被認為是臺灣的歷史古都,而《菜市.台南》則通過菜市場這個切入點,帶領讀者探索臺南的日常生活。菜市場是臺南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這本書不僅介紹了市場裡的各種食材和美味佳餚,還揭示了食物背後的人情故事。
作者陳薔安自小成長於臺南,帶領我們穿梭府城百年菜市,窺看當地人買菜、製衣、過節、張羅日常的傳統場所;記述經營過三代,抑或是近年才在這裡落腳的店家,這是臺南最庶民的一面,也是你我對生活的念想。透過這些互動,能感受到臺南人對食材的尊重和對生活細節的講究,這些都是當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拍拍翅膀回台南:寫給女兒與安平的情書》從更私人的角度出發,把安平的記憶和情感轉化為一封溫柔的情書。最愛說故事的導演盧建彰,總介紹自己的家族與鄭成功上岸後,賜住在安平古堡王城西,非常以「安平人」身分為榮,講起臺南一定是淚水與口水縱流,無論是安平老家旁屹立百年的古蹟,或是兒時與爸媽騎車吃的意麵宵夜,都構成他的鄉愁滋味……。
盧建彰寫給女兒的這封「情書」,充滿了對家鄉的深情,安平的街道、古老的建築,以及那些隱藏在舊牆背後的故事,通過文字變得更加生動。這本書不僅是對過去的懷念,也是對未來的傳承,讓更多人理解臺南不只是建築和風景,而是無數家庭的情感聚集。這種情感的傳承融合了對地方的熱愛,以及對家庭的珍視,文化的延續正是從這些小小的情感匯集而成。
跟著書本旅行 發掘文化的多樣面貌
除了臺灣的地方故事,我們也可以通過閱讀來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京都:四季遊》帶我們走進京都的四季變化中,春天的櫻花、夏天的祭典、秋天的楓葉、冬天的雪景,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風景和活動。
作者柏井壽身為土生土長的京都人,是京都旅遊、京都旅宿主題方面的主要領頭人物,有著極強的取材力、精準的文字描寫、獨特的眼光,造就出獨樹一幟的「柏井壽風格」。柏井壽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京都,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這座古城在不同季節的變化,這本書不僅帶我們旅行,也讓我們對日本京都有更深入的理解,並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獨有的傳統文化。
京都四季的變化不僅是自然景觀的轉變,更是文化和人們生活的寫照,讓人感受到文化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每一場祭典、每一次季節的更迭,都是京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文化活動也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連結與歸屬。
《美國人帶路,美西即刻出發!》則以美國西部為背景,作者Dr. Phoebe現為洛杉磯執業牙醫師、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欄「小牙醫的觀察站」作家,以在地人的美西視野,邀請讀者跟隨書中的介紹去感受美西的壯麗和自由。
從大峽谷的壯觀到舊金山的金門大橋,這些景點代表了美國西部精神中的探索和冒險。還有介紹暢玩遊樂園攻略,如經典迪士尼樂園、童趣諾式莓園、刺激環球影城;季節慶典活動,如米訓所聖誕燈節、新年玫瑰花車遊行、爬上好萊塢標誌、登上金門大橋、探訪惡魔島、納帕酒莊品酒、大熊湖划獨木舟、太浩湖滑雪、錫安溯溪等。藉由這本書,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美國文化的多樣性和開放性,理解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55歲,第一次走朝聖之路,用自己的方式輕鬆完成:不必吃苦!跟庇護所、吃不好說Bye,肉腳0基礎也能好好體驗》作者黃玲蘭藉由文字,紀錄她的聖雅各朝聖之路經歷。旅途中,她發現許多7、80歲的外國人,不被最少花費、自我挑戰和磨練等外在因素捆綁,不同年齡層有各自的「走路方式」。黃玲蘭藉此向讀者分享,如何用輕鬆的心態走完著名的朝聖之路,也適用長者或是甚少高強度運動的人們,提供讀者人生圓夢的實踐做法。
路途中的每一段風景、每一次與朝聖者的相遇,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透過這樣的旅程,黃玲蘭學會了如何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理解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感恩的重要性。黃玲蘭在書中強調「不必吃苦也能好好體驗」的理念,讓讀者理解朝聖不一定要艱難,它可以是每個人都能參與的文化活動,讓人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態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尋訪歐洲名人的蹤跡》則帶讀者進入歐洲,探索過往世紀改變世界的名人足跡。書中介紹的名人不只是歷史課本中的名字,而是真實的人物,包括了文學家、藝術家、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等50位歐洲名人的生命軌跡。閱讀這本書就像歷經一趟時空旅行,乘著文字回溯他們曾走過的路、住過的地方,以及特別有歷史意義的古蹟等。透過這些人物故事理解歐洲的文化,窺探他們生活的世代。
與文字同遊 探索在地文化的價值
世界的多樣性來自於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文化背景,寫作者打破時空限制,將不同區域的獨特故事,透過文字敘述傳達,期許讀者藉由閱讀,感受其中細膩的文化情感,加深對地方的理解和認同。
閱讀地方文化類型的書籍,能更深入的了解一個地區的靈魂。不論是基隆的雨、臺中的城市生活、臺南的市井人情,還是京都的四季變化、朝聖之路的內心探索、中古世紀歐洲的生活風情,這些書籍讓我們對不同時代、不同空間的地方民情有更具體的認識,無法實際走訪也無妨,藉由閱讀探索在地文化,與文字同遊,展開一段跨越古今的文化之旅。
書訊
《雨港顏色:城市觀察畫家走繪基隆》
作者:鄭開翔 出版社:奇異果文創
《台中私房小旅行:在地導遊深度攻略!跟著捷運輕鬆遊,人氣景點、絕品美食、藝文散策,半日&一日這樣玩就對了!》
作者:克里斯.李 出版社:創意市集
《菜市.台南》
作者:陳薔安 出版社:遠流出版
《拍拍翅膀回台南:寫給女兒與安平的情書》
作者:盧建彰(Kurt Lu) 出版社:有鹿文化
《京都:四季遊》
作者:柏井壽 出版社:時報出版
《美國人帶路,美西即刻出發!》
作者:Dr. Phoebe 出版社:時報出版
《55歲,第一次走朝聖之路,用自己的方式輕鬆完成:不必吃苦!跟庇護所、吃不好說Bye,肉腳0基礎也能好好體驗》
作者:黃玲蘭(Tina) 出版社:墨刻出版
《尋訪歐洲名人的蹤跡》
作者:歐洲華文作家協會 出版社:釀出版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的創辦人與主編,運用讀書會社團分享書摘與讀書心得,不僅將書中精華分享給大眾,也希望提供精神糧食,用閱讀為每個人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