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從「蠟筆小新」的青少年消費文化談起-《激盪少年時》心得報告

文:李宛真(國立臺中二中實習教師)

  人的世界有兩個自我,一個是時間,一個是性別。時間就是人的經驗本身,性別就是人活在經驗本身的那種活著的感覺(余德慧,民85)。青少年正是開始強烈的面對這兩種身分的年齡,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要面對不同的環境與挑戰,生命總有許多改變的時期。幼年期的個體是無法獨立的,而青少年因著身體的改變,尤其是第二性徵的出現,以及外在環境,例如父母、師長的要求,則開始面對他們有記憶以來最大的轉變(歐陽瑞珊,民87)

  每個成年人都會走過青春期的階段,或者順利渡過,或者一路顛簸。回頭觀看那段青澀的歲月,面對自己身體與環境的變化,其實多數人都在一路的茫然與無助中走過。但是一旦經歷了那個時期,成年人在面對青少年時,卻常常忘記自己曾經希求的了解、關懷與尊重。

  《激盪少年時》一書中,提及青少年的消費文化,指出了漫畫書(如蠟筆小新)、特異服裝、偶像崇拜、金錢、性觀念、A片等常見的青少年消費文化。著者深入淺出的介紹,簡易地將複雜的問題分析清楚。並提出了許多中肯的解說與建議,以及成年人幫助青少年的方式。

  本文第一部分藉著書中提及的蠟筆小新等漫畫書,進而探討了解青少年的方式,因為了解是關懷青少年的起點,而懂得關懷才能和他們一起並肩共進。第二部分則由臺灣社會文化發展與壯年人這個世代成長背景談起,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觀看青少年的性觀念,與上一輩的成長經歷有何關連,而這種相關性是否也造成了壯年世代試圖了解Y世代青少年的盲點或障礙。關懷青少年要從了解他們開始,了解青少年則應從檢討自己的成長歷程出發,相信每個世代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一、蠟筆小新與青少年心理

  要了解青少年應得先從接觸他們、接受他們的喜好開始。
  如果不懂得欣賞他們醉心的東西,怎麼可能了解他們呢?

  有關於蠟筆小新的討論,著者用她小學二年級的女兒為例,歸納出一個結論: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對性的意識並不是很清楚。這段討論在這本探討「少年時期」的書中有些突兀。因為小學生和青春期的學生畢竟不一樣。青春期的學生雖然對性仍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但對於蠟筆小新的涵義卻不可能是完全不解的,但著者並未以青少年為對象進一步舉例討論,這可能是著者稍有疏忽的地方。

  一般而言,專家對青少年的分期並無定論,但是約可區分為三個時期(李惠加,民86):
  青少年早期(青春期):女十一~十三歲  男十二~十四歲
  青少年中期(青年前期):女十三~十七歲 男十四~十八歲
  青少年晚期(青年後期):女十七~二十一歲 男十八歲~二十一歲

  本書的討論時期約在上述分類的青少年早期和中期間。在這段期間的青少年,因為身體的快速變化,無疑會帶來心理上的變化,事實上,身體與心理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當生理上有快速的變化時,行為與態度上亦會產生快速的變化;相對的,若生理上的變化轉慢了,態度與行為的變化也會隨著減慢;而青春期的身體內部生長十分明顯,身高、體重的增加息息相關,消化系統等器官的相對大小也發生了變化,還有循環系統、呼吸系統與性線功能亦活躍地生長。所以由身體變化引起的心理變化是不容忽視的。

  除了因身體變化帶來的影響外,青少年期前期的男女會因性別、生活環境、同儕們的興趣、天賦才能、家人的興趣等因素發展出許多新的興趣。在消遣的興趣方面,例如他們喜歡需要花費體力的遊戲和競賽的活動。而在社交的興趣方面,則包括喜歡參加派對、喜歡交談、喜歡打抱不平,想把自己的理想加給別人、喜歡提出不甚實際的建議。至於個人的興趣則多反映在「地位的象徵」,特別在「儀表」、「衣著」與「個人的裝飾」等為顯示個人特質的外在符號上,希望在同儕中獲得聲望,進而受人歡迎。對學校方面的興趣,常受上課內容的實用價值所影響。(歐陽瑞珊,民87)

  這種階段的青少年,對蠟筆小新這類的漫畫,或者是著者提及的「輔導級」漫畫,如「城市獵人」、「七龍珠」會有什麼樣的印象呢?開始看這類漫畫可能只是為了和同儕團體有共通的話題,這種和同輩共同成長的經驗是人人必經的成長歷程。至於漫畫書中提及的容易令人「臉紅」的部分,青少年除了好奇、一知半解、幻想外,多少也會有學習的言行,這些心態對任何年紀的人而言都是很正常的。成人其實並不能「防堵」青少年的思想,與其說努力為他們建立毫無「危險」的安全空間,倒不如先徹底執行漫畫或其他資訊媒體的分級制度,繼而加強正確性觀念的教育宣揚,將偏差的性觀念帶來的影響減至最低。

  至於漫畫帶來的對思想方式的影響,如著者提及的:
  「青少年很容易習慣如此不經大腦組合的用語,久之,邏輯思考便呈支離破碎。」

  漫畫有另一種傳遞資訊的優點,倘若能多提供類似醋溜族、四書,或者如思想與圖畫俱優的幾米漫畫供青少年選擇,便可藉由較容易吸收的方式了解純文字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另外,每個人與生俱來皆有不同的思考途徑,有人是平行式思考,有人則是垂直式思考,並非每個人都能接受文字方式的訊息傳遞,而漫畫正提供了某類先天偏好圖形思考的青少年,另一種接觸資訊的機會。邏輯思考能力的訓練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它是能夠經由其他方式來訓練與加強的,缺乏思考能力不應只是歸咎於看了過多漫畫的情形。

