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分不開的兩件事,也許你曾聽過爸媽講故事、聽過老師講故事、聽過故事姊姊、故事媽媽講故事;或者,身為父母的大人們,也曾經拿著故事書和繪本,坐在孩子的床邊,講故事給孩子聽。
「很多父母都認為,說故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永和社大兒童文化研究社社長曾美慧說,每當社團到外面去做公共服務,講故事給小朋友聽時,父母們的反應總是這樣。



講故事 一點也不難
許多爸媽看到兒童電視節目裡的主持人,或者外面專門說故事給小朋友聽的故事哥哥、姊姊,他們會唱、會跳、會演奏、表情又誇張,再加上華麗的服裝造型,於是就留下了這麼個「講故事很困難」的印象。
永和社大兒童文化研究社社團,同時也是小大親子讀書會聯盟的一員,社員們熱愛繪本和兒童文學,也期盼推廣「親子共同閱讀一本書」的概念。在公共服務的過程裡,看到爸媽們對「說故事時間」的各種反應。有父母對「講故事」感到退縮,也有爸媽把小孩的聽故事時間當作自己休息的好時間,結果失去親子共讀的最基本意義。
「講故事很容易,不需要華麗的服裝或誇張的道具,因為那會讓小朋友的注意力被分散。」曾美慧說,大家總是好奇「講故事」該如何開始?答案是「就這樣自然地開始」。首先拿起故事繪本,將圖片向小朋友展示,然後照著作者的本意,忠於原著地朗讀繪本上的字句。
曾美慧解釋,一本好的繪本,就是一本好的繪畫作品,更是一本好的文學作品;繪本是圖和文字的完美結合,運用繪本說故事,不需要太多的加油添醋,因為好故事已經足夠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了。
親子共讀 爸媽別離開
兒童文化研究社社員張君瑜說,自己在講故事的時候,就是小朋友的「鯨魚奶奶」,讓小朋友聽起來很親切。張君瑜和其他社員都曾經在書店講過故事,也在幼稚園、甚至是公園裡面講故事給小朋友聽。「只要看到小朋友,就會想要講故事給小朋友聽!」張君瑜笑說。
「親子共讀、或者聽故事,都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張君瑜強調,所謂「親子共讀」,當然是指大人和小孩一起閱讀一本書。以前在書店講故事時,有時會見到爸媽把小朋友放在書店的童書區,然後自行離開去辦別的事情,十分可惜。
張君瑜說,在一般家長的觀念中,會認為小孩如果可以自行閱讀文字,就可以自己去看書。爸媽講故事,似乎僅限於認字不太多的小小孩。然而人在閱讀書本時,習慣性地會先看字、再看圖,這樣的閱讀方式造成的「時間差」,反而不如讓別人朗讀文字、聽者專心看圖。「圖和文的表達方式不同。」張君瑜認為,專注在文字上的閱讀方式,可能也會漏掉了圖片要傳達的意思。
「師長會為了教學目的,預設繪本的功用。」張君瑜說,一本好的繪本,不會只能局限在某一個領域,也不是只能用在教生命教育、科學、兩性等,以「目的」導向為主的教學,有時可能反而局限了讀者的想像力。
「孩子的感受力很強,但是需要時間醞釀,大人才會看出繪本對小孩的影響力到底在哪。」張君瑜說,小朋友和大人比較起來,反而更有可能是說故事高手喔!
柳宗元和幼稚園小孩
兒童文化研究社前任社長沈采儀,本身是幼教老師,每天都要面對小朋友們。她用1974年出版的繪本《黎明》來舉例,《黎明》是繪本大師優利修爾維的作品,繪本內容則是以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漁翁》發想:「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沈采儀說起向學生講《黎明》的經驗,看起來很深奧的唐詩搭配了如水墨一般淡彩的圖,打開繪本第一句是:「好安靜。」師長們可能會懷疑,小孩聽得懂嗎?了解唐詩的意境嗎?但是當沈采儀讓學生們看到繪本上的圖,僅僅是簡短地朗讀了3個字「好安靜」,經典圖文讓小小學童們瞬間安靜了下來,專心體會千年前詩人筆下的山水。
聽過故事以後,學生們也安靜地思考著,有學生向沈采儀要求再講一次,結果他們總共聽了3次《黎明》。故事結束之後,某次一位家長說:「昨天小朋友跟我說,『東西在角落裡』,這樣似乎不屬於這年齡層的用字遣詞,真是讓我嚇到了!」家長的驚喜,則是來自於繪本和聽故事的潛移默化。
好繪本 經得起時間考驗
曾美慧提到,父母和老師們最希望知道的,莫過於「如何選好書」以及「如何講故事」。要選擇優秀的繪本,如果不知從何開始,則可以參考「出版年份」。好書經得起時代考驗,能夠和時間並存而不被淘汰的繪本,通常就是經典繪本。曾美慧建議,新手可以選擇出版超過20年的繪本,因為這樣的繪本都有一定的內涵和代表性。
兒童文化研究社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會在公共服務時間裡,到公園講故事給小朋友聽。曾美慧說,社員們帶著繪本和草蓆,到中和四號公園去,通常是週六的下午時分,會先在公園裡面向經過的親子們宣傳。
「等一下要講故事喔!免費的,歡迎大家來聽。」一開始,有些父母以為這是書商來賣書的,聽完覺得不錯,還會問他們:「書多少錢?我買一本。」然而,在戶外講故事是一種挑戰,不像在書店的室內環境,有冷氣、不會有汽車聲干擾,在戶外的突發狀況很多,社員們在學習應對中,也更精進了自己講故事的功力,非常樂在其中。
「我們還會講故事給彼此聽!」張君瑜說,不是只有小朋友可以聽故事,大人也很需要聽故事喔!如果父母覺得孩子大了,可以自己閱讀,那會少了很多親子共讀的樂趣。「只要孩子還願意聽你講故事,就繼續講下去。」親子一起聽故事、講故事,是增進彼此感情的好方式。
(兒童文化研究社部落格:http://blog.yam.com/childrenculturestudy)(本文原載台灣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