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全球百老匯─主播現身說故事 小朋友樂在其中

文:林紜卉 照片提供:林紜卉

  自東京搭乘上越新幹線,經過埼玉縣、群馬縣,往日本海的方向行駛大約2個小時,即可到達終點新潟車站。兩旁的景致也從擁擠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漸漸的被稻田與翠綠的山脈取代,當新幹線的車門打開吹來一陣清爽帶有海味的涼風時,就知道新潟市到了。

  大家對於新潟的印象,也許是來自於川端康成的小說《雪國》;也許是2004年發生中越地震時,由電視實況轉播,搶救受困小男孩的那一幕;亦或許是最近常在市面上看到,從日本新潟進口的越光米與日本酒。無論是哪一種,有沒有想過,出現在電視上的主播,竟然會搖身一變,出現在新潟的幼稚園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呢?在新潟,這一幕就有可能發生。

企劃體驗活動 與小朋友同樂

配合道具演出,故事說得更生動。  在靠近日本海的新潟市,有一家當地的電視台,新潟放送(BSN, Broadcasting System of Niigata Inc.),已經默默耕耘了8年的時間。自2002年開始,電視台秉持著回饋社會的心,企劃了一連串關於兒童的活動,稱之為Niigata Kids project。主要是電視台透過本身製作的電視節目,傳遞對於兒童與育兒的關懷。

  一連串的活動內容,如春天的時候,為了體驗農夫的辛苦,舉辦親子插秧的活動;秋天時體驗收割的樂趣;或者是舉辦大自然的體驗營,與小朋友一起在山間漫步。這些活動除了本身就具有吸引力之外,另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與電視台的主播一起同樂。像參加大自然的體驗營時,你會發現在前面的嚮導怎麼是平時只在電視上出現的主播。

共讀繪本 活動持續不輟

  除此之外,說故事也是活動其中的一項。特別的是,主播們會到保育園(0歲到學齡前)與幼稚園(滿3歲到學齡前)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在2002年就開始的這項活動,一開始是為了製作與新潟有關的繪本,2003年順勢就開始了主播說故事的企劃。至今,已經製作了一系列共3本的繪本,說故事的時候使用其中的一本。從2003年11月到今年的10月為止,已經到新潟各個幼稚園與保育園舉行了89次的說故事活動。

  無論是發生在2004年的新潟中越地震,或是發生在2007年的新潟中越外海的大地震,都看得到主播們的身影。主播們除了在災區報導地震的消息之外,另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撫慰災區小朋友受傷害怕的心靈。2004年的中越地震發生後,在短短的2個月內,以超過每週一次的頻率,共舉辦了11次的說故事活動。2007年地震發生時,則更甚於之前的經驗,在短短的2周內舉行了7次。

  說故事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30分鐘,但是對主播們而言,則代表著不同的意義。主播高橋先生在剛開始說故事的時候,深怕小朋友不專心吵鬧,結果竟然連1、2歲的的小孩兒都聽得津津有味,真是被小朋友驚人的注意力嚇了一跳!

  他認為,30分鐘所代表的不僅是說故事的時間,也是他可以站在第一線,與觀眾作近距離接觸的片刻,提升觀眾對電視台的印象,更希望其中也會有小朋友,將來想在電視台工作,或是當一名主播,真是一舉數得。

小朋友專注力 令人折服

  主播田卷小姐也同樣的被小朋友驚人的注意力嚇到。她認為,小朋友大概是因為還不識字,所以能不受限於文字,憑藉著說故事者的聲音與圖畫,就可以發揮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的想像力。其實,說故事的最佳情況是在家庭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但並非每一個小朋友都可以如此,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與平日說故事的幼稚園老師不同。對小朋友而言,可以與主播做更近距離的接觸。主播們在幼稚園,其實有點類似特別來賓的感覺。看到平常只會出現在電視的主播,突然變成說故事的大哥哥大姊姊,早就為有趣的說故事加分了許多。主播們除了說故事之外,也會添加一些小遊戲,或是上主播台前練習用的繞口令,當然最令人好奇的主播台上的趣事,也變成說故事的一部分了。

  身為媒體工作者的一分子,也是公眾人物的主播,對大眾的影響力勝過常人。但是他們不限於平時在電視上光鮮亮麗的模樣,而是站在第一線,盡一己之力服務人群回饋社會。尤其是經過訓練的主播們,本著平日播報時聲音的抑揚頓挫,偶爾加上些許誇張的表現,難怪即使才1、2歲的小朋友都能集中注意力,專心聽故事。在台灣的我們,是不是也會希望有一天能在幼稚園看到電視的主播為小朋友說故事呢?

來來來!來聽主播大姊姊說故事。生動的演出,吸引小朋友目光。主播到幼稚園說故事。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