  雖然對蠟筆小新等漫畫書的青少年討論稍嫌不足,但是著者對這類消費文化所提出給父母的建議卻是相當中肯的,也正是父母師長可以參考的做法之一。

  「唯有當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兩者的認知才不致發生差距;也因和孩子一起走過,在他們的世界裡生活過,成人才能成為孩子最忠實、且值得他們信賴的『朋友』;而大人也能在孩子不小心偏離正軌時,能來得及拉住他們蠢蠢欲動的心,給予最適當的箴言。」(陳皎眉,民84)

二、A片、性觀念與墮胎從X世代的成長背景看Y世代的性觀念

  當臺大女生播放A片的事件進行時,我正巧仍在臺大的校園中就讀。臺大女生的播放A片其實並不是一種提倡的作用,而是試圖伸張一種被壓制的女權。當然女權絕對不是公開播放A片所能夠提升的。A片無論是就美感、教育、宣洩情慾等等角度都不該是最好的媒介,那為何社會上多數人樂此不疲呢?直到今日,更有甚者,在廁所拍攝女子如廁畫面,在旅館拍攝男女交歡的種種過程,早已經成為「供需甚大」的「市場」之一。

  其實,無論是A片的問題,或者是青少年性觀念、墮胎的問題,都和我們過去的文化息息相關。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後出生的X世代,也就是大概民國五、六○年代出生的這一輩臺灣青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於曖昧不知的男女情事,只停留在不能聽、不能看、不能說的階段,當然也就和許多被禁的地下書刊一樣,越是禁止,越是猖狂的流行,也越是有偏頗的被認知著。

  這樣的情形,在男性、女性的成長背景中也有著顯著的差異。大部分的男性是偷看著黃色書刊和A片長大的,而女性卻是多由瓊瑤的浪漫愛情故事,男女主角深刻的海誓山盟相伴成長的。於是在談戀愛的時候,X世代青少年的男女懷著上一輩嚴厲的性教育與從環境中得知的片段知識,各自以不同的愛情想法相戀,也就產生了相當大的困惑與衝突。

  漸漸地,在世代交替不是十分明顯的情形下,現今的青少年已被統稱為Y世代(Young generation)。這個Y世代的X世代成長背景的父母或長輩,對自己的成長歷程不見得有反思和檢討的機會與時間,可能只是莫名其妙的「平安」渡過了。加上A片因早已成為以X世代成人為主的社會中間分子生活中,禁忌與刺激的代名詞,似乎也就順理成章地在Y世代間產生了更崇高的想像。臺灣社會在解嚴的開放中,逐步莽莽撞撞的走向民主的希望未來時,各種所謂亂象也就如同任何過渡階段應可預期的出現,成人社會來不及思考與應付從未享受過的自由,面對未曾經過戒嚴時期嚴肅社會的新世代人類,往往只是徒然感嘆一代不如一代。

  其實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徬徨,也會有他們自己的出路。成年人倒不必急著去否定或擔憂下一代的未來。雖然某些限制級的媒體,例如暴力或色情電影,確實有必要加以規範,因為過於氾濫的資訊,青少年不見得有選擇的能力。但是太過於「防範」或者「安排」青少年所能接觸的各類文化,是否是教育的目的,則有待商榷。因為人的選擇能力應該不是以年齡來區分的,某些教育界人士甚至以人本的角度為出發點,強調人從出生就必須開始學會因應環境的能力(李雅卿,民87),只有在相信人類應訓練這樣的環境因應與判斷能力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教育出具備這些能力的成年人。

  在戒嚴時代成長的父母,不也曾懷疑過資訊媒體被掌控的成長時代嗎?誰有資格與能力替脫離幼稚兒童期的少年人決定他們喜歡的東西呢?青少年是成長的一個很美麗的階段,不要用他們不是懵懂無知的可愛兒童,或者他們「還」不是成年人,就把他們歸類為不可如兒童期般「馴服」,或者不可視為成人般「理喻」的可怕風暴階段。他們就是在他們應該有的時期與表現。

  以佛洛依德的心理學理論來說,人生必須經過一個個不同的階段,一旦某個階段無法經歷過,都將對未來產生莫大的影響。青少年階段也是一樣的,一個人必須經歷過身心變化劇烈的青春期,懷疑、修正或徹底改變一些自幼接收的價值觀,重新建構對世界的認知,才可能有更健全的未來人生。

  儘管新世代對外來文化與偶像的崇拜,早已超出成年人理解的範疇,但是試著去接受他們的信仰,了解他們為何熱衷其中,正是成年人的課題。只有了解才可能知道如何給予他們適當的關懷,或者更進一步地提供必要的協助。

  對青少年消費文化的選擇而言,我並不贊成替他們「安排」一個經「設計」過的環境,因為那是不可能的,所有被禁止聲浪限制的,事實上反而會被無遠弗屆的資訊傳遞世界所擁護。正如同現今世界追求民主的潮流一般,你可以選擇發出一種意見,提倡一種文化,你卻不能強求青少年能夠義無反顧的接受。如果,在成年人努力的提供所謂「較好」的文化時,他們經選擇後仍走向目前成年人較難認同的方向,我相信那也是一種我們這一輩無法也無權安排的「他們的未來」。

參考文獻:

  • 莊慧秋著(民85),《紫微斗數的算命人生),《中國女人的生涯觀安家與攘外》,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第13-19頁。
  • 歐陽瑞珊著(民87),《親子之間》,澳洲:教育暨青年司出版。
  • 李惠加著(民86),《青少年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第16頁。
  • 李雅卿著(民87),《乖孩子的傷,最重》,臺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第168-169頁。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