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搭起知識橋梁  國資圖讓閱讀通向各方

文:張名榕 攝影╱莊震烽 照片提供: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南投縣仁愛鄉力行國小、桃園市新屋區蚵間國小、新竹縣五峰鄉桃山國小

知識,是開啟孩子未來的鑰匙,但對缺乏閱讀資源的偏遠區域而言,取得鑰匙之路卻顛簸難行。為平衡城鄉資源落差,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善用各項實體與數位資源,搭起傳遞知識的橋梁,跨越地理限制,點亮閱讀的希望之光。

 

  科技日新月異,當前的閱讀趨勢已是實體、數位並進,同時也強調體驗學習和素養教育。身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公共數位資源提供者,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資圖)致力拓展服務的廣度與多樣性,結合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特性,將最新的資訊及教學資源帶進城鄉各個角落,豐富地方居民的生活。

 

  「閱讀是知識和機會的起點,但城鄉之間依然存在資源落差,特別是孩童的閱讀陪伴與引導方面。」國資圖館長馬湘萍表示,非都市區域囿於地理、經濟或教育資源的不均,部分學校及圖書館能量有限,難以即時回應居民日漸增長的學習需求。近年來在公私部門的資源挹注下,相關設施及硬體設備已有不少改善,若能進一步強化閱讀內容、延伸學習觸角,並為第一線工作者提供專業支持,將對各地閱讀推動更有助益,而這正是國資圖希望著力的所在。
 

桃園市新屋區蚵間國小師生至國資圖參觀,體驗各項圖書館服務及結合數位科技的主題展覽。 國資圖送書至南投縣仁愛鄉力行國小,與學校交流互動。 南投縣仁愛鄉力行國小參加「2024年世界閱讀日」,在開幕式表演泰雅樂舞。


實體、數位雙管齊下 沉浸體驗引發興趣

  國資圖軟硬體設備豐富,持續導入數位科技,打造新型態的閱讀場域,館內設有AI智慧館員、微型圖書館、沉浸式互動廊道等科技設施,並在雲端建置了多樣化的電子書平台與電子資料庫,開放全民共享。讀者無論身處何方、位在山區或離島,只要辦理數位借閱證,就能輕鬆連上國資圖的電子資源,飽覽超過46萬冊、主題內容多元的電子書,也能聆聽音樂、讀繪本、看電影,滿足日常的休閒娛樂需求。

 

  為了將這些優質的公共資源介紹、分享給更多人,尤其是平時較少有機會接觸大型圖書館的學校師生,國資圖2017年起結合教育部「圖書館遊學趣」及技職教育宣傳等計畫,搭配主題活動,優先邀請偏鄉中小學師生來館參觀體驗,截至2024年底,已邀請126所學校、將近5千名學童來訪。


  馬湘萍觀察到,當非都市區域的小朋友來到國資圖,會對各項設備與科技感到新奇,眼神閃閃發光,「閱讀的氛圍是會感染的,透過在國資圖沉浸式學習,可以激發小朋友對閱讀的興趣,使他們的生命有更多可能性。而提供接觸資源的管道,則是我們公共圖書館要扮演的角色。」馬湘萍說。面對來訪學校,館員與志工不僅負責全館導覽,還會依照學生年齡規劃符合需求的工作坊或課程,帶他們參觀藝文展覽、科普展覽,或進行數位閱讀和技職教育體驗,鼓勵學生多方探索,對未來的生活、職涯選擇有更多想像空間。

 

  除了邀請學童走訪圖書館,國資圖也主動將書籍送進山海鄉鎮,每年從讀者捐贈的書籍中,挑選出書況良好、適合大眾閱讀的書,優先轉贈給當地的圖書館,擴充館藏造福地方居民。2022年起更加強與偏遠地區學校的連結,與臺中市教育文教基金會合作,藉由贈書及實地走訪,了解當地閱讀推動的現況。
 

導覽人員向參訪學校師生講解數位資源及電子書。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國小師生參觀「神出鬼沒:新媒體藝術展」。


數位資源共享 教學現場的堅實後盾

  有心培養學生建立閱讀習慣,卻缺乏適合的教學資源,經常讓非都市區的老師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國資圖行之有年的「數位資源推廣小組」,針對教學需求量身打造數位資源研習課程,由館員親赴學校授課或舉辦線上教學,幫助老師導入數位資源,為教育現場提供強而有力的後援。此外,配合教育部圖書教師輔導培訓,館方也規劃「閱讀推動策略」、「AI科技應用於圖書館」、「資訊素養與媒體識讀」等多元主題課程,將最新的知識帶入在地,讓老師們在回到學校後能夠有效結合所學,設計出具創意的閱讀活動,帶動校園閱讀風氣。

 

「老師們展現出的教學熱忱令人感動,尤其在資源相對不足的地區,我們希望協助第一線教師善用豐富而便捷的數位資源,在教育現場更有自信地發揮專業。」馬湘萍表示。除了自建的開放式電子資源,國資圖另外也配合教育部專案,建置專屬學校師生利用的「教育雲電子書平台」,提供超過8千種、高達5萬冊適合學齡兒童、青少年閱讀的優良書籍,學校師生利用自己的雲端帳號登入,即可輕鬆便利地借閱書籍,無論是學生個人閱讀,或老師要查詢教材、推動班級共讀,都非常方便實用。平台還導入「書籍適讀年齡指標(SR值)」,可以分析書籍內容難易度,幫助老師挑選適合班級學童程度的書單,精準選書,提升小朋友的閱讀動機與興趣。「教育雲電子書平台」在教學應用上深具潛力,未來國資圖將加強推廣力度,支持師生更有效率地在雲端進行數位學習。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國小師生至國資圖參觀,參加兒童學習中心班級工作坊。 國資圖為學校老師量身打造數位資源研習課程,將圖書館豐富的線上資源推廣至各級學校。


連結地方圖書館 建立多方合作

  走出校園,位於各縣市的地方鄉鎮圖書館,也是推動城鄉閱讀平權的重要助力。國資圖於2024年推出「數位樂讀補給站」,與鄉鎮圖書館合作,依據不同對象與群體需求,為讀者量身規劃合適的主題,例如兒童繪本、外語學習、休閒生活、科技應用等,獲得熱烈迴響。有鄉鎮圖書館員指出,上完課後更熟悉數位資源的使用方法,對推廣閱讀有莫大助益,也帶給在地居民更多閱讀與學習的新選擇。此外,更收到參加活動的小朋友開心分享,因為父母工作忙碌經常晚歸,平常也不太有機會請爺爺奶奶帶他來圖書館,但學到了電子書,他就可以教爺爺奶奶下載,在家唸故事書給他聽!

 

  馬湘萍補充,國資圖希望透過活動將更多資源傳遞出去,讓有需要的民眾加以利用,隨時隨地享受閱讀的樂趣。之後的課程內容會以偏遠區域的學校或圖書館需求為優先,將有限資源發揮出最佳效益,另一方面,也會加強培養圖書館員與讀者的資訊素養,獲取資訊的同時要發揮判斷力,明辨善惡真偽,才能在數位時代潮流中真正善用知識的力量。

 

  展望未來,國資圖期許延續多方努力,持續提供各地讀者更多閱讀新視野;同時積極與民間合作,像是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玉山文教基金會等,都深耕偏鄉閱讀推廣有成,結合產、官、學資源發揮綜效,將閱讀種子散播至全臺各地,讓書香與知識在每座城鎮自由流動。
 

國資圖與地方鄉鎮圖書館合作推出主題式數位閱讀活動,包括兒童繪本、外語學習、休閒生活、資訊素養、科技應用等。 國資圖前往彰化縣北斗鎮大新國小並入班教學,推廣教育雲電子書,協助師生運用線上資源在雲端學習。 精選適合國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優先贈送給偏遠地區學校及圖書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