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無國界─歐洲有聲書爆紅 課稅問題起爭議

文:潘彥君 照片提供:本刊資料室

  近一、二十年來,有聲書在歐洲的出版市場逐漸占有一席之地,根據英國媒體BBC的報導,在歐洲出版業,有聲書的市場持續以每年20%的成長率擴張。有聲書不再只侷限於服務視障人士,隨著數字音頻的普及,有愈來愈多的人選擇用聽的方式閱讀。

  從銷售數字來看,英國及德國是歐洲最大的有聲書市場。在英國,去年有聲書的銷售金額高達七千一百多萬英鎊,而德國在2005年也創下一億歐元驚人的數字。隨著有聲書市場的日益成熟,出版業者也透過創新思維搶攻讀者群,例如請暢銷作家親口朗讀自己的作品,美國知名作家John Updike之前就受邀德國某出版公司,朗誦自己的詩集。當然,有聲書之所以大受歡迎,科技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數位音頻和MP3的普及,讓媒體的發展及呈現模式更多元,也助長了電子產品的消費。目前在德國,更有出版業者打算在全國的書店、加油站及超級市場建立下載網絡,增設所謂的下載站,讓消費者可以直接下載喜歡的有聲書,存入個人隨身碟。

東歐屢創佳績 南歐相對疲弱

  眼見國內有聲書市場的成熟,德、英兩國的出版業者也開始將苗頭對準其他歐洲國家的讀者,例如東歐地區。近來在東歐,有聲書屢創銷售佳績,特別是在一些原本沒有成熟有聲書市場的國家,業績最是驚人。相較之下,南歐的有聲書市場就,不少大型出版業者至今尚未有效地在這個地區推銷有聲書。英國有聲書出版協會(British Audio Book Publishing Association, APA)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不少南歐國家仍然傾向將有聲書視為視障人士的專利。七○年代時,在義大利及西班牙都有出版商積極提倡有聲書,卻都無疾而終,部分人士認為缺乏明顯的販賣據點是導致低銷售成績的主因,有聲書在許多大型書店缺席。然而,這也反映出部分出版業者對有聲書的不同解讀,特別是在義大利,不少出版公司認為有聲書不僅不同於一般印刷書籍,更是傳統印刷品的競爭者。

瑞典市場成長 歐洲之冠

在瑞典的有聲書約占8% 的市場,且成長速度居所有出版種類之冠。  雖然英德兩國是歐洲有聲書的龍頭,但若以每年有聲書出版的數量以及種類來看,瑞典有聲書市場的蓬勃發展位居歐洲之冠。過去這十年來,瑞典有聲書的出版成倍數成長,目前約有十來個出版社,每年推出兩百多套有聲書,業者的營收從初期的幾百萬克朗,遽增到今年的三億克朗,這對只有九百多萬人口的瑞典而言,是很驚人的成長與市場潛力。目前在瑞典,有聲書約占8%的市場,且成長速度居所有出版種類之冠。

  有聲書在瑞典普遍的程度,從銷售管道的普及可見端倪。除了一般的書店以及網路以外,百貨公司、便利商店、加油站等都有販售有聲書,種類從偵探小說、戲劇到經典文學都有。

  然而,瑞典蓬勃的有聲書市場,很可能將面臨重大的威脅,原因出在歐洲聯盟。最近,歐盟堅決要求瑞典政府提高對有聲書品的增值稅,從現行課徵的6%提告到25%,歐盟的理由是:有聲書與一般的CD相同,因此適用同等的課稅標準。歐盟的要求引起瑞典出版界的強烈反對,許多作家及演藝從業人員紛紛投書媒體,討論增稅對日後有聲書市場的影響,以及更重要的是將造成區分讀者的歧視待遇。

  有聲書的問世,服務很多有視覺或閱讀障礙的讀者,而一些原本不喜歡閱讀的人,也開始可以透過另一種方式享受文學的樂趣。除此以外,有聲書更造福不少外來的移民,他們可以藉此學習精練瑞典文。畢竟,提供多元的管道讓有不同需求的族群,都能接觸到一個社會的語言,這是牽涉到言論及資訊自由的根本問題。這正是為什麼瑞典的有聲書被當作與一般書籍出版品一樣的課稅,而不同於音樂CD或DVD等。

價格若提升 衝擊購買力

  假設瑞典政府屈服歐盟的要求,提高稅收,這意味著有聲書的價位將提升,威脅到潛在讀者的購買能力及慾望。在歐盟關於增值稅的法規裡,有明定部分商品可以享有比其他商品較低的增值稅,書籍便屬這一類商品。就此角度而言,歐盟的要求似乎與其法規有所牴觸。因此,與其要求瑞典提高稅率,歐盟不妨向瑞典看齊,讓其他會員國跟進降低有聲書的稅率,或許才是根本之道。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