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影像開麥拉-進入拱樂社的 台灣歷史之旅

文:陳雅莉

歌仔戲的興衰,紀錄了台灣的社會變遷。(李秀香提供)  1956年,拱樂社製作了台灣第一部台語影片《薛平貴與王寶釧》,掀起一股台語影片的拍攝熱潮。然而卻鮮少有人聽過「拱樂社」,對於拱樂社曾是台灣第一大娛樂王國,以及與台語片、歌仔戲之間的淵源,更是沒有太多人知道。

  今年適逢台語片50周年,文建會特別舉辦《消失的王國—拱樂社》紀錄片巡迴放映活動。這一部原本只是要當作學位論文的紀錄片,竟讓導演李香秀耗時6年,往返美國、台灣進行田野調查、拍攝和剪接,之後又等了7年,才終於讓更多人可以看到一個消失30年的電影王國的珍貴歷史紀錄。

以歌仔戲興衰 紀錄社會變遷

  1992年前往美國天普大學唸電影,「離家兩年,突然感覺自己對台灣很陌生,所以希望透過紀錄片,重新認識台灣,想要展開一段尋根之旅。」李香秀感性地說。

  回台灣接觸許多劇團後,李香秀常聽到「拱樂社」,卻發現以前沒聽過這三個字,內心不禁感到好奇,開始查詢相關文史資料,沒想到關於拱樂社的敘述卻少得可憐。

  「其實歌仔戲在當時是主流娛樂,曾有過黃金歲月,但當我在學校唸台灣電影史時,卻從來沒看過有這一段歷史的記載。」李香秀解釋說。拱樂社是雲林縣麥寮鄉人陳澄三出資創辦,因對市場嗅覺很靈敏,而重金禮聘劇作家編撰劇本,使得拱樂社成為第一個開始做腳本劇的戲班,也是內台劇最大型的代表,最輝煌的時期曾從一團發展到八團,紅遍了全台,也建立龐大的娛樂王國。

照片  李香秀表示,拱樂社在宣傳上很有創意,譬如宣傳口號有「藝界噴射機」、「藝界原子彈」,甚至在當時保守的50年代,成立歌舞團,並以穿著甚少的衣服舉辦過踩街。

  在當時講台語會被罰錢的年代,陳澄三成立了歌仔戲學校,但迫於歌仔戲被貶抑為地方戲,加上與國語政策相衝突的情況下,申請執照時遭政府以沒有運動場的荒謬理由駁回,最後只能暫時以補習班的名義經營。之後隨著台視、中視、華視等電視台陸續成立,戲班營運遭遇困難,加上時代環境急遽變遷,使得拱樂社於1970年代宣告王國解體,連帶台灣庶民娛樂史的傳奇也隨之煙消雲散。

  「拍拱樂社時,我很清楚自己想要呈現的觀點,就是要講拱樂社王國發展興衰,紀錄當時主流娛樂歌仔戲的沒落。」李香秀肯定的說,希望觀眾從文化、歷史角度來看這部片,「這是一部台灣娛樂史、台灣文化歷史與社會變遷史的紀錄片,從中隱約可以看到台灣從農業社會進展到工業、商業社會,如果認為這只是一部歌仔戲紀錄片,這樣的想法會很狹隘。」

為了使命感 度過經濟低潮

  從1993年開始撰寫企畫案、籌設拍攝經費、買二手車和二手器材,加上還要做田野調查、蒐集資料、接觸和過濾當事人,以及要挖掘出與拱樂社關係真正深刻的當事人如許秀年,並說服當事人接受訪問。在這些辛苦的拍攝過程中,李香秀卻遇到友人諷刺地說:「拱樂社都沒了,還拍什麼?」甚至外界誤解她怎麼拍那麼久,曾經叫她停手、交差了事。但是,李香秀仍堅持要繼續拍下去,不理會外人如何說。

花六年青春歲月留下珍貴史

  靠著使命感,李香秀花了六年青春歲月,從陌生、強烈好奇、接觸到拍攝拱樂社,宛如走入台灣歷史之旅,不但勾勒出當時的生活面貌,「我也了解到上一代、阿公和阿媽的娛樂型態、生命力和活力,這段珍貴歷史是不可磨滅的,應該要被充分的展現和保存下來」,李香秀語氣堅定的說。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