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邊境漂流
作 者:賴樹盛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08年
胡慧玲∕文
賴樹盛,1974年出生於新竹。父親經商失敗,一家人困頓流離,賴樹盛自幼讀了四所國小、4年國中。台北商專畢業後,發現自己「對於人群的興趣多於理財,喜歡探索勝過念書」,他考上中興大學社會系夜間部,在立法委員陳定南國會辦公室當了3年小助理,之後到英國東英格蘭大學就讀發展研究所。
28歲時,賴樹盛初抵泰緬邊境,從實習志工到專職工作者,近6年的經歷,寫下《邊境漂流—我們在泰緬邊境二○○○天》,記錄當地歷史背景、政治現狀、國際服務、難民營沿革、男女老少的樣貌,以及「看到他人的貧困,體會朋友的苦難,想做的愈多,益發深覺自我的軟弱和傲慢,結果,瞭解最深刻的仍是自己」。
賴樹盛的工作基地美索,位於泰國領土極西,離曼谷6百多公里,隔著湄河,與緬甸接壞。美索地區,住有「泰族人、緬甸人、各式少數民族,以及從孟加拉移居緬甸後又遷居到泰國的穆斯林,還有自中國福建或雲南移居而來的華人社群……許多國際組織皆在鎮上設置難民服務辦公室,來自歐洲與北美的長駐工作者,以及短暫來去的外籍志工和背包族旅行者。」
緬甸本是魚米之鄉,自然資源豐富,是民性溫和的佛教國;1962年軍事政變後,社會主義其名,專制獨裁其實,軍政府壓迫少數民族,實行同化政策,人權指數低落,糧食嚴重匱乏,百姓輾轉溝渠。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緬甸登上國際新聞版面的,都是一則則人禍天災:包括邊境難民營的15萬流亡緬人,超過百萬人躲藏山區和鄰邦;1991年翁山蘇姬獲諾貝爾和平獎,無法赴會親領,且被軟禁至今:去年9月的袈裟革命,無數平民百姓和僧侶受難;今年5月初,納吉斯熱帶氣旋肆虐,海水倒灌,洪水成災,10萬餘人喪生,百萬人無家可歸……
如此長期的、巨大的、深沈的災難。「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泰國工作隊」領隊賴樹盛,在異域、在邊境、在山區、在河濱,協助提供緬甸難民兒童教育方案和社會服務計畫。他彎下腰,謙卑摸索和聆聽,他說:「或許是在海外,語言和文化的差異能夠讓人學習放下自我設限的框架,讓身心更敏銳的去感受周遭環境的瞬息變化,我總發現每個生命故事皆如此令人著迷……。這些人的生命韌性竟是如此深刻真實,一次次觸動著我的心靈深處。」
好逸惡勞的我,怯於離開淋浴間、抽水馬桶、夏日空調的便利生活。我真的,由衷欽佩,賴樹盛2000天在泰緬邊境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