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封面故事─從女性出發 匯集知識力量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江妙瑩

  張愛玲曾說過一句話:「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然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我們常常透過書本、電影中的故事,反射出自身的生活經驗,蒐集起平時漠不關心或不知所云的細節,重整出成長的苦辣酸甜。

  在一個可能悠閒的午後,幾個人聚集在一起,交流分享讀後心得,讀書會可以將個人的閱讀樂趣,提升至眾人相互激盪討論的深度層面,拜現代網路科技發達之賜,讀書會的形式可以不再受到地域、時間的限制。

  而開啟網路讀書會之風氣的網讀/罔讀網路讀書會,在1998年由開拓文教基金會創立,並邀集其他關心閱讀、喜歡好書的團體加入,同時也是第一個以女性觀點為方向的網路讀書會,目前有開拓女性與社區工作小組、台北市故事協會、女書店來共同經營網站。

  罔讀的站長之一江妙瑩表示:「閱讀是成長的途徑,而長久以來知識都是掌握在男性手中,女性相較之下變得弱勢,我們希望運用網路的特性,將參與的層面拉寬、拉廣,以女性觀點來帶領讀書會,希望發展出更多功能及面向的讀書會。」

發行女性電子報 成立網路圖讀書會

網讀網路讀書會版主會議。(左起為開拓文教基金會江妙瑩、台北市故事協會陳碧玲、女書店黃婷儀。)  開拓文教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台灣網路的發展,希望能幫助弱勢族群,並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一開始是從台灣婦女資訊網開始著力,蒐羅許多攸關女性議題的資訊,但感覺上還是處在被動的狀態,後來加入雙週出版的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並成立網路讀書會,以環繞生命思考為主軸的書籍為每個月的主題書目,設計導讀討論,提供討論區可發表心得或回應,還會藉由會員通訊掌握社群動態,不定時贈書和抽獎等活動主動出擊,與會員互動。

  罔讀讀書會集合許多專業的社團,所以無論在選擇書目的過程,及發表的導讀文章,都是經過一連串的討論,最後經由專家撰寫。10年多來,罔讀所導讀的書目,內容除了女性相關議題外,還有包括性別議題、兒童教養、親子關係、生命教育等。在4年前更加入電影欣賞的主題,讓內容更加多元,希望透過電影、繪本、書籍等不同媒介,來擴充讀書會的廣度與深度。江妙瑩表示:「罔讀多年來累積的資料庫,不僅是讀書會會員的資產,更可以成為一般大眾選書的最佳參考指標。」

  女書店的行銷企劃黃婷儀則表示:「罔讀讀書會累積了一群素質很高且關心女性議題與閱讀的忠實網友,我自己也常常在與他們討論辯論的過程中得到幫助與新的見解。」

  在網讀網站裡,還提供讀書會組織與帶領等相關技巧,讓更多會員在自己的生活場域建構更多讀書會社群。經營網路讀書會6年的江妙瑩認為一個網路讀書會要成功,優質的內容是最大成敗的關鍵,如此才能留住會員進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其次是經營團隊的向心力與穩定性。她說:「罔讀是非營利的團體,雖然在資金與規模上比不上企業機構,但是加入的夥伴都是有理想及共同目標的,所以我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做好這件事情。」

知識就是力量

  有許多罔讀讀書會的讀者,藉由閱讀自我成長,在討論版上說出平時難以啟齒的人生課題,還會打電話來求助罔讀,江妙瑩也會在第一時間積極處理,將她們的問題交給專業的輔導機構,她說:「透過網路可以讓害怕在眾人面前發言的人也得以參與表達想法。而我們也都會十分重視她們所遭遇到的問題,讓她們知道她們並不孤單。」

  網路讀書會有虛擬社群的特質,除保留傳統讀書會功能,更能主動探索學習,提升閱讀理解與思辨能力。罔讀讀書會藉由網路,擴大讀書會參與的對象、討論的角度及主題,增進民眾參與的機會。江妙瑩表示:「希望民眾可以透過參與閱讀討論,帶動大家讀書的興趣,達到自我成長的目的,這是罔讀網路讀書會最大的目標。」

讀者登入
回頂